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灭六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秦始皇灭六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02 更新时间:2024/1/15 13:02:03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合的战争拉开帷幕,至公元前221年,用近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至此,“战国七雄”局面结束,秦国成为天下唯一的霸主。

在灭六国战争前,秦国的疆域并不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将都城迁到咸阳,当时的疆域包括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部分、河南西部部分区域以及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区域。

而随着灭六国战争的推进,秦国的疆域越来越大,到了统一六国后,秦国的疆域达到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划分为40多个郡,直接管辖1000多个县,成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而被灭掉的六国,原本的国土,都成为了秦国广袤疆域的一部分,六国子民,也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那就是大秦子民。

按照我们如今各省各地市的行政划分,春秋时代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疆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目前的中东部地区,北部一度到达如今的朝鲜半岛,而南部则达到了江苏、浙江部分区域,因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该六国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韩国:疆域最小、实力最弱的国家

韩国原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韩氏贵族,“三家分晋”后,韩氏家族得以独立,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家,也是六国中,疆域面积最小、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

韩国的疆域,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可以说在当时是占据了军事要道。原本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也就是如今的山西临汾,但在公元前358年,韩昭侯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国后,将都城迁到了如今的新郑。

由于占据军事要道,韩国连年就处于战争不断的状态,申不害为相后,韩国执行苛刻政治,虽然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很快就再一次由于战争,陷入了衰落。

俗话说,狮子要挑软的捏,由于韩国的疆域面积最小,实力也最弱,再加上占据了函谷关这个军事要道,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此,韩国就成了被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国家。

在被灭掉前,韩国曾派出著名的辩论家韩非子前往秦国,试图游说秦王嬴政先攻打赵国,这样韩国就能得以喘息。

但丞相李斯识破了韩非子的计谋,他唯恐嬴政被韩非子的巧言蒙蔽,因此先下手为强,对秦王嬴政晓以利害,最终嬴政逮捕了韩非子,并在狱中逼其自尽。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大将史内腾率兵攻打韩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韩国基本上就是无力抵抗的状态,战争毫无悬念以秦国胜利结束。

韩王安也在战争中被俘,关押在陈县,在几年后的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发动叛乱,秦始皇下令将韩王安处死,韩国宣告灭亡。

截止韩国灭亡时,韩国的疆域主要包括如今的山西中部、河南西部以及陕西东南部等区域,都城则在如今的河南新郑。

赵国:实力最强横的国家

赵国在巅峰时期,实力是非常强横的,自古就有“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种说法,当地的民风也相当彪悍,因此,在早期,赵国在六国中,是一个让秦国十分忌惮的国家。

赵国与韩国一样,也是“三家分晋”的产物,都城位于今河北邯郸,“三家分晋”后,赵国国土面积剧增,同时由于拥有名相蔺相如以及大将廉颇,在这两位忠君爱国的臣子辅佐下,赵国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因此,秦国对于赵国,一直没有敢大规模用兵,一直到大将白起在长平,击败赵军并坑杀其士卒四十万人后,赵国的实力大损,以此为契机,开始了灭赵国的战争。

而赵国对于秦国,属于世仇,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异人,曾在赵国为人质十余年之久,秦王嬴政的童年时期,也在赵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因此,在长平之战后,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嬴政趁机灭掉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赵之战打响,在最初秦国打得并不顺利,因为赵国应战的,是有着“战国四大名将”称号之一的李牧,但在秦国利用反间计后,赵王迁听信了谗言,李牧被害,赵国就此失去了抵抗秦国的中坚力量。

在李牧死后不久,秦将王翦出兵赵国,赵国大将赵葱战败,秦国攻破邯郸,赵王迁以及赵国宗室被俘。

赵国在巅峰时期时,其疆域极大,都城位于今河北邯郸,包括今河北中南部、山西的西北部、山西东部部分区域、河南的北部以及山东西部大部分区域等地区。

魏国:承受“连续暴击”的国家

魏国也是“三家分晋”后分裂出来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刚分裂后,实力是这三家相对较强的,但由于在历史上,承受了“连续暴击”,因此才逐渐衰落。

“三家分晋”后,时任国君的魏文侯进行改革,启用李俚进行变法,魏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很快发展起来,到了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将国都迁到了大梁,也就是如今的柯南开封后,魏国达到了其鼎盛时期。

