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81 更新时间:2023/12/12 6:30:47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音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音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

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皇帝秦始皇是到底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后献予子楚,被封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后人争议不休。要想弄清这个谜底,还须先从吕不韦说起。据说,吕不韦本为河南濮阳的巨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但他野心勃勃,他来到赵国首都邯郸

  • 与雪崩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那些古老的山民中流传着与雪崩相关的故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人们给每一次雪崩都起上一个女性的名字,而阿尔卑斯山的一些居民将每一次雪崩都看做魔鬼的施法。1652年,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村庄对“魔鬼”进行审判,人们指控一些妇女用魔法引发雪崩,审判者当众判处这些妇女以绞刑,并立即执行。

  • 秦始皇陵在西安哪个确却的地方?现还有没有人在探讨秦始皇陵的相关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

  • 秦始皇赢政一生的历史故事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按时间线,我们来整理一下秦始皇一生的故事:车裂关押赵姬,流放仲父重用李斯。统一六国赐死韩非,开创帝制民族融合。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焚书坑儒阿房宫赋。东游寻仙始帝皇陵,驾崩沙丘王朝破灭。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为民族融合与抵御外敌作出卓越贡献,所谓的“暴政”,其实站在秦皇的高度

  • 刘邦曾为秦始皇修过墓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年轻时,曾以亭长的身份解送县里的苦役犯到*山给始皇帝修坟,苦役犯们纷纷潜逃。刘邦估计抵达坟墓工地时,所有人都会跑掉,于是便借一次夜宴的机会,主动提出解放大家。并且表态,诸位走后,他也逃走。后来刘邦看见秦始皇的威仪,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于是揭竿而起,最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据说刘邦当了皇帝后,还不

  • 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嬴政的生父到底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能看到的记载皆为后世史家记载,秦官方记录,早已被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宫资料缺失,后世史学家的记载,后世学者站在各自立场上的不同演绎,使得嬴政的血统变得扑朔迷离。仔细了解下细节,了解嬴政出生之前到即位之间的时代背景,政治背景,推演下史实。事实,也许就在细节当中。嬴政生卒年:嬴政生于前259~~卒于前

  • 关于秦始皇的电视剧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秦始皇》《秦始皇》(刘永版)是由李兆华、丁亮执导的历史古装电视剧,由刘永、王伟、潘志文等参加演出。该剧讲述了秦始皇的毕生政治霸业,统一中国的故事。嬴政(刘永)从小在赵国长大,与燕太子丹(潘志文)友情深厚,嬴政随父母返回秦国,被立为太子。韩国公主作为人质扣押在秦国,嬴政对她一往情深,但公主钟情于

  • 秦始皇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的政绩一、政治1.提高帝王尊严:赢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

  • 传说秦始皇陵的守墓军队,世代护卫皇陵,这个传说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7年11月,项羽大军攻入咸阳,烧杀掳掠。很快,他就把目标转向了秦始皇陵,报仇,同时可以掠夺财宝。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开来了,他们把表层建筑洗劫一空,放火焚烧。正在考虑如何挖进陵墓的问题,一队八百人的铁骑忽然飞驰而来,冲乱项羽大军阵型,一顿砍杀。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项羽军队离开开始组织反击,双方

  •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真实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唐代文人于的一首《长城》,道尽了2000年前秦始皇修长城的无限悲凉。那道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于无垠沙漠之上,气势恢弘,坚固雄伟的万里长城,立千年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