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氏势力最终失败,归根结底错在哪儿?

吕氏势力最终失败,归根结底错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1/20 4:38:49

西汉初期,有过8年左右的吕后临朝称制时期,不过她余生竭尽全力地扶植吕氏势力,意图进一步夺取刘氏江山,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根结在于,吕氏斗不过汉室的功勋集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要说的是,刘邦称帝时期,不可避免地开了对功勋集团的打压,尤其是对异姓王,能做掉的全都做掉了,只有长沙王吴芮没有被清算。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些事情是不适合刘邦出面的,吕后也懂得其中的道理,因此吕后开始染指汉室朝堂其实刘邦默许的,老两口合力清楚一些对刘氏天下存在威胁的功勋宿将,这基本上是众人的共识。

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想要让吕后替自己办事,就要给予吕后权力,因此在刘邦死后,吕后已经具备了夺权的资本,并且一路扶持诸吕掌控汉室中枢。

可以说吕后主政时期,西汉国力是处于上升期的,她那个儿子刘盈没有手腕,无法维持汉朝初期稳定的局面,因此吕后对于西汉是有功的。

但问题是她以及吕氏一族没有退路,因为本来刘邦就是借助吕后的势力打压功勋集团的,只要吕后一退,用不了多久,功勋集团在牢牢掌控朝堂上的话语权后,就会对吕氏一族进行清洗,吕后最多可以保证自己无性命之忧,但是吕氏一族的灭族之灾是躲不了的。

既然退一步是死,进一步虽然更加凶险,但好歹有活的可能,所以说无论吕后愿不愿意,她都必须向着吕氏夺权的方向发展。

最明显的一个时间节点是孝惠七年(前188年),次年刘盈病逝,前少帝即位,吕后成为开启临朝称制。

而在刘盈死的时候,功勋集团是暂时向吕后妥协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简单来说,是在刘盈死后的国丧之时,吕后虽然哀伤但是并未流泪,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张良之子张辟强告诉陈平等人,吕后这是担忧功勋集团趁刘盈病逝之机,对其发难。

而那个时候吕氏还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汉室的根基,从吕后打击下存活的功勋宿将也没有到了和吕后撕破脸,决一死战的地步,因此吕台、吕产、吕禄等人,在功勋集团的提议下先后为将。

最主要的是诸吕掌控了京师的部队,这样的话吕后才能放下心来,因为有军队在手,心里就不虚啊。

不过吕后想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之前就说了,吕后她没有退路,只能得陇望蜀,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吕氏确立夺取皇位的根本优势。也就是给诸吕封王,这是吕后临朝称制时期,第一次触及功勋集团的底线。

因此功勋集团中的王陵和吕后爆发了正面冲突。

《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

王陵是曹参死后,成为右丞相的,吕后既然想要立诸吕为王,必然要得到王陵的认可,但是王陵是坚持不同意的。

毕竟当初刘邦和大臣们的誓约还在,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啊,可以说吕后想要更进一步,确保吕氏有更多的资本和功勋集团叫板,甚至是夺取汉室天下,给诸吕封王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此王陵是坚决反对的,结果吕后就明升暗降,夺取了王陵的实权,功勋集团遭遇一波打击。

但这里要说的是,王陵被夺权,也是以陈平等人为首的功勋集团默许的,当时陈平是左丞相,他和周勃是同意给诸吕封王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

我们如今已经不知道,当时吕后和陈平周勃等人有没有私下交易什么条件了,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正是由于功勋集团的主要人物暂时退却,吕后给诸吕封王的加护才得以实施。

从此,诸吕在外有封地,为诸侯王,但是吕氏主要人物都没有去封地,而是留在了京师长安,当时汉朝都城的南北军就被吕氏掌控着,可以说吕后通过此举,已经让吕氏完成夺权的一半准备了。

局势发展如此,吕氏一族势力已经达到巅峰,想要实现彻底压制功勋集团,夺取皇位,吕后必须要削弱功勋集团的势力了。

因此吕后在临死前,即高后八年(前180年),她布局将吕产强行推上了相位(吕产是吕后病逝后成为丞相的,但这都是吕后生前布局的结果),这是第二次触及了功勋集团的底线,如果说不是同年吕后就病逝了,她要是再多活几年,局面是什么样的?

