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怎么教育后代的?

作为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怎么教育后代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3/15 3:47:11

专家说秦始皇有三十三个孩子,这个数目存疑。史书上关于秦始皇的子女,着墨不多。我们知道得较多的,只有扶苏胡亥。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不可能手把手地教育每一个孩子,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多半是借孩子老师之手。通过看他给孩子请的老师是些什么人,我们就可以窥探到秦始皇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这里我们重点谈谈秦始皇对扶苏和胡亥的教育。

一:秦始皇对扶苏的教育。

扶苏的老师,是当时名动天下的儒家大学者淳于越。

看到这里我们就奇怪了。秦始皇不是独尊法家痛恨儒学么?秦始皇身边一直是法学家李斯赵高这些人。其实,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开始对诸子百家都是包容的,反正为我所用。早年的秦始皇,在咸阳设立了博士辅政团队,把从六国吸收过来的诸子百家,都弄到这个辅政团队参政议政。其中,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就是这个辅政集团的首脑人物。

由此可见,秦始皇一开始是想百花齐放,吸收各派人材为自己服务的。所以他让大儒淳于越做扶苏的老师。只是到最后,秦始皇的军队打通东方的土地后,尤其是打下齐鲁大地后,各地儒生潮水般涌进咸阳,一方面是为了讨生活,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些大儒自恃才高,特喜欢对朝政指手划脚,甚至变着法儿讥讽秦始皇,从而激怒了他。在李斯赵高等人的鼓动下,始皇对儒生痛下杀手,这就有了焚书坑儒的故事。

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到底是个什么人?秦始皇为什么派他做扶苏的老师?从他敢于触怒秦始皇,我们就对他有个粗略了解。他最初是齐国博士,入秦后任仆射,和李斯是极好的朋友,但因主张分封制阻止始皇焚书和李斯撕破脸皮,招来杀身之祸。作为扶苏的老师,亦是扶苏的代言人,淳于越对秦始皇焚书,极力阻止,甚至以死相谏。

淳于越的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扶苏。对扶苏的人格塑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秦始皇的教育思路在扶苏身上的一个投射。一开始,秦始皇并不认为儒学是洪水猛兽,他对淳于越的博学多才很欣赏,所以放心地把这个儿子交给淳于越。但随着儒法斗争愈来愈你死我活,扶苏被历史洪流卷了进去。可以看出,淳于越对扶苏的人格塑造,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和要求。

扶苏的母亲郑妃,喜欢唱战国时的流行歌曲《山有扶苏》,始皇就给这个儿子取名扶苏,意即树木般枝繁叶茂,可见始皇对这个儿子满心欢喜,且寄于厚望。他指派当时名动天下的儒家大学者淳于越作扶苏的老师,期望扶苏能在淳于越的培养下成为经天伟地的栋梁之才。

年轻时的扶苏不仅机智聪颖,且具有悲天怜人的情怀。但朝政的发展,越来越不是他老师期望的样子,他忧心心焚。对于父亲焚书坑儒,他极力劝阻。他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调法孔子,今皆重法绳之,恐天下不安。

其时的始皇己经完全变了。他想,我这儿子怎么啦?淳于越这是把他带进了沟里。他非常懊悔,当初不该让淳于越做扶苏的老师。认为这孩子被洗脑了,太软弱,将来无法面对政坛的大风浪。

被触怒的秦始皇杀了淳于越,把扶苏派往朔风劲吹的北方,到部队去接受洗礼。同时让将军蒙恬帮助好好教育他这个儿子。作为战国名将的蒙恬,也对这个谦和有爱的皇家公子十分上心,他们一起巡逻,修筑长城,带兵打仗,使扶苏儒雅的性格里渗进了坚毅的风骨。

扶苏的老丈人是战国一等一的大将军王翦(插播一下,也小自豪一把:王翦是鄙人的一世祖,他后人中有个叫王羲之的,他也是鄙人的直系祖先。我家的族谱有明确记载。),即消灭了楚国的那位。秦始皇选王翦做扶苏的丈人,让蒙恬带扶苏带兵打仗。王翦和蒙恬,都是秦王朝最牛的将军。秦始皇让这两位军事天才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儿子,可谓良苦用心。可见,尽管对儿子不满,但他始终没放弃这个儿子。

