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三位太皇太后,她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人生?

明朝三位太皇太后,她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3/12 5:41:34

明朝有十多位皇后,最后能成为太皇太后的,仅仅三位。那么明朝这三位太皇太后,都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诚孝昭皇后张氏

诚孝昭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她就嫁给了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为世子妃。后来朱棣起兵靖难,留世子朱高炽主持北平事宜,张氏就从旁协助丈夫。

朱棣登基之后,将朱高炽册立为皇太子,张氏便成为太子妃。朱棣一直不太喜欢朱高炽这个儿子,为了保住丈夫的太子之位,张氏除了孝顺公婆之外,还尽心培养儿子朱瞻基。果然,朱棣因为有朱瞻基这位“好圣孙”,便坚定了要传位给朱高炽的决心。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登上皇位,谁知仅在位十个月,朱高炽就驾崩了。于是朱高炽与张氏的长子朱瞻基,便继承了皇位,将张氏尊为皇太后。朱瞻基对母亲十分孝顺,不仅常常来问安,每逢遇到军机大事,都要先询问母亲的意见。可张氏十分贤德,所以她从不主动干政,也支持儿子的每一个决定。

宣德五年,朱瞻基还曾陪着母亲,前往明长陵和明献陵拜谒。如此一来,张氏便成为,明朝唯一拜谒过皇陵的皇太后。在拜谒皇陵期间,张氏还不忘教导儿子:“国家恒轻徭薄赋,以存恤为务,庶几为民父母之道。”

然而,朱瞻基也仅仅在位十年,便驾崩了。当时他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群臣都担心主少国疑,多亏张氏站出来,指着朱祁镇说:“此新天子也。”这才确保了朱祁镇顺利继位,她也因此升级为太皇太后。

群臣认为新君年幼,于是奏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结果张氏回答:“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不过因为朱祁镇年幼,张氏仍然成为实际的摄政者,她重用“三杨”、胡濙、张辅等人,使得正统初期,明朝政治相对清明,她也被后世称为“女中人杰”。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与明仁宗朱高炽合葬于献陵。

二、孝肃皇后周氏

孝肃皇后周氏,是明英宗朱祁镇的贵妃,并非原配。朱祁镇的原配是钱皇后,可是钱皇后无子,周氏的儿子朱见深便被立为太子。周氏也母凭子贵,被朱祁镇封为贵妃。

众所周知,在正统十四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之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被瓦剌放回来后,又被已经登基的弟弟朱祁钰幽禁起来。景泰八年,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坐上皇位。

按理来说,此时朱祁镇要册立皇后,完全就可以册立太子的生母,也就是周氏为后,当时群臣也是这样建议的。可朱祁镇对钱皇后情深,在其被瓦剌俘虏期间,钱皇后日日为他祈祷,哭得有只眼睛都瞎了,跪得有条腿也难以行动。朱祁镇不愿辜负妻子的深情,就还是坚持复立钱氏为后。

也正因朱祁镇对钱皇后一往情深,才引发周氏的嫉妒。朱祁镇在临终前,特意叮嘱朱见深,要善待嫡母钱氏,还留下遗诏,将来钱皇后去世,要与他合葬。结果等他一去世,周氏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首先钱皇后身为朱祁镇正宫皇后,朱见深的嫡母,理应与周氏一起,被尊为皇太后,且钱太后始终应该压周太后一头。可周氏仗着自己是皇帝生母,就想只给自己上尊号,还好有群臣替钱皇后说话,周氏这才罢休。

后来钱氏去世,按照朱祁镇的遗言,她就应该与其合葬裕陵。但周氏在这件事上,仍然是横加阻拦。朱见深出于孝顺,也站在生母这边,与群臣争执不下。最终,母子二人还是迫于压力,只能按照先帝遗言执行。

不过,在钱氏入葬的时候,周氏仍然悄悄派人,将其与朱祁镇陵墓之间的隧道给堵上了。朱见深驾崩后,他的儿子朱祐樘继承皇位,周氏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周氏去世,朱祐樘在安葬祖母的时候,才发现钱氏陵墓隧道被堵这个问题。可是最终碍于风水问题,还是没能将隧道给打通。从周氏开始,明朝皇帝的生母,便也可以与皇帝合葬了。

