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7雄中,6国听过孔子讲学,秦国不听,为何最后却灭了6国?

战国7雄中,6国听过孔子讲学,秦国不听,为何最后却灭了6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2/14 18:03:05

感谢邀请。

首先说下,孔子实际上处于春秋时期,而不是战国。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已经开始变法,实现封建社会的转变了。

其次,孔子并没有周游春秋诸国。孔子曾经到周朝王室向老子请教知识,于是老子很开心的带着他,还额外找了周朝擅长音乐的人教导他。而孔子两次周游列国,不过也是围着中原地区转了一圈,包括齐国、鲁国、卫国、陈国、曹国、郑国、宋国、蔡国、叶国。

孔子或者老子,究竟做了什么老子留下一篇玄而又玄的《道德经》然后悄然而隐,很符合其道家祖师的身份。而孔子则不一样,孔子的儒家是入世的理念。

围绕着当时的社会情况,人口增多,部落变大,贵族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加的大。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管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呢?孔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到的结论是,用礼和法的制度让整个社会规范。

当然啦,孔子的理论在其徒子徒孙中有了新的发展。而大家少,抓着孔子思想的一支半截者多。其中从儒家中又分出墨家,结合墨家和儒家又生成法家。而法家虽然还没有彻底健全,但是已经远远走在合家之前。

秦国实施的法家思想主旨在什么地方法家思想,全国的土地、资源都掌控在国家手里,而贵族的利益受到很大的限制。然后又由国家出面,对给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奖励。

这种奖励可不是终身制的哟,也不是世袭的哟。

有了这种奖励机制,大大调动平民百姓的积极性,第一次实现了阶级的打破,远远超前于后世很多朝代的政治理念。

秦国的真正获胜之道首先,秦国处于战国七雄最西边,向东有黄河和函谷关把守,向南有秦岭,向西有祁连山,向北是黄土高原,天然的易守难攻。

其次,秦国实施的变法,虽然是源自儒家思想,却又高于儒家,法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极大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其中一个是让秦国真正强大起来的商鞅变法,另一个就是帮助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法家思想了。

第三,秦国所处地方,民风相对纯朴,说白了就是思想好控制。人民思想比较简单,不像其他六国,你跟他说一句话他心理都要翻腾个三百六十五度,解释出9527种意思来了。

第四,起初的秦国人口稀少,到处都是荒地。于是秦国从秦献公时期开始逐渐走强,一个方面就是用低廉的税收,招致六国没有土地的人们来秦国垦荒种植土地。而又把原来属于秦国的民众组织起来,不断征伐六国,开拓土地,进行了充分的分工。分工合作这种模式可是很现代的理念哟。所以不得不怀疑一下,商鞅或者李斯是不是穿越回去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文强说的秦始皇下令如果秦朝内乱,百万戍边秦军不得勤王是真实的历史吗?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假的,周文强还说科比姓科呢,他那完全就是把小说当做正史来讲。其实我挺喜欢看周文强讲历史的,知识普及不普及的不重要,关键是够搞笑。尤其是他讲秦始皇的时候,那可真是天雷滚滚。他说历史上的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秦末内乱的时候,秦军主力都在外戍边,没有回师勤王。如果秦朝的百万戍边大军回师,哪还有刘邦项

  • 秦始皇14岁继承帝位,是怎么战胜吕不韦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回秦国时已经9岁,可以说他整个童年都是在赵国度过的。由于从小就遭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也让嬴政的性格变得多疑与暴躁,报复心很重。嬴政当上秦王后,当时朝中有两大势力,一股是由仲父吕不韦培植的吕党,吕不韦其时大权独揽,朝纲独撑,可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代行王权,其时秦国唯知仲父不知有秦王。而另一股势力则是

  • 秦始皇为啥要派徐福去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派徐福赴海外求仙一事,记载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上:齐人徐市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里的徐市即是徐福。山东人徐福对秦始皇说:大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有仙人居住在神山中。希望您允许我斋戒

  • 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徐福》也属于现行日本民族的一小撮,一部份祖先。因为,当年《徐福》骗取《秦始皇》信任,率领3000童男,3000童女,40条船1000武士护送,逃亡东亚列岛。与前世邪民结缘。共同反华仇华。日本当今百分之95以上主流民族的祖先的来源,是距今3000多年前,亚洲华厦诸侯国族在人类发展文明洗礼中,

  • 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派徐福出海?为什么要带去500童男童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徐福出海,是为了去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携带童男童女,是为了上仙山时,祭祀神仙使用。首先,介绍下古代传说中的五座仙山的故事。在我国古代神话及道教传说中,在遥远的海上,有五座神山: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方丈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这

  • 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是真实的么,历史上有记载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并没有阿房女这个人!是人们根据阿房宫虚构出来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阿房原来只是秦朝一座宫殿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宫殿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后来,秦末起义军项羽率部进入咸阳,项羽的部下“

  • 秦始皇派遣徐福追求长生,为何造就了日本的国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坐拥天下,认为自己的创世奇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成为皇帝后,总想,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了,若我能长生不老,那岂不是美哉!于是前往世界各地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这时徐福出现了徐福徐福,出身为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是著名的术士,航海家。秦始

  •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潜逃犯”徐福,是如何利用公款“潜逃”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徐福,秦朝的方士,是徐国后裔,嬴姓,徐氏,和他侍奉的秦始皇同姓不同氏。徐福出生在齐国,对道法方术非常有研究,在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徐福作为其御医侍奉。此时的秦始皇,气吞八荒,统一天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拥有天下的感觉真的很棒,所以始皇帝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的久一点。他想长生不老。瞌睡有人送

  • 徐福东渡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那徐福究竟到了哪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徐福东渡日本的事,在上学时都曾学习过。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清楚的记载了,徐福曾两次东渡,把秦代文明带入日本,促进了日本社会质的飞跃。因此,日本把徐福尊称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日本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千年不衰。但是,自从《史记》里记载徐福第一次东渡开始,也将徐福的疑问留给了后人。徐福是否

  • 徐福曾经两次糊弄秦始皇,但却都能成功,难道说嬴政智商不够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再大的人物也免不了做自欺欺人的事情。明明知道是一个骗局,但是为了一个不存在,或者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希望,还是放弃现实真实的存在,去享受幻想带来的安慰。秦始皇也是如此,为了沉浸在可以长生不老的梦境里,他宁愿容忍骗局,也不想梦境被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