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一生中有没有杀过他的功臣?

秦始皇一生中有没有杀过他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15 13:01:58

谢谢邀请!秦始皇一生中没有杀过功臣。秦朝的建立,文臣功劳最大的要数李斯,武将功劳最大的要数王翦王贲父子。

李斯辅佐秦始皇,推行法治,奠定统一天下的思想基础,建议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这些都是不朽的功勋。秦始皇让他坐上了丞相的位子,真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于他没能善终,那时他自己的事。为了保住丞相的位子,和二世赵高密谋,篡改遗诏,上了赵高的当,结果被腰斩惨死,这个结局不是秦始皇事。

王翦、王贲父子,为秦朝统一天下,战功赫赫,六个国家,被他父子灭掉五个,王翦灭掉了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所有的军事力量,王贲灭掉了黄河流域及北方的所有军事力量,真乃是功高盖主,秦始皇封王翦为武成侯,拜为太师、儿子王贲,被封为通武侯、大将军。然而王翦父子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贪图享受,也没依仗高官指手画脚,而是功成身退,做一般的平民去了,终了一生。如果王翦父子不隐退,估计秦始皇也不会对他们有杀心,可是到了二世的时候就难说了,可见王翦乃是高人也。

秦始皇不杀功臣,后世是称道的,那些杀功臣的帝王,身上留下了杀功臣的斑点。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为何后来吕不韦就死了?

秦始皇也好,吕不韦也罢,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不用点破,彼此都明白,当吕不韦看到秦始皇的那封信时,就已经明白了秦始皇动了杀心,一国之君动了杀心,还是早点解脱的好,要不然把自已九族都搭起去,就不划算了。

秦始皇那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秦始皇这封信的真正含义。

信的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说吕不韦对秦国有何功劳?

要说到吕不韦对秦国有何功劳,恐怕秦始皇是一清二楚,吕不韦扶持秦始皇父亲异人从一个普通的庶出公子做到太子的地位,并扶上国君的宝座,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否则秦始皇也就不可能登上秦王的宝座,就连秦始皇他妈也是吕不韦献给秦始皇他父亲的,这功劳还不够大?

然后秦始皇又说到,秦国已经封你在河南,并且食邑十万户,十万户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十万户百姓交纳的赋税都不用上交国家,直接交给吕不韦,这可是富可敌国了,十万户的食邑,整个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几个,举几个例子,为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中,军功最多的是曹参,他的食邑是一万零六百三十户,被刘邦视为功劳最大的萧何,他的食邑是一万户,还有张良,刘邦给他三万户的食邑,他不敢接受,只选择了一万户,吕不韦是十万户,这功劳得有多大。

秦始皇故意反问的言下之意是:秦国给了你吕不韦这么大的封赏,你还不知足,还想要进一步的利益,秦始皇指的是政治权益,吕不韦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成为威胁秦国权利的存在,在因为事件时,秦始皇已经动了杀心,想杀掉吕不韦,但是由于吕不韦在朝中执政多年,权力非常大,大到有很多人都为吕不韦求情。

当一国之君想要杀一个权臣时,却受到极大的阻力,这对于到高无上的王权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尤其是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这对秦始皇来说,反而是更加顾忌吕不韦的存在,就算当时因为很多人反对而暂时没有杀成,日后仍然逃脱不了君主的惦记而招来杀身之祸。

信中除了第一句话是反问话,还有一句反问话,就是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

仲父是谁叫出来的?秦始皇本人,正因为吕不韦对着秦始皇有如再生父母般的功劳,才让秦始皇称呼吕不韦为仲父,当时秦始皇还小,朝廷中的政事都是由吕不韦负责处理的,吕不韦同时也是个颇有才能的人,处理政事得心应手,让秦国的国势蒸蒸日上。

但是吕不韦干了什么?与太后私通,在秦始皇的角度来看,就是吕不韦和自已的母亲私通,这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普通百姓家中出了这种事,做儿子的恐怕也不会放过与自已母亲私通的人,何况还是秦始皇,还是一国之君呢?

