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而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以武力统一中国,并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自此,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中国在文化上保持统一的重要因素。秦始皇(即赢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为了理解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秦始皇出生于周朝末年,该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100年。在秦始皇以前的几个世纪里,周朝开始衰败,中国处于诸侯割据的局面。诸侯间战争不断,小的诸侯国不断被吞并。秦国是当时势力较强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中国的西部。秦国的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实行变革。在治国理念上,诸子百家各不相同。法家强调法治,主张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主张德治;老子则讲求无为、自然。或许是由于采用法家思想、地理位置优越以及统治者有能力等原因,秦国势力逐渐壮大,到秦始皇出生时,它已成为诸侯国中的第一大强国。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那一年,他才13岁。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亲政,他厉兵袜马,出兵攻击他国。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国家,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结束,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得以建立。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意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避免出现周朝以来的诸侯割据局面,立即实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废止旧制。他把全国分成36个郡县,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中央官制有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职,平衡文武百官。大小官吏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他还将旧贵族迁至首府咸阳,以利于监管。除此以外,秦始皇还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改革。他修驰道、通水陆、通险阻,并按秦制统一全国度量衡、货币及车宽,规定隶书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位皇帝最为著名(也许是恶名昭彰)的举措,是在公元前213年,下令焚烧除农业、医药、秦朝史书及法家书籍以外的其他所有书籍。儒家经典和其他诸子书籍,一概被焚毁了。这也许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书籍检查。秦始皇想借此削弱法家以外的学派,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影响。然而,另一方面,他确曾下令将一些禁书收藏在咸阳皇家图书馆。秦始皇的对外政策也是强有力的。为了防止外族人侵,他下令把分散在北部边界上的城墙连起来,形成一道巨大的高墙,这就是今天的万里长城。修筑长城及对外征战,使得摇投赋税增加,百姓民不聊生。由于直接对抗暴政似乎不太可能,因此刺杀秦始皇的事件时有发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始皇死后,其次子即位,称秦二世。秦二世缺乏他父亲的能力,即位不久便不得不面对反抗秦王朝的起义。久年后,秦二世被杀,王宫和皇家图书馆被焚,秦王朝灭亡。但是,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虽然秦朝被汉朝所取代,法家让位于儒家,但是秦始皇所创立的政治及文化方面的统一,没有被改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及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向来敬畏中国疆域之广阔,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的人口数量不如欧洲。区别在于,欧洲总是小国林立,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政治及社会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脉阻隔等地理因素。当然,中国的统一,不能仅仅归功于秦始皇个人,还有其他人起过重要作用,如隋文帝等。毫无疑问,秦始皇的业绩与丞相李斯分不开。事实上,李斯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于我们很难把他们两人的业绩区分开来。但是,我还是把功劳归于秦始皇,因为如果没有他,李斯的建议就不可能付诸实施。也许是由于“焚书坑儒”的原因,秦始皇一直遭到儒家的批评。他们说他是无性残暴、迷信、有恶意、违法的暴君。在西方,人们常把秦始皇与拿破仑相提并论,也许,秦始皇与罗马帝国的创建者消撒相去甚远。大体说来,罗马帝国与秦统治时期的人口、面积差不太多。但罗马帝国统治时间比短,恺撒死后,帝国分崩离析。秦王朝则不然,这是秦皇独具影响的原因。
更多文章
有哪些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您的提问!大家好以下是我个人的分享与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
秦始皇做了什么伟大的贡献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做为千古一帝,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最大的暴君,也有人说他集三皇五帝的功业于一身,是几千年来唯一有资格首先的称谓一一始皇帝!自古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如今。这是中国人千年来的启蒙教育。但由表及里,三皇五帝传说成份较多。正在考查中的夏商周也仅是奴隶社会。是在王的名义下由实力的诸侯国一一奴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秦始皇的事迹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
秦始皇有哪些事迹 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民众期望,人心所在。经历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民众渴望统一,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商鞅变法,秦国国力上升。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远在诸侯之上,历经多年战争,秦国已经具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实力。
秦始皇的事迹、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皇权。
秦始皇长生不老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在那里他一直流连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告诉秦始皇这个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他是当地的一个方士,听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三座仙山。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
你觉得秦始皇陵墓该不该挖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是发掘秦始皇陵墓比效困难,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科学上也达不到,现实技木无法完成。它是一个庞大的系通工程,据说要挖15o年,在政治层面也不允许,秦始皇陵。它是华夏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能够触摸到的历史见证,从它身上能够感觉到华夏大地农耕文化的脉络跳动。发掘帝王陵是件非常慎重的事,困难不说。动了地脉
关于秦始皇的所有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
真正的秦始皇陵墓到底有没有找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有。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然后上报政府,政府派来考古工作者考察,证实该遗址是秦始皇墓。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
秦始皇修墓有什么积极意义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城西安秦始皇陵所在地临潼市,当地老百姓有句话改革开放政策好,致富不忘兵马俑,就是说正是两千年前的大张声势造墓运动,才有了现在每天都游人如织的旅游创收,由此带动的产业影响面遍及全球各个角落,这是从经济民生上说的积极意义。从文化角度,正是因为有了秦陵兵马俑,才让我们领略到古代人的生活,军事,艺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