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司马昭,为何要用这种方法?

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司马昭,为何要用这种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3/12 4:12:09

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曹髦决心铲除司马昭时,采取的是最激烈、直接的方式,起兵攻打。

当时,司马昭已经控制洛阳内外,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无异于以卵击石。

曹髦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自杀式的方式呢?就不能找一个巧妙一点的办法吗?

“死”过一回的司马昭

曹髦难道就不能趁着司马昭觐见的时候,数步之内,一举拿下吗?

6年前,有人试过这个方法了。

那一次,司马昭险些就被除掉了。

当时,天子还是曹奂司马师也还在。

决心铲除司马师的许允做出了一个这么谋划:趁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然后,统领司马昭的部队讨伐司马师。

为此,许允连诏书都准备好了。

司马昭觐见时,曹芳正在吃栗。优人唱道:青头鸡,青头鸡!

青头鸡,就是鸭,谐音“押”,意为提醒曹芳在诏书上画押,诛杀司马昭。

然而,出于恐惧,曹芳没有动手,司马昭得以幸免。

此事后来为司马师、司马昭所知。

司马昭后率军进入洛阳,而司马师也下定了动了废掉曹芳的想法。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青头鸡”时间前后,又发生了另一场针对司马家的谋划。

当时,李丰、张缉决定:趁群臣朝拜天子时,各门有卫兵的机会,趁机诛杀司马师,以夏侯玄替代司马师。

然而,事情败露,司马师得到风声,擒拿参与谋划的众人,粉碎了此企图。

也就是说,利用觐见天子的机会,铲除司马家兄弟的企图,在曹芳时期就已经发生过两次了。

“青头鸡”事件中,如果不是曹芳临事而惧,司马昭必死。

张缉、李丰事件中,如果不是消息泄露,司马师也是凶多吉少。

面对司马家这样的对手,同样的方法已经试过两次,怎么可能还有第三次呢?

同样的机会,不再会有第三次了!

心怀警觉的司马昭

曹髦也发动过一次对司马昭的“进攻”。

司马师去世后,曹髦立刻下诏,要求司马昭留守许昌,由尚书率六军还京,并筹划宫廷政变,企图直接剥夺司马昭的权力。

然而,司马昭识破曹髦之计,自率军回到洛阳,迫使曹髦封其为大将军,独掌大权。

曹奂企图杀他,曹髦企图夺他的权,曹家天子必欲除司马昭而后快,司马昭自然深知!

如此,司马昭自然高度警惕,不可能再给曹髦这样的机会了。

而只要司马昭警觉,曹髦就不可能再有“巧妙铲除”司马昭的机会了。

觐见时铲除的方法已没有施行空间

其实,自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就已经掌握了洛阳内外的中军。

只不过,中军人马众多,成分复杂,仍有暗藏了一些“拥曹派”。

正因如此,在司马师时期,才发生了几次企图铲除司马家的政变企图。

然而,中军人员的安排,把持在司马家手中。

独掌大权,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司马昭,有权力调动中外各军。

因此,司马昭是可以时刻将自己的亲信将领把持的军队,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此,即便是曹髦与司马昭见面时,司马昭仍然能确保自己亲信将领的部队环绕左右。

曹髦没有机会在觐见之事铲除司马昭。

渺茫,却是唯一的机会

曹髦唯一可以利用的力量,就是中军中仍然忠于自己的力量。

司马昭觐见时,高度警觉,能安排自己的亲信将领保全其安全,曹髦没有机会。

曹髦唯一的机会,就是把自己的亲随力量集结起来,亲自带队,袭击司马昭。

力量虽薄弱,但毕竟是天子亲自带队,一般的禁军将领是不敢阻拦的。

只要能让途中的禁军保持中立,曹髦就有快速进攻,铲除司马昭的机会。

1000多年后,大明朝的“夺门之变”时,参与政变者其实也很少,但是,明英宗一句“老子太上皇”,就让守门禁军不敢动,居然一举夺位!

