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韦安石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韦安石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0 更新时间:2023/12/9 6:41:28

韦安石(651年-714年),本名韦安,字安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安石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明经入仕,起家乾封县尉,历任雍州司兵、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尚书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经历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四次拜相,累迁特进、左仆射、郇国公,生性持重。武后时期,数次当面折辱张易之兄弟,被陆元方赞为“真宰相”。唐睿宗复位,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力保太子李隆基,贬为蒲州刺史,再贬沔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死于贬所。天宝年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主要成就

韦安石在武后、中宗、睿宗年间,先后四次被拜为宰相,因生性持重,数次当面折辱佞幸张易之兄弟,被陆元方赞为“真宰相”。他在太平公主专权时,拒绝太平公主的招揽,极力保护唐玄宗的太子之位,使得唐玄宗最终顺利即位。

轶事典故

大材大用

韦安石早年在雍州历任县尉、参军,深得长史苏良嗣器重。苏良嗣拜相后,对韦安石道:“大才须当大用,岂能徒劳于州县。”他在武则天面前举荐韦安石,将其调入尚书省为郎官。

真宰相

张易之曾将蜀商宋霸子等人引入宫中,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宴会。韦安石奏道:“商人身份低贱,不应参与宫廷饮宴。”说罢命侍卫将其逐出,满座为之失色。凤阁侍郎陆元方叹道:“这是真宰相啊,不是我们所能比得上的。”

叔侄不和

韦安石是韦巨源的族叔,都是韦孝宽的子孙,同属京兆韦氏郧公房。但二人却有不和的传闻,李邕在《驳韦巨源谥议》中便曾批评韦巨源“同族则丑正安石”,称其排挤同族。概因二人在武后、中宗年间轮流担任宰相,从不同知政事。韦安石拜相,韦巨源必然被罢;韦巨源拜相,韦安石也必然被罢,这才有了叔侄不和的传言。

人物评价

武则天:闻卿在彼,庶事存心,善政表于能官,仁明彰于镇抚。如此称职,深慰朕怀。

陆元方:此真宰相,非吾等所及也。

刘昫:大帝、孝和之朝,政不由己,则天在位,已绝缀旒,韦后司晨,前踪覆辙。当是时,奸邪有党,宰执求容,顺之则恶其名彰,逆之则忧其祸及,欲存身致理者,非中智常才之所能也。况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彦昭等行非纯一,识昧存亡,徇利贪荣,有始无卒,不得其死,宜哉!

宋祁:魏、韦皆感概而奋,似矣。及在惸上侧臣间,临机会,不一引手揕奸邪之谋,诚可鄙哉。至牴后艳主以烝谮撼宗社,亦不肯从也。古所谓具臣者,谅乎!

晁补之:安石在则天朝,于内殿面折张昜之,顾左右逐出宋霸子;在睿宗朝,显拒太平公主,力保太子有大功,云上不可信谗言。二事皆勇过孟贲矣,卒不容于邪党,以至摈死。此两公(魏元忠、韦安石)何负,而与巨源、彦昭憸险附离辈,竝列而同书。至谓行不纯一,徇利贪荣,何其悖哉。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当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竖之顽,怀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皆自命为伟人,而为天下所属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旅退,尸三事之位,濡需于豢养,殆无异于鄙夫。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韦安石诗作三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侍宴旋师喜捷应制》、《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

标签: 韦安石唐朝

更多文章

  • 赐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都有哪些规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赐食,汉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为了笼络人心,皇帝也会对大臣们示好,比如赏东西、请客、官位上升等等。那么皇帝请客吃饭,大臣们是要如何吃呢?根据历史记载,皇帝请客称为“赐食”。什么是“赐食”呢?其实就是皇帝宴请大臣,

  • 朱敬则:唐朝时期宰相,性情直爽,为官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敬则,唐朝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

  • 如何评价唐朝宰相朱敬则?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敬则,唐朝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

  • 雍正帝登基之后为何没有除掉胤礽和胤禔?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帝是清朝入关定都北京以后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不但在位时间长,在他的统治下也是国泰民安、一片祥和。康熙的子嗣众多,再加上他调教有方,他的那些儿子们都非常出色,在他晚年时这些出色的儿子无一不是他的骄傲,但同时也给他带来

  • 五虎上将都有自己的儿子 刘禅为何只重用张飞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五虎上将,张飞

    五虎上将的儿子中,为何只有张飞之子最受器重?你也不看看张飞的老婆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五虎上将事实上,五虎上将的说法来源于三国演义,在正史中,压根儿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不过罗贯中之所以会把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人描述为五虎上将,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完全虚构,因

  • 在文学、书法等方面,虞世南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世南,唐朝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

  • 有哪些与虞世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虞世南,唐朝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

  • 历史上努尔哈赤的一生共有多少妻妾?德因泽又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德因泽,清朝

    关于努尔哈赤的妻妾,我们比较有印象的是他的四任大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满清的奠基者,有许许多多的贡献,比如统一了女真各部,改善了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促使女真部族在统一的领导下形成了巨大的实力;创立了八旗制度,让女真部族真正成为了白山黑水之间的强者,并迅速向外

  • 张飞见到吕布就破口大骂 关羽见到吕布为何低调还尊称吕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吕布

    对关羽和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傲慢无比,可为何面对吕布会如此低调?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张飞见了吕布破口大骂,而关羽见了吕布却非常低调,甚至尊称吕布为吕将军”的场景,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吕将军的出处说起吕布,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骁

  • 苏小妹的才华到底有多高?民间有哪些与她相关的美丽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小妹,北宋

    苏小妹,相传为苏轼的妹妹,野史记载其名苏轸(zhěn),是当时久负盛名的才女,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流传。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唐宋八大家,文学造诣极高,深受后世景仰。在这八大家中,其中有三位就出自一家,而且是亲父子,那就是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