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攻打相邻的赵国,双方互有胜负,但在齐国增援赵国后,局势发生变化,尤其在齐国派出田忌、孙膑之后,采用“增兵减灶”之计,击败魏国。

此战,让原本实力中上的魏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精力和别国交战。

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围兵大梁,并采用将大梁周边的水,利用水路倒灌入城,逼迫魏王假不得不出城向秦军投降。

在大梁城陷落后,秦军又将安阳邑魏国余部消灭,至此,魏国灭亡。

魏国的疆域,包括如今的山西南部部分区域、河南中部、河南东部以及安徽西南部等区域,都城则在如今的河南开封。

楚国:疆域最大的国家

楚国是战国时期疆域最大的国家,鼎盛时期,国土横跨我国如今的十个省,东至浙江,西至湖南,北临河北,南到江苏。

楚国的起点很低,在立国之初,穷的连祭祀先祖时,去偷了一头牛才完成,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楚成王时期开始崛起,并不断的将周边小国吞并,逐渐成了一个中南部大国。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登基,楚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在之战大败晋国后,楚国问鼎中原,成为了一方霸主。

国力强盛,且良将颇多的楚国,让秦王嬴政在攻打它时踌躇良久,当时嬴政曾就如何攻打咨询过老将王翦,王翦认为应稳扎稳打,但少壮派大将李信却不以为然,最终,嬴政派李信率军二十万出兵伐楚。

但在楚国大将项燕的应战下,李信很快被击败,不得已,嬴政只得启用王翦,并采用“坚壁自守、伺机而战”的策略,最终趁楚军疲惫之际,迅速出兵,击杀项燕。

项燕的战败,注定了楚国的灭亡,王翦乘胜追击,攻破楚国国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王熊负开城投降被俘。

楚国最高光的时刻,应该就是楚宣王、楚威王时期,当时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兵强马壮、幅员辽阔,其疆域相当之大,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算的上当时疆域最大的国家了。

燕国:命运坎坷的北方小国

燕国能够在“战国七雄”中位列一席,靠的就是一个“熬”字,燕国的疆域处于北部,虽然相对安宁,但也远离中原,因此,这个与周朝几乎是同时建立的诸侯国,一直等到战国时期,才终于熬出头。

燕国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前312年,燕昭王职在位期间,登基前的燕昭王,在经历了燕国内部爆发“的太子之乱”后,被赵武灵王扶持,成为燕国的国君,至此,燕国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登基后的燕昭王,任用乐毅和秦开合纵攻齐、破东胡朝鲜,使燕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但在燕昭王死后,燕国的实力出现下滑。

尤其在秦、赵的长平之战后,燕国时任国君趁火打劫,意图侵占赵国,但却被赵国打了个三连败,由此,燕国实力大损,沦为弱国。

到了燕王喜时代,由于秦国的不断强大,燕太子丹担忧秦国会对燕国不利,于是就做了一个史上极为著名的行动,那就是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

刺杀的结果自然是荆轲失败,因为被刺杀,也导致秦王嬴政对燕国怨恨不已,在公元前227年,派王翦和辛胜率军讨伐燕国。

在易水之地,王翦大败燕军,很快,秦军又攻破了燕国国都蓟(今北京城西),而燕王喜和太子丹,则趁乱逃到辽东,但立足未稳,就被紧随起来的秦将李信消灭,太子丹被杀,燕王喜被俘,燕国宣告灭亡。

燕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至灭亡时,燕国已经建国八百二十二年,随着不断的发展,燕国的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其鼎盛时期,东面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门,南面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阳,北面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也就是说,如今的北京、河北北部、天津、辽宁南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甚至包括朝鲜半岛,都属于燕国的疆域范围。

齐国:不懂得居安思危的国家

齐国的综合实力,应该在六国中位列前三,并且,由于疆域远离秦国,因此,与秦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正面冲突,这也是齐国不懂得居安思危的根本原因。

齐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乎亡国的黑暗时刻,公元前314年,燕国内部爆发“太子之乱”,齐国国君齐宣王借平乱之名,大举出兵燕国,没想到被燕国勇士揍了个鼻青脸肿,而在燕昭王登基后,联合三晋、楚等国进行伐齐,一度打得齐国仅剩下除莒、即墨两座大城。