当秦始皇知道这件事后,吕不韦必死。秦始皇非常清楚自已与吕不韦的关系,不是父子,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是异人,不是吕不韦,现在吕不韦干出这种事来,秦始皇能不杀他吗?况且那个同样是吕不韦弄出来的祸害,这事无论怎么算,都要算到吕不韦的头上,真追究起来,恐怕就不仅仅只杀吕不韦一个人了。

吕不韦是个聪明人,看到秦始皇动了杀心,不自杀只会招来更严历的报复,况且迁移蜀地去居住,不就是夺了他的食邑吗?再下一步是什么,吕不韦心知肚明,恐怕自杀才是最好的归属,要是不自杀,仍然这么僵持下去,恐怕吕不韦全族都会被诛杀。

简单的说,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就两个理由:一是吕不韦权利过大,威胁到秦王,而且不能让敌人用他;二是吕不韦与秦始皇母亲私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这两个弟弟同母不同父,他们的父亲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大名的车轮大将,所以秦始皇与他俩之间的亲情就打了折扣,以致于谋反被杀后,两个孩子还被秦王赢政命人装入麻袋活活摔死。那么,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怎么一步步误入歧途的深渊呢?提到赵姬不得不提战国末期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吕不韦。吕不韦编了一本书叫做《吕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被毒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白崇禧是心脏病,不是被毒死的。光绪是被慈禧毒死的。11月15日,慈禧就一命呜呼了。奇怪的是,37岁的光绪也死了,却仅仅比慈禧早死1天。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慈禧带着阴暗的笑容对儿童溥仪说:昨天,皇上龙驭宾天了!他死了!诚然,光绪有很多慢性病,比如肺病、肾亏之类,显然都不致命。这和

  • 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投毒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建国后,从伤亡人数到影响力最大的投毒案应该是发生在2002年的南京914特大投毒案。十六大前夕,2002年9月14日南京东郊汤山镇,本该是和平时周末一样,正常上班,上学,休息,可是一件意外打破了这个正常的日子。原因是作厂中学的学生,东湖丽岛工地的农民工多人食用了油条,麻团,烧饼等早餐后发生呕吐,吐血

  • 嬴政这么尊崇韩非,为什么还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准确的说嬴政并没有诛杀韩非,韩非是自杀身亡的,他喝了同学李斯送给他的霍顶红毒药而死的。嬴政只是将韩非投入大狱,还没有来得及定罪,韩非就自杀了,嬴政将韩非的尸体送回韩国,没有过多久秦国就灭了韩国。韩非之所以被嬴政投入大狱,原因只有一点:韩非是间谍。嬴政是法家思想的拥护者与实践者,他最崇拜的人是法家先驱

  • 父亲犯大忌被皇上赐毒酒,贾道冲直言替父喝下,皇差如何复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赐毒酒由皇差送,皇差的责任是送达并看到赐死者喝下,儿子接下替父喝下应该没有皇差的责任的,据说儿子喝下并被毒死而皇帝处他们流放,应该是假毒酒皇帝也没有真的想杀他,否则欺君之罪难逃,反正是伴君如伴虎,故事也罢传说也罢,人没死皇差没事皆大欢喜。谢邀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九年),秦王开始亲政,背嘶发动叛

  • 吕不韦把献给赵太后,他就完全没有想过可能会引起的危害和后果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吕不韦就是想到了结果,怕危险,所以才想退出,把献给太后。试想一下,吕不韦是丞相,如果跟太后不清不楚的,对他是好还是坏?吕不韦几乎没有选择,他的位子太高了,要么更进一步篡位,当然,这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么,他就以后往后退了,试图安稳落地。如果继续跟太后不清不楚的,估计是很难安稳落地的,所以,他就想

  • 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始皇求仙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既已,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①,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②,入海求仙人。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①,曰“亡秦者胡也②”。始皇及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 辅佐秦始皇平定天下,吕不韦却为何背负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方圆论坛观点辅助秦始皇平定天下?这种说法简直扯的不能再扯了。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在继位之时只有13岁。当时整个秦国的大权全都掌握在吕不韦等一些大臣手中。直到九年后也就是前238年,22岁的秦始皇嬴政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之后,嬴政才开始除掉吕不韦这个大权臣。也就是说秦始皇真

  • 寻秦记大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结局王翦倒戈相向,不韦震惊。嬴政重掌大权,踌躇满志。天牢内,嬴政故意向不韦讲出自己真正身分,不韦险些被气死,嬴政再赐他饮毒酒,不韦死不瞑目。嬴政要奖赏少龙,少龙婉拒,见政得意忘形的模样,心情复杂。嬴政为引回来,将他与朱姬的儿子吊在宫中广场,朱姬跪地哀求嬴政也无动于衷。出现,嬴政在二人面前将绳索斩断

  • 百里奚牧羊遇秦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奚官至相国,相当于现在e78988e69d的国务院总理,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罗致到的难得的治国之才。《春秋》、《左传》、《史记》、《吕氏春秋》、《谏逐客书》、《东周列国志》等史书,还记录了百里奚帮助秦穆公降伏西戎,称霸中原以及个人美德的传奇故事。门闩煮鸡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