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他最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假如徐福未寻到不死药,他回来复命,秦始皇必然大怒,等待他的有砍头。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以及够用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浪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金钱,和始皇帝对长生的向往,结果回来复命说未找到,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等待他的是什么。
假如徐福寻到不死药,他为什么要回来复命,自己直接吃了不就长生不老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回来?如果他找到了不死药,回来复命,以秦始皇的秉性,天下只能我一人长生,等待他的也是只有一个结果,人头落地,从此不死药的秘密就只掌握在秦始皇手中。
徐福出海寻仙,可以说是最大的骗局,他直接忽悠到秦始皇头上,骗得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有了这些完全可以在秦始皇的势力之外另起炉灶,过着神仙般的逍遥日子。徐福寻仙,寻得是自己的仙!
历史上的一些帝王,都熟读史书,明知道没有长生不老,为什么还对长生不老孜孜以求?
古代帝王都熟读史书,这么说好像有些不妥。24史之首的《史记》是汉武帝之时才写好,显然,秦皇汉武是没机会读的,开个玩笑,他们也可以读《史记》的那些参考史书。
秦皇汉武如此执着于求仙之道,就是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黄帝,五帝之首,也是大部分中原人的祖宗。他呢,也非常喜欢祭天拜地,比如去泰山封禅这事儿,就是他老人家首创的。后来,黄帝去世之后,被安葬在桥山,不久桥山崩塌,黄帝的棺木中只剩下佩剑和鞋子。民间传说是黄帝铸鼎成功,被龙接到天庭去了,于是大家伙都说黄帝成仙了。
就拿咱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知道做什么事情可以延年益寿,只有能力可及,大多是会尽力而为。不说别的,那些神乎其神的贵的惊人的保健品,不知道骗了多少老人的积蓄,甚至有的如中了魔一般,子女怎么劝都劝不住。
现代骗子常以科学为幌子,欺骗特定需求的人群。何谓特定需求?无非是渴望长命百岁。那么,在古代,也有一群骗子,叫做方士,他们便拿着黄帝这则传说,骗取有特定需求的皇帝。秦始皇如此,汉武帝亦如此。本来他们可以更伟大,然而由于过度痴迷于追寻长生不老,而给自己的人生抹了黑。
秦始皇相信方士之言,在国家亟需修生养息之时,贸然发动讨伐匈奴的战争,以致于百姓流离失所,怨声四起;后又深居宫闱,君臣无法沟通,朝堂形同虚设,可以说是为秦朝覆灭埋下了种子。
汉武帝迷信方士,即便是他们的骗术被一次次拆穿后,他仍然不舍得舍弃求仙之道。那些方士为了敛财,充斥皇宫,终于酿成了蛊惑之悲剧。求仙不成,搭上了太子之命,等到行将就木之时,才无奈地把这万里江山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手中,真是可悲啊!
秦皇汉武正是相信了古代传说,或者说是野史,才如此执着地想要成仙。2000多年,400多位皇帝,去泰山封禅的有72位。他们都将泰山封禅看做是毕生的追求,就如将军们都想去狼居胥山一般。而且,还有一个规律,越优秀的皇帝越想要去。当然,去泰山封禅就是为了能在那里像黄帝一样驾龙升天。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如秦始皇所言,黄帝统一的地方不过千里,完全不能与自己的丰功伟业相提并论,他都能够成仙,为何自己就不行呢?汉武帝也是这么想的,他也认为自己的地盘比秦朝又大多了,包括后来的唐太宗等皇帝,无非都是认为自己的丰功伟绩远超古人,完全满足了升天条件嘛。
另外,这些皇帝还有一个共同点,皆为开疆拓土之千古一帝。他们心中的天下之大,非普通人可想,他们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不够去开拓更大的江山。因此,他们渴望老天能给他们长生不老的机会,来实现其心中伟大的抱负。
我为什么还在等待,
我们不知道,
为何人这样痴情。
明知辉煌过后是黯淡,
仍然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
《汉武帝》的主题曲唱出了他的心声。当然,如果秦皇汉武其中一人可长生不老,谁还敢践踏我大好河山!哪里会有什么五胡乱华、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