若不是齐国大将田单拼死抵抗,大败燕军,恐怕齐国早早的就从战国舞台上退出了,但是这场战争,也让齐国的实力大损,进入了逐渐衰落的时代。

在秦灭六国“远交近攻”的策略中,齐国就是那个“远交”的国家,秦国在马不停蹄的攻打其他国家时,对齐国却采用了不断贿赂的计策,而贪图眼前利益的齐王,对外界的战争视而不见,一直保持中立态度。

著名的“唇亡齿寒”这个典故就出自与齐国,名士周子曾对齐王言明利害关系,但齐王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还幻想着和秦国结盟。

公元前221年,腾出手来的秦国,以齐国拒绝秦使访齐为由,出兵伐齐,齐王建慌忙组织兵力抵抗,但在强大的秦军面前,很快就土崩瓦解。

齐国灭亡后,秦王嬴政把齐王建送到边远的共地,让他居住在松树和柏树之间,并不提供食物,最终齐王建被活活饿死在树林之中。

齐国传自姜子牙,在姜子牙辅助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经过数代的发展,到了齐桓公时期,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使国力十分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以及山东西部等区域,最远处濒临大海,齐国也被称为海王之国。

小结:

随着灭六国战争的结束,秦国成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统一政权国家,国土面积也达到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在统一全国后,秦始皇采用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期增加到四十六个),形成了多民族共2000多万人和谐生存的伟大功绩,因此,始皇嬴政,担得起“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什么好的电影或电视剧写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了张丰毅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文名大秦帝国之纵横出品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制片地区内地首播时间2013年9月5日导演丁黑编剧张建伟主演富大龙,宁静,喻恩泰,姚橹,李立群。。。。中文名秦始皇出品时间1985年出品公司香港亚洲电视(ATV)制片地区中国香港导演李兆华、丁亮编剧张国源、余汉荣等主演刘永,王伟,潘志文,刘

  • 秦王嬴政有哪些宠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没有宠妃。秦始皇并不宠爱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他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但对守贞重节的女子却倍加赞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全国各地巡游。当他走到今浙江一带时,得知当地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经常发生逃婚事件,妇女死了丈夫可以再嫁。他认为这不符合封建道德和法规,便命人把诏令刻

  • 蒙天放和韩冬儿演绎了怎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虚构的简单的说小蒙同学一次救了秦始皇然后提升中郎将后来与始皇帝的一个女仆(童女)有染蒙天放被塑秦俑,童女也冲进俑窑烧死就没了然后你要说2世的话其实书上的蒙天放又没有挂,人家长生不老是朱莉莉和童女长的一模一样然后朱莉莉因为白云飞盗墓,死在了秦始皇陵,死的时候说“天方,我现在知道,我是你的冬儿了,你一定

  • 有那些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与我女友的算吗?希腊神话中最有名的海伦的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乱世佳人》里的斯佳丽与伯瑞德......太多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孔雀东南飞

  • 求爱情故事演员表,爱情故事女主角爱情故事男主角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不代表就是不喜欢林奇或是凯奇,只不过这部找不到“传说”中的好罢了。我对导演和演员也有喜好,但是如果真的出色(个人感觉),一样会称赞!

  •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

  • 公是谁?做过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 秦朝时那颗彗星。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具体典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5月15日,《史记秦始皇本纪》“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秦始皇与哈雷彗星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在秦始皇七年,那时的秦始皇正在准备统一天下,突然有一天星象大臣急忙向秦始皇禀报昨夜东方出现大亮星,星尾犹如扫帚,即“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

  • 求《史记》中的成矫叛变的原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成矫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率军“击赵,反”,此本记中有原文,找到了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以下是原文,你说的叛乱在倒数第三行!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畅、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畅

  •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上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六王指山东六国(韩魏燕楚齐赵)的最后一代君王;2天下大定指秦灭六国,统一华夏;3始皇认为自己统一天下的原因是秦国强大的军队和祖宗的保佑。应该基本正确,因为祖宗的保佑应该理解为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秦六代君主的努力积蓄的国力。内容提要:保护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课题。先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