但经究扶苏还是被赵高假传圣旨被逼自杀。他本有机会反抗,但忠厚仁孝的扶苏还是选择了自杀。扶苏从容赴死,被后人惋惜。但他终究不是秦始皇想要的模样。秦始皇对扶苏的教育和培养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扶苏所代表的儒学能借扶苏之手,在更早的秦王朝得到推广,今天的中国又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历史没有假设。

二:秦始皇对胡亥的教育。

胡亥登了帝位,看上去赢了,实质上输了。他成了老师赵高的傀儡,也搭上了秦朝的江山,甚至搭上了自己的小命。

秦始皇能让赵高服侍在自己身边,并给他越来越多的权势,应该与他的一个特殊的身份有关: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始皇亲手给胡亥挑这个老师,是想让赵高好好教育好这个儿子,让胡亥成为扶苏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尽管始皇始终没放弃扶苏,但他对扶苏所代表的儒学有忌惮。赵高法家的背景,显然让秦始皇更钟情。毕竟,他的丞相李斯也是法家。这样,一个完全由法家主导的国家,才能平稳前进。赵高算得上秦始皇的影子,但最后却成了秦王朝的掘墓人。

秦始皇最喜欢的儿子其实还是胡亥,但他最上心的儿子却是扶苏,因为扶苏早有英名,为天下士人敬仰。在秦始皇十岁那年,秦始皇就把贴身太监赵高带到胡亥身边,让他手把手教育这个孩子。据说,赵高走进胡亥的房间,第一件事就是送给胡亥一把铜权衡(当时的称)。胡亥不知道什么意思,赵高就给他演绎,结果发现称的同样物品,每次重量都略有不同。赵高说,你是不是想要公平?想要确切的结果?但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赵高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用铜去换取一枚同样重量的金子,你是否愿意?胡亥摇摇头。于是赵高说,权势可以让人愿意,因为公平的解释权,掌握在有权势的人手里。

赵高这个人,才高八斗,不仅是大书法家,也是当时屈指可数的法律学者。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就找几个写字漂亮的人写全国规范贴,其中的《爱历管》,就是赵高写的。唐代张怀在《书断》中说: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意思是赵高篆体字写得好,秦始皇就让他教胡亥写字。

赵高作为法律学者,对秦律倒背如流。据说有次他犯了罪,蒙毅(蒙恬的兄弟)要处死他,他硬是依靠对法律的熟悉,在皇帝那里说个三六九五,让皇帝把他放了。

可见,才高八斗的赵高在当时的秦王朝,绝非等闲之奖。始皇把这样一个出色的书法家和法律学者派去做胡亥老师,和把儒学大师淳于越派给扶苏做老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把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才,让秦王朝江山永续。

但胡亥显然被赵高带偏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怎么没觉察到赵高的邪恶?他其实一直想推行自己的理想,让理想旗帜借儿子之手继续飘扬,即两个儿子身上代表的儒家和法家。历史学者总是说秦始皇更钟情法家,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独尊法家的。

他终究还是让法家代表赵高来教自己的小儿子,是不是一种补救?对淳于越腐蚀自己另一个儿子扶苏的补救?

但世代卑贱的赵高,加上太监的出身,让这个人的内心一直不平衡,用邪恶的目光看世界。他把这种邪恶投射到胡亥身上,一身才学成了摧毁秦王朝的武器,也使胡亥背上千古骂名。

秦始皇把胡亥交给了一个魔鬼,他对赵高的信任毁了自己的儿子,也毁了自己亲手打造的基业。赵高借胡亥之手,杀死了扶苏,又杀死了秦始皇几乎所有的儿子和女儿,然后又杀了他的学生胡亥,立了个装疯卖傻的子婴为帝。他这个老师,完全辜负了始皇的期望。

史学家曹说:胡亥少学刻薄之教…不能改制易学,宠任兄弟,而乃谘谋赵高,自幽深宫,无政谗贼,身残望夷,岂可得哉?