三、孝贞纯皇后王氏

孝贞纯皇后王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说明也不是原配。朱见深的原配是吴氏,可因为吴皇后杖打了朱见深最宠爱的万贵妃,从而被废。吴氏被废后,朱见深有意册立万贵妃为后,可是遭到两位太后钱氏和周氏,以及群臣阻拦。没办法,他便册立王氏为后。

鉴于吴氏的下场,王氏当上皇后以后,一直安分守己,也不敢去招惹万贵妃,这才得以自保。等到万贵妃去世,王氏才总算是安全了。万贵妃去世后不久,朱见深也驾崩了,之后朱祐樘即位,王氏身为嫡母,便被尊为皇太后,可是没有上徽号。

朱祐樘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厚照继承皇位,王氏便成为太皇太后,不过同样没有上徽号。直到正德五年,她才有了徽号“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王氏去世,与朱见深合葬于茂陵。

由此可见,明朝三位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张氏,一直将重心放在大局上,这才称得上是贤后,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孝肃皇后周氏,一心将重点放在自身利益,为此争风吃醋,将国家制度视如无物,这是小女人做派。孝贞纯皇后王氏,算是其中最不出名的一位了,这是因为她一生过得小心谨慎,这就是典型的古代封建女性形象。

标签: 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刘骜一生安逸享乐,最后谁继承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骜,西汉

    刘骜的这一生,乏善可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诸事都交给舅舅们去办。王氏一门五大司马、十侯,二千石以上官员数十人,在中央行政部门任职的、在禁军当军官的,不计其数。被陈汤、解万年忽悠着,想给自己修个不同于元帝的陵墓,顺便搞一搞豪强大族,最后也没办成。贪酒好色。富平侯张放、表兄

  • 胤禵与雍正是何关系?九子夺嫡后他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胤禵,清朝

    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是 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在中国古代皇帝中,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其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很高,只不过由于后来他年老,从而导致晚年吏治腐败。不仅如此,在康熙晚年,还发生了著名的众子夺嫡事件。康熙的众位

  •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儿子唐肃宗为何给他送上百名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唐朝

    皇家的权力斗争无比血腥,创造开元盛世,同时引发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没能除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带着太子李亨以及宠妃杨玉环逃亡。虽然唐玄宗逃出来了,但是叛军还是一路追杀。在逃亡的过程中,将士们都对杨贵妃和杨国忠这兄妹俩有极大的仇

  • 古代皇帝赏赐给大臣的“胙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清朝

    古代皇帝们日理万机,但和大臣们之间的交流和保持君臣的关系很重要,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赏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皇帝来说,金银珠宝加官进爵这种赏赐都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况且赏赐这些东西,只能是物质上的奖励,并不能达到帮助皇帝分辨大臣们忠心与否。这时候,一个特别的赏赐也就

  • 赵姬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史记中对她的记载前后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姬,秦国

    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是秦庄襄王的王后,关于她的身世有很多争议,那么赵姬究竟是何许人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有关于始皇帝的身份,一直都是历史上千百年来未解之谜。在影视剧《大秦赋》里华阳夫人为了扶持成蟜上位,在民间散播始皇帝是吕不韦之子,以血脉不纯而阻止其登基王位!当年项

  • 高佳氏:乾隆登基就封贵妃,一生盛宠无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清朝

    在乾隆后宫有一位奇女子,在乾隆登基初期就被封为了贵妃,可谓是盛宠无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她就是当时乾隆朝的首位皇贵妃,也就是当时的皇贵妃高佳氏。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子夺嫡时间,由于雍正自身经历过的原因,所以他就根据自己先前在康熙帝晚年争储斗争的教训。为了避免下面

  • 杨广真的对杨坚下手了吗 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坚,隋朝,杨广

    对杨坚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到底是怎么死的?杨广真的对自己的老父亲下手吗?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

  • 郭子仪晚年时期号啕大哭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

  • 传奇皇帝朱元璋赐死自己的儿媳是为何?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创立了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明朝,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

  • 汉末时期的河北四庭柱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河北四庭柱,汉朝

    话说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点中,袁绍向来是个让人惋惜的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出身名门望族的袁绍原本是北方无可争议的霸主,他雄踞河北,帐下谋臣武将无数,可谓十分强大。袁绍手下的将领当中,“河北四庭柱”最为令人津津乐道,这一说法出自张国良先生的长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