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焚书坑儒的小故事

焚书坑儒的小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4/1/24 0:37:35

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焚书坑儒有什么影响:1、加快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2、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采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最好从该事件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采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3、产生了严重的损失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制思想文化而采取的措施.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关系发生的激烈变动,学术界呈现出一种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至其末年,诸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与之相应,思想文化也出现了力求兼收并蓄、冶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的趋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淳于越重提恢复分封制的主张,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反驳指出,时代不同,治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史记秦始皇本纪》),如不禁止,不利于政令的贯彻执行,统一局面将遭破坏.因此建议:凡《秦纪》以外列国史书皆焚毁;除博士官外,私藏《诗》、《书》、百家语者,限期交官府烧毁;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面,罚四年筑城劳役;仅医学、卜筮、种树(农业)之书不烧.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李斯建议,下令施行.这就是焚书事件.次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从性质上讲,坑儒是焚书的继续,但起因有所不同.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寄希望于方士寻觅仙药.因此,方士卢生、侯生等很受宠幸.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秦始皇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物简介】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

  • 关于秦始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晚年想长生,召了一批方士术士为他炼丹治膳。这可急坏了方士术士们,他们清楚,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真正要炼取长生的药食并不可能。有一天,秦始皇见他们天天给自己进食的金丹没有效果,发了脾气,要杀方士术士们。领头的徐福一看急了,连忙跪下,说,陛下,不是金丹没有效果,金丹丸要和翡翠环配着食用,请陛下息怒

  • 秦始皇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的尸体的确是在运回西安的途中就已经腐烂的一塌糊涂了。因为秦始皇是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突然死亡的,他死亡的这个地方就叫“沙丘”。而当时全国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亡的人只有3个(李斯、赵高、胡亥),这3个人为了能让胡亥当上皇帝,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秘不发丧,没有公布秦始皇已死的消息,并假传皇帝诏书,赐

  • 问一下秦始皇陵里有没有赢政的尸骨?有人说秦始皇陵只是赢政的衣冠冢,而真正的秦始皇墓则还没找到,是真的么?同时想找对历史很有研究的人交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是有的,里面汞含量极高,有人分析,里面有条汞河,而秦始皇的棺材就浮在这条汞河上。随汞河流动。意在死后也要巡视他的帝国。

  • 秦朝有哪些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

  • 有关于秦始皇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

  • 秦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之死: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获、孟贲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过多,气绝而亡,时年二十三岁,周赧王闻报大

  • 秦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赋税.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

  • 秦始皇的故事,越全面越好,最好相关历史故事全部包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这太多了。。。。。。我能给你讲一部书的。。。。。,你看这个视频吧。百家讲坛关于秦始皇生父之谜。给你讲个最简洁的: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有很多儿子,他的儿子中作为太子的那一个又有一个儿子,叫做异人,被秦国送到赵国做人质,因为异人是太子一个不受宠的后宫生的,所以不受其父亲重视,而赵国人因为连年被秦国征伐

  • 秦始皇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天下,正式建立秦朝,称“始皇帝”,时年三十九岁;秦始皇统一制度、修筑长城,为中国历史做出重要贡献。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在泰山进行封禅。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焚诗书。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坑术士;其长子扶苏劝谏,派扶苏赴长城戍边。秦始皇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