曹髦此举,与“夺门之变”有相似之处。

机会渺茫,但却是唯一的机会了。

果然,曹髦进军时,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一看到曹髦本人就吓得退走了。

只不过,司马家的死党比景泰帝的禁军更大胆,中护军贾充的部队上前阻拦。

然而,贾充的部队仍然看着要抵挡不住了。

其实,论战斗力,中护军的部队是远远强于曹髦的部众的,贾充的部队之所以抵挡不住,曹髦的天子光环毫无疑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最后,贾充怂恿成济上前,直接刺杀了曹髦···

那就没办法了。

曹髦的机会本就渺茫,唯一依仗的主要就是自己天子光环的震慑力。遇到无父无君的亡命之人,光环没有了,失败也就必然了。

曹髦并非有勇无谋之人。

之所以选择直接讨伐的方式以卵击石,并非无谋,只是已经无计可施。

曹髦大呼而前,看似鲁莽,但其实,虽然渺茫,却也是唯一的机会了。

尽管机会从一开始就很渺茫,但是,曹髦不甘为傀儡,决死一搏的血性,为历代傀儡天子所无,其英武之气,也算不愧为曹操的血脉了。

标签: 曹髦三国

更多文章

  • 魏昭王:魏国第5任国君,他继位后的魏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昭王,魏国

    魏遫,即魏昭王,战国时期魏国第5任君主(前295年 - 前277年),在位共19年,魏襄王之子,魏安釐王和魏无忌的父亲。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孟尝君奔魏,魏昭王以为相,与诸侯共伐破齐。魏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悉起燕国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直取齐国七十余城。公

  • 李贞:本可富贵一生,却和武则天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

    李贞:本可富贵一生,却和武则天对着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很是出名,她是由皇后转职的一代女皇。在唐太宗的后宫里,有一个妃子和她有着亲戚关系。这个妃子是燕德妃,她的母亲和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姐妹,所以,燕德妃算是武则天的表姐。燕德妃的祖父在历史上有些

  • 魏安釐王:魏国第6任君主,与信陵君同年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安釐王,魏国

    魏圉,即魏安釐王,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在位共34年,他是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前277年,其父魏昭王魏遫逝世,继任魏王。前276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取魏国两个城市;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君

  • 卫惠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惠公,卫国

    卫惠公卫朔,姬姓卫氏,卫宣公之子。卫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99年—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8年—公元前669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701年,公子朔与其母宣姜共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于是指使强盗杀害太子伋,改立公子朔为太子。公元前700年,

  • 卫懿公:卫国第18任国君,是一位终日只知奢侈淫乐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懿公,卫国

    卫懿公,姬姓,卫氏,名赤,卫惠公之子,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八任国君,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60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懿公继位后,终日只知奢侈淫乐,喜好养鹤,竟赐给鹤官位和俸禄,因此遭致臣民怨恨。公元前660年,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兵败被杀。人物生

  • 卫嗣君:卫国第41任国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嗣君,卫国

    卫嗣君,亦作卫孝襄侯,姬姓,子南氏,名不详,卫平侯之子,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3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平侯八年(公元前335年),卫平侯去世,卫嗣君继任君位。卫嗣君五年(公元前330年),自贬称号为君,卫国自此仅

  • 韩厥: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是一位稳健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厥,韩国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

  • 蜀汉灭亡后姜维的下场有多惨?魏军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三国

    姜维,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景耀六年(263年),魏军三路大军伐蜀,姜维率军把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钟会不能前进,而与此同时,邓艾亲率少量军队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在江油迫降马邈,在绵竹斩杀了诸葛

  • 从一名奴隶变成当朝宰相,伊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伊尹,商朝

    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世间万物,相伴相生,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有着相互联系的。因此,当你精通一件事情的时候,便可以用你做这件事情的经验去推导其它事情的处事方法,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名为伊万之人,世人都

  • 乾隆后宫女人那么多 乾隆为什么对一个侍妾宠爱65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妃子

    还不了解:乾隆和妃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为何对一个侍妾情有独钟?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一入后宫深似海就是形容妃嫔们为争夺皇帝的恩宠而背地里进行的勾心斗角。曾经大火的《还珠格格》让我们认识乾隆这位皇帝,他在位时的清代是最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