结语:通过秦始皇对扶苏胡亥的教育培养,我们可以看出思路,即我们可以从秦始皇给两个儿子请的不同老师中看出,秦始皇想把自已的治世理想投射到两个儿子身上。扶苏的老师代表的儒家,以及胡亥老师赵高代表的法家,在不同的时期都受到始皇的重视。早期的秦始皇至少不排斥儒家,他的手下有不少儒生身居要职,所以他请儒家学者淳于越教育自己的大儿子扶苏。晚年的秦始皇对法家痴迷,于是派法家学者赵高去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扶苏敦厚仁孝,胡亥刻薄少恩,都是儒家和法家该有的样子。但胡亥所谓法家,没有插上理性的翅膀,遂成风中枯竹,飘落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图1:秦始皇的影视形象。图2:胡亥的影视形象。图3:兵马俑。)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时代的人们都吃些什么?主食蔬菜是如何烹饪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好玩,说肉类肯定又有朋友不乐意了,因为要讨论到吃狗肉的问题,那个时候狗肉仍然是重要的肉类食物,只有皇帝贵族才能吃了牛羊啥的。还是主要说说主食和蔬菜吧。先说主食,北方主要是小米,南方主要是水稻,再加上大豆,吃的方式基本就是煮干饭的方式。至于小麦也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也是整粒吃,因为磨面的技术还不是很发

  • 秦始皇为何一生未娶(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秦国之前几任太后的表现就明白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君权被削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全天下权利最大的帝王。这时候的秦始皇断不会容忍任何一位能够对自己权力产生挑战的出现,即使自己的长子扶苏与自己仅是理念上的冲突,也被发往边疆戍边去了。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逐渐

  • 秦始皇陵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之谜果然不同凡响,通关所需知识涉及秦汉时期的科学,艺术,文化,哲学,音乐等方面,幸好软件中有17万字的百科全书可以随时查阅。一。入口在长长的甬道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伫立两旁。甬道尽头是个洞口,谁知我刚走近就触动了机关,落下一块巨石堵住了洞口,同时地上忽然冒出水、火和水银三重阻隔,挡住我的

  • 始皇帝有守墓人吗,为何一直没出现,也没听说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守墓人是蒙氏一族。说起蒙氏一族,蒙氏一族是当时有名的家族。他们所具有的忠心那是没的说,世世代代守护了秦始皇陵墓,随着后代的逐渐没落。他们的名字和称呼也开始改变了。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守墓者,对于秦始皇的忠诚那是没的说。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守墓人是蒙氏一族。说起蒙氏一族,蒙氏一族

  • 秦始皇陵千年不灭的油灯,史书上说是靠鲛人油?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是真的,后来逮不着这种动物了,当然就没有这门手艺了。其实原理很简单:鲛人油是可以保持低温燃烧的油脂,阴燃的状态下,需要氧气量极低,油脂消耗极低,如果哪一天开挖秦始皇陵,绝对会再次燃烧起来的。国君的墓葬一般在继位的第一年,赢政当秦王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陵墓,到他死的时候,足有数十年,传说秦始皇陵面对东

  • 南昌海昏侯墓里挖掘出了哪些比较独特的文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刘贺几乎尸骨无存,仅剩下几颗牙齿,但是刘贺去世前吃进肚子里的香瓜子却能两千年不腐。虽然非金、非银、非铜,但是两千年的甜瓜子,到如今也算是文物啦。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甜瓜子,也是可以作点研究的,比如可以研究一下当时的甜瓜是什么品种之类的,也算是属于农业考古的范畴呢。“房中”简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500

  • 秦始皇陵难解之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陵惊现地下“国库”中国第一代封建君王秦始皇与其地下“国库”埋葬在一起,这一消息咋一听匪夷所思。不过据官方报道,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中德双方考古学家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结构,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钱币,甚至还有专家说钱币大部分是铜币,但也会有小部分银币。陵墓中放置大量“硬币”,无疑

  • 秦兵马俑的传说20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

  • 秦兵马俑的传说50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码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

  • 秦时明月主要讲的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时明月:夜尽天明1》主要内容:天明在噩梦中难以脱身,大铁锤林中遭遇埋伏,他的威力极大的雷神锤竟然不能抵抗隐蝠的利爪?秦王赢政组织他的恶人部下加快了杀剿的步伐,横行江湖二十多年的神秘杀手流沙竟然现身!此时,班大师被人从背后偷袭,绘有机关城绝密机构的图纸竟然被盗!天明一提咸阳宫,就昏厥倒地,月儿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