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火烧阿房官之迷

项羽火烧阿房官之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3/12/22 8:41:29

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

作者:意如著2005年08月第1版

库屠左夫OCR整理

许多年以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明确写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在浓彩重墨地描写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然而,刚进入21世纪,阿房宫考古工地就传来了一个出人意外的消息:阿房宫遗址并没有大火焚烧的痕迹。眼看项羽“纵火犯”的罪名就要被洗刷干净,不料媒体又有“劲料”爆出,称“找到了阿房宫毁于大火的证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扑朔迷离的“案情”要从两头讲起。

一头是既然阿虎官并没合被大火焚烧过,那么何农项羽火烧阿房宫之说?据考古专家称,在他们对阿房宫前殿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前,曾经在咸阳第一、第二和第三号宫殿建筑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宫殿遗址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对照史料来看,秦汉时期的文献资料中也并没有项羽火烧阿房官的记载。《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说的:(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官室……”后一次提到,说的也是“烧秦官室,火三月不灭”。这里所说的“宫室”,应该就是考古发掘中发现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官和其他秦朝宫室。这个纵火现场在咸阳,而不是在案时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后人误会.把它说成是阿房官。

另外一头是,媒体所谓的“证据”来自何方?那是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的时候,考古队想要确定阿房宫西面的界限,结果在距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发现了有座规模较大的园林建筑遗址。从该园林建筑遗址建筑物例塌的堆积来看,该座园林曾经遭遇过火灾。于是,媒体发布了上面所说的消息。然而,专家们认为,这座园林并不是阿房宫的建筑*他们对该园林出土的板瓦、筒瓦以及瓦当等建筑材料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断定这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座园林建筑,也就是秦始里统一中国之前、由他的先人建造的皇家园林、属于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而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上林苑内所造的官室,它的时间要晚得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本来,火烧阿房官的事到此也就差不多了,但阿房宫的确是座多事之“宫”,考古学家在进一步发掘后,又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阿房官根本就没建成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历经两年多时间,对现存的秦代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仅发现了阿房宫的前殿基址。阿房官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的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河相望。从2002年10月开始,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面积达300呼方米,勘探面积达3.5万平方米。在勘探过程中,对于目前已经被村庄覆盖的遗址区,考古人员也没有放过,除水泥地和砖铺地之外,就连花池内、羊圈中、厕所旁、房屋间的空地等都进行了密集的勘探,仅发现了秦时的城墙遗迹*其倒场的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秦、汉扳瓦片和简瓦片,但没有发现秦代宫殿建筑的遗迹如殿址、明柱、廊道、排水设施等,也没有发现秦代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瓦当。由此,考古专家认为,当年阿房官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址和部分官墙的建设,而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来得及营建。

同时,文献资料也可证明阿房宫并没有建成。《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从开始修建到最后停工,前后延续最多只有4年时间,实际施工时间还要短得多。修建阿房宫一年多,秦始皇就死了,劳动力被拉去修秦始皇陵。后来秦二世复修阿房宫,没多久秦朝就灭亡了。根据勘探发掘确定,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夯土台基面积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夯土台基基址。仅就前殿54万多平方米的台基来看,像阿房宫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根据记载,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再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在咸阳宫或望夷宫,而从未提到过阿房宫。《秦始皇本纪》中还有一段明确的表述:“……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房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因为这个宫殿就盖在近旁,暂时就叫作“阿房宫”,这实在不算什么名字,所以秦始皇原是打算造完后起个好名字的。但是,它没完成,所以也就没有名字,“阿房宫”也就一直叫到现在。至于杜牧那篇绘形绘色的《阿房宫赋》,专家们认为,那只能是他根据生平所见过的宫殿发挥出来的艺术想象了,而明代以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则是建筑在杜牧的想象之上。

既然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那倒也更肯定了项羽没有烧阿房宫的说法。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场历史的误会,个中滋味,细细品尝起来,倒是余味无穷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项羽要焚烧秦朝咸阳的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项羽杀降王子婴火烧阿房宫似乎已成定论.我们从阿房宫赋等文学作品当中看到这些有关的资料,他烧这个著名的宫殿目前普遍的解释是项羽为楚人,其先祖项燕为楚国大将,在抵御秦国的最后战斗中战死,后来在起兵反秦后,叔父项梁又为秦将章邯所杀,可以说他对秦国是非常恨的.另一方面,项羽希望把社会恢复成诸侯割据的

  • 秦始皇是什么时间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持

  • 项羽为何烧阿房宫;但没破坏秦始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记载,说项羽曾经火烧了陵园的地上部分,驱散了守墓人。同时,现在一部分的兵马俑,的确显示遭遇了火灾,而且,就在项羽那个时代。但地下的部分,的确,大部分都没有受到致命的损坏。而在汉代之后,就被刘邦下令保护了起来。应该是在战乱时期,项羽破坏了地上的部分。但因为担心舆论,所以没有进一步破坏。历史上记

  • 历史中项羽一把火烧毁的,是咸阳宫,还是阿房宫?有何根据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发现的红烧土只有少量的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铸造的十二铜人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从这里我们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不但下令将六国的贵族迁徙到了咸阳以及边远的巴蜀等地,还把全国的兵器一股脑儿地收缴起来,铸造了十二个铜人,将它们立于咸阳的宫中。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个铜人

  • 古代皇帝下葬后,工匠该怎么从墓里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最大的事是生死,王朝最大的事是皇帝继位和驾崩。历朝历代的陵墓都是皇帝继位中期甚至早期都开始为自己兴建。历朝历代丧葬礼仪(下葬过程)不尽相同,较为详尽的是清代。故而福先谈谈清代建陵的最后一名工匠如何出来,然后再谈谈清代皇帝的下葬过程。建陵工匠累死累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陵成人死。建造皇陵时间最长

  • 公子项羽30万大军挖不动秦始皇陵墓,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项羽为了给祖父项燕报仇,动用了30万大军却挖不开秦始皇陵墓,这是因为秦始皇在位期间花了39年将近80万的人员来修建陵墓,在陵墓中设置了很多的机关,这并不是别人随随便便就能挖开的。陵墓中机关重重,从一开始接触墓门就已经有好多箭矢发出,随后又有很多怪鸟,接着陵墓内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机关,项羽的大军防

  • 秦始皇陵在未来几十年、几百年有可能被探索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所问是秦始皇皇陵会在几十年、几百年内会被探索吗?而不是被发掘。考古学家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现代,运用各种科学仪器和技术,已经进行过探测。这种探测只是一种大致了解,并不会对陵墓造成任何影响。一九九七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不

  • 秦始皇陵墓守墓人还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在不在还不好说,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不存在了,都两千多年了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相当大,动用的人数耗费的物资的是巨大的,当然也选择了守墓人,当时王翦父子已经归隐,嬴政便派了蒙氏一族作为守墓人,项羽曾带兵挖秦始皇陵墓,扬言要把里面的宝贝全部挖出来,就在这时出现了一只三千人的军队,带头

  • 秦始皇皇陵内部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会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发现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一直到1912年清朝结束,中国共出现493位皇帝,其中保留下来的著名皇陵也不在少数。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以及北京的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等等。但如果说规模最宏大、最耀眼、最能引发人们关注和好奇的无疑是位于陕西西安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