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元璋的童年都经历过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上朱元璋的童年都经历过什么,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52 更新时间:2024/1/23 20:31:13

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户贫苦农家,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按照那时穷苦人家的习惯,家里人给他取了朱重八这个名字。

朱重八刚生下来的时候,三四天不会吃奶,肚子胀得圆鼓鼓的,险些没活下来了。

他爹朱五四做了一个梦,梦中觉得孩子不济事了,怕是命硬,也许只有佛菩萨救得下,索性舍给庙里吧。可是抱着孩子进了一个小寺庙,寺庙里一个和尚也没有,接不上头,只好又抱回来。

梦做到这里,朱五四忽然让孩子的哭声叫醒,睁眼一看,朱重八居然开始吃奶了,几天后,肚胀的毛病也好了。

但活下来的朱重八身体依旧不好,总是病不离身,心焦之下,朱五四想起了当年做得那个梦,才真的到寺庙里许了愿,给朱重八舍了身。

小时候的朱重八,过得是贫苦农家的日子,早早就开始干农活,大一点就开始给地主刘德放牛,一年四季最大的感受就是饿,无穷无尽的饿。

过去的帝王降生,多伴随有异象、祥瑞,但朱重八的境遇贫寒艰难到了极点,连一点编造异象、祥瑞的余地也没有。

关于朱重八与众不同的说法,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个,十来岁和周德兴、汤和徐达等一些穷苦孩子一起放牛时,因为太想吃肉,朱重八胆大妄为,领着这几个孩子将地主家的一头小牛给宰杀吃掉了。

吃完牛,朱重八把剩下的一条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缝里,向地主谎称小牛钻进山洞,寻不见了。

结果自然是遭到了一阵毒打。

朱重八真正的人生灾难发生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

那一年,淮河流域爆发了罕见的旱灾、蝗灾、还有瘟疫。

当时,朱重八还不到十六岁。

四月初六日,他的父亲,六十四岁的朱五四死在了这场灾祸中;初九日,他的大哥朱重四也死了;之后大哥的长子又死了;最后,二十二日,他那五十九岁的老母亲陈氏也死了。

转眼间,人丁兴旺的朱家九口人死了四口。在这次大灾祸之前,他的二嫂、三嫂都已先后病死,二哥的独子也夭折了。到他老母亲死后,朱家只剩下了他和二哥重六,以及大嫂王氏和她的一双小儿女。

埋葬死去的父母是压在朱重八和他二哥重六心头的首要大事。大难之际,赤贫之家想找到一块坟地,实在是太难了。

走投无路下,兄弟俩狠起心厚着脸皮去求地主刘德。谁知道,地主刘德不但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呼叱昂昂”,把兄弟俩痛骂了一顿赶了出来。

朱元璋后来回忆说:“田主(刘)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刘德的一位远方本家刘继祖是村中另一大户,看到此情此景,起了怜悯心,叫儿子刘英把朱重八兄弟俩叫到家里,给他们吃了一顿热饭,然后送了村东一块地给他们做坟。

因为赤贫,朱重八亡父母,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是穿着千疮百孔的破烂衣裳,卷在破芦席中入土的,更悲惨的是,朱重八两兄弟饿得已经脱了相,没有力气给亡父母挖深墓穴,只能草草地埋了。

朱元璋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为了活命,朱重六、朱重八两兄弟之后只好各奔东西。分别时,两兄弟抱头痛哭,多年后,朱元璋在《皇陵碑》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惨景

“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隔壁汪大娘听到两兄弟哭声悲恸,过来安慰两兄弟。汪大娘说,二哥重六一个人出去还行,重八年龄太小,一个人出去难活!不如到村头皇觉寺里当个和尚吧!

然而,那时候想当和尚也不那么容易,得送礼。

汪大娘可怜重八,掏出了压箱底的活命钱,替重八买了香烛礼品,让儿子陪重八到了皇觉寺。

朱重八成为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继祖、汪大娘的后人被视为大明朝的救命恩人,享尽了荣华富贵。

地主刘德也是“命好”,朱元璋没有冤冤相报,而是选择了以德报怨。

朱重八在皇觉寺只当了五十天的和尚,寺庙就断粮了,之后朱重八便开始了三年的流浪乞讨,足迹遍布许多地方。

朱元璋在《皇陵碑》中曾这样描述自己三年的流浪乞讨生活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正是这三年的流浪生涯,让朱重八有了来日朱元璋的雏形,史书上说他:“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一代雄主从磨难中走出来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在那里他一直流连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告诉秦始皇这个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他是当地的一个方士,听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三座仙山。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

  • 秦长城的修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秦长城:位于县城正北,为秦时大将蒙恬带兵戌边时修筑。城墙用青石砌成,蜿蜒曲折,气势雄伟,历经2100多年,原貌依存。登临其上,令人遐想万千。长城的修筑,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的诸侯国,为了巩固统治,在各自的国土上修建了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决定继续修筑长城。他任命大将蒙恬为指挥

  • 历史人物秦始皇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长城东至辽东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我国的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修筑的,有学者考证,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长城的

  • 秦始皇修建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的修筑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如果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积极有效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军事防御工程。他挽救生命的也许比修筑长城中死去的数十万人更多,也保证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繁衍、发展、壮大。但是,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大型设备,所以只能用人力在群山峻岭中施工,

  • 修建长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

  • 秦始皇筑长城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1]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人间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谈何容易。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

  • 当年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传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的情况是孟姜女寻夫哭夫殉夫而亡,秦太子扶苏、将军蒙恬以“左军将军”和“贞烈夫人”礼仪为“军嫂”孟姜女在今山海关东凤凰山望夫石上建庙,并将其夫妇隆重安葬于海中姜女坟碣石下的礁石上。请搜看笔者网文《孟姜女寻夫的故事是真实的》和《孟姜女寻夫(长诗故事篇)》。而有真实的故事,往往就会逐渐衍化出幻想故事,

  • 兵马俑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兵马俑(TerracottaArmy;Terra-cottaFigures;soldierandhorse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1]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

  • 兵马俑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

  • 兵马俑有什么故事请求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秦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