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本纪主要讲了什么?

秦始皇本纪主要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960 更新时间:2024/1/21 16:31:03

秦始皇本纪》出自《史记》,主要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秦始皇出生、登上王位、受宠和被诛杀、灭六国、病死沙丘、二世继位等重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秦始皇本纪主要内容,概括一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谁有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和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仆射(yè,夜)周青臣走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您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始皇十分高兴

  • 公元前219年中国(秦朝)发生了什么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了一件事:“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此事发生在秦始皇28年,即公元前219年。徐市也叫徐福,为当时著名的方士。嬴政(秦始皇)派他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仙人,目的就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D试题分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也就是全国对内不设防,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D项正确。

  • 、《古风其三十一》 译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原文】古风(其三十一)李白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翻译】郑国行客从东入西关,不断的赶路行走,有一位白马神人,在华山阴平舒道上遇上,托他将一块璧玉给镐池君,并言之曰:明年秦始皇将驾崩。秦地的人互相通告说

  • 秦始皇统一了长度的单位,这为什么是他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统一度量衡古代长度的单位及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一、全国

  • 秦代度量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秦权上自铭所示量值实测折算,秦一斤应为250克。秦的量器也已发现多件,经实测一升为200毫升。至今尚未发现秦尺,但可以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秦的度值。商鞅方升是秦孝公十八年(前344)颁发的标准量器,秦统一后,在商鞅方升底部加刻了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继续做标准器使用。商鞅方升的边上有一段铭文“爰积

  • 秦始皇怎么统一的计量单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

  • 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度量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度量衡,其原始含义为长度、容积、重量的计量,在我国古代主要器具为尺、斗、秤。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度量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国诸侯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了不同的计算单位和不同的计算进制。秦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不使其影响王朝的经济交流和发展,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中明确

  • 秦朝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统一度量衡所属年代:战国所属国家:秦国事件介绍: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

  • 谁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统一道路系统的同时,也统一了车轨。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当时陆上的交通工具除马之外,主要是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