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答。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很久以前就流传已广的传说故事,这只是古人编写的文化传说,实际上并没有孟姜女这个人,所以孟姜女跟秦始皇的故事自然而然也是后人撰写的了。那么为什么会写孟姜女呢?其实这是有原型的,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左传》对此事进行了记载,在公元前550年,齐国人杞梁在讨伐吕国的战役中阵亡了,杞梁没有儿子,妻子感觉无依无靠,悲从中来,扑到杞梁的尸体上不停地痛哭,一连哭了七天七夜,把吕国城墙给哭塌了。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还因此专门拍使者慰问过杞梁的妻子。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把这个故事放到秦始皇时期,让秦始皇背这个锅呢?主要是人们认为秦始皇期间,实行了很多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特别是修建长城和阿房宫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人们对秦始皇的统治敢怒不敢言。加上历史上秦始皇太有名气,名人就把他和孟姜女作为文学素材写在一起了,以此用来讽喻那时秦朝的暴政。
秦皇岛的孟姜女庙有什么历史传说?
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后山岗上。
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民间传说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
小时候姥姥家就住在山海关。也曾经大人领着跟着哥哥去过多回姜女庙。那时候年纪小。感觉姜女庙特别小。供着孟姜女的像,两旁有两个童子。印象比较深的是进庙门前,长长的台阶儿。走的很长时间,进庙门之后感觉非常累。后来大人说有108阶。
代表着孟姜女寻夫的曲折与艰辛。还对庙门口贴的那幅号称“天下第一奇联”是记忆尤深。也是在大人指导下,很早以前就已经会读。“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hǎishuǐcháo,zhāozhāocháo,zhāocháozhāoluò;fúyúnzhǎng,chángchángzhǎng,chángzhǎngchángxiāo。)
等以后长大,每每读起这首对联时,越发的敬佩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且那时候听大人说了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传说。后来也是查阅一些资料得知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
说的是古时候在松江府孟家庄,有一个孟老汉无儿无女,擅种葫芦。与邻居姜家交好。他种的葫芦,有一年特别茂盛。有一颗葫芦都已经伸到隔壁姜家院里。两家就约定种出葫芦,一家一半儿。结果结了一个大葫芦,正要劈开时,就听到里边儿有小孩儿啼哭。劈开之后,葫芦里边儿有一女孩儿。园嘟嘟的小嘴,红红脸蛋非常可爱。
两家人都异常喜欢。都想养在自己家里,争执不休。后经庄里边儿的长者论断,两家合养。于是起名孟姜女一年一年,孟姜女逐渐长大成人,心灵手巧,美貌异常,有一天在自己家后花园儿,巧遇因为秦始皇修长城到处抓民夫,为了避祸流浪此地的书生万喜良。孟姜女见万喜良知书秉礼,忠厚老实,便芳心暗许。孟老汉对万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来,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汉见万喜良一表人才,满腹经纶。也是非常赞成。,急忙和姜家商议挑选吉日,给他们完婚。恰巧孟家庄上有一无赖,垂涎孟姜女美貌。几次提亲,均被孟老汉拒绝。心中怀恨在心。正在这时,知道万喜良的事儿。就去官府举报,正当孟姜女和万喜良准备完婚之时,官兵来到家中,把万喜良抓走。孟姜女悲痛欲绝,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
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可长城脚下。修长城的民工,数以万计。孟姜女挨个儿打听,终于打听到了万喜良的消息,可是他已经劳累过度累死在长城脚下。被埋进长城里筑墙了。孟姜女悲愤交加,心如刀绞。想自己千辛万苦千里迢迢为丈夫送寒衣,到头来连丈夫尸骨都没找着。愈想愈气,悲从心来,不禁抱头痛哭。这一哭就哭了七天七夜,感天动地令天地为之变色,忽然轰隆隆一声响,长城倒了800里,
露出了万喜良的尸骨,这一下惊动官兵,早有官兵上报秦始皇,秦始皇大怒,把孟姜女抓来。可是他一看孟姜女,美貌如花,就想纳孟姜女为妾。孟姜女于是与他约法三章。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造长桥一座,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三要秦始皇身穿麻衣到坟前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不几日,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驾起行,过长城上长桥,来到坟前祭祀。祭毕,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孟姜女冷笑一声道:“你昏庸残暴,涂炭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岂能作你
的妃子,休妄想!”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后人为了纪念孟姜女就修了姜女庙。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