那就是吕后想要的局面了,吕氏在外有封王,可以拱卫吕氏篡夺汉室后的江山,在内,京师部队掌控在吕氏手里,朝堂之上,也尽是吕氏一派的势力,那样的话,只要吕氏夺权江山后,能够扑灭其他刘氏诸侯王的反扑就可以稳定局面了。

当然想要实现这个计划,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吕后能活很久,而功勋集团的老臣大多活不过吕后,这样的话,功勋集团缺少拥有号召力的人物,对吕氏的威胁也就自然小了。

只是吕后扛不住岁月啊,她病逝后,吕氏是没有能力出色的后辈的,吕后已经为他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结果呢?一个比一个没胆,轻松被功勋集团所击败了。

《汉书.高后纪》上将军禄、相国产颛兵秉政,自知背高皇帝约,恐为大臣、诸侯王所诛.......因谋作乱婴至荥阳,使人谕齐王与连和,待吕氏变而共诛之。

先是被派去领兵抵挡刘氏诸侯王进攻的灌婴驻军不前,和诸侯王联合等到反击吕氏,都城内,吕氏诸人更多的是想要保命,吕后再多的布置都无用,为首的吕产、吕禄无力掌控局面,很快就被功勋集团和刘氏诸侯王所击败,吕氏势力被诛灭了。

标签: 古代西汉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在将杨贵妃赐死后,他的晚年生活是如何过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嵬坡事变的起因。李隆基这个人为唐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是将唐朝推上了巅峰。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即使再英明的一个人他也会有犯迷糊和做错事情的时候。当时,杨贵妃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女子,他为

  • 薛仁贵的孙子薛刚为何参与了安史之乱的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唐朝

    薛仁贵,他英雄一世,但是孙子薛刚却跟着安禄山造反。那么,薛刚为何要这么做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薛仁贵是唐朝时期的优秀将领,此人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经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

  • 夏侯尚有哪些功绩?他到底有多痴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侯尚,曹魏

    夏侯尚,字伯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的侄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三国时代是一个将星闪耀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大舞台,演绎出一场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历史大剧。谈起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男子汉的时代,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给我们留下的只有武将们互相征

  • 庞德被关羽斩杀后,为什么曹操会悲伤得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庞德,曹魏

    庞德,东汉末年名将,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后归降与曹操麾下,最终被关羽斩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在“襄樊会战”中,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乘船攻破樊城,生擒曹操大将于禁和庞德,于禁被关羽招降,庞德不降而被斩杀。当前线战报传

  • 清朝后宫的妃子,真的每天都很无聊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后宫的妃子,真的每天都很无聊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想要到宫里参与所谓的尔虞我诈,必须要通过选秀开始。但清宫剧从这个时候就错的一塌糊涂,身世不好的人家,即使子女长得再漂亮,也绝对没有选秀的资格。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红楼梦,拿贾元春和林黛玉来做个比较!从相貌上来说,作为

  • 曹操为何不趁刘备在攻打益州去攻打荆州?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朝

    211年璋邀请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益州之战中,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刘备围困成都,刘璋才向刘备投降。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刘备率领大军进入蜀地,耗费了三年左右的

  • 陈友谅为什么输给朱元璋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

    陈友谅为什么输给朱元璋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元朝是第一个异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前期的确空前强大,但是由于民族策略的失误,导致汉蒙矛盾加深,甚至还搞出“杀尽天下五大姓”的荒唐想法,虽然没有实施,但是也侧面说明了双方之间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中原大地战火连天

  • 明朝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十三座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十三座陵墓?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宣告着大明朝正式建立。到公元1644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去世宣告结束。在这期间,大明朝一共经历了十六代皇帝,享国276年。当然了,

  • 姚广孝临终前求朱棣放了溥洽,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姚广孝,明朝

    姚广孝临终前求朱棣放了溥洽,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姚广孝,法名道衍,朱棣身边最具谋略的谋士,世人称他为“黑以宰相”。建文帝下旨削藩,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王爷和皇帝之间展开博弈,从当时局势来看,朱棣的胜算非常小,堪称九死一生,幸亏有姚广孝出谋划策,加上些许运气,朱

  • 年少成名的寇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又是如何挽救了大宋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寇淮,宋朝

    寇淮是北宋的名相大臣,一个忠实正直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01)少年裘马北宋重文轻武,是文人生活比较好的时代,但这只是针对大背景而言,你学习不好照样不行,就跟现在一样,全社会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你不用功不努力,还是上不了双一流。这个问题,在寇准这里不存在,因为他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