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移宫案是怎么回事?李康妃在此案中做了什么?

移宫案是怎么回事?李康妃在此案中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82 更新时间:2024/1/19 0:05:5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康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末有三大案,想必大家都有所听闻,三个案件的本身并没有掀起惊天巨浪,可却标志着明朝纷乱的开始。今天跟大家聊到的这位,便是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主角——明光宗李康妃(下称李康妃)。

位份不高 胆子却不小

李康妃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嫔,没错,就是那个“一月皇帝”朱常洛,万历帝的儿子。

虽说朱常洛皇帝只当了一个月,可这妃嫔还是有好几个的。李康妃刚到朱常洛身边服侍的时候,仅是一位选侍。

不管是哪种,她在后宫中的位份并不高。在她之上,有光宗原配孝元皇后郭氏、当时还是才人的孝和皇后王氏、另外一位李选侍(李庄妃,东李)。位份不高,但恩宠却高于其他几人。

庄妃李氏,即所称东李者也。仁慈寡言笑,位居西李前,而宠不及。( 《 明史列传第二》)

李康妃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朱由模年幼夭折,仅女儿乐安公主朱徽媞存活下来。她凭借美貌与心机,赢得了朱常洛的宠爱。当然了,她也不知道什么是收敛和谦逊,反而是恃宠妄为。

万历四十一年,朱常洛的原配郭氏病逝,王才人(明熹宗朱由校生母)母凭子贵,成为了太子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王才人虽然有子,不过已经失宠与朱常洛了,因此李康妃仗着太子的宠爱,经常欺压王才人,有次甚至两人大打出手。

王氏失宠,李康妃有宠,这次的结果自然是王氏只能无处伸冤,应是把这口气憋了下去。不久,王氏悲愤而终。临终遗言道:

临崩时,托写遗言云:与西李娘娘有仇者,良相执笔也。(《酌中志》)

而李康妃在这件事后,非但没有受惩罚,反而获得了王才人之子朱由校的抚养权。

到这里不得不说,这明光宗的心偏的不止一点点啊。再说了,让与自己生母有仇、间接害死自己母亲的女人来抚养自己,朱常洛这波“神仙”操作让人想给他一个黑人问号脸呀!同时,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明熹宗会自小信任和依赖乳母客氏了,有这样一个养母,不如乳母亲呐!

“移宫案”女主角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帝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即明光宗。

作为明光宗最宠爱的妃嫔,以及皇长子的养母,李康妃以为自己苦尽甘来了。毕竟此时原配郭氏、长子生母王才人皆已离世,位份相当的是西李(李康妃)和东李(李庄妃),不过李康妃的恩宠要高于李庄妃。再加上,她与万历帝的宠妃郑贵妃有所勾结,本想着皇后之位已是十拿九稳的了。

明光宗此时已经在病中,受不住这两个女人的唠叨,于是想先册封李康妃为皇贵妃。恃宠而骄惯了的李康妃不依,非要光宗册立她为皇后。此时,礼部尚书以太后、元妃等人的谥号还没有尊上,暂缓了立后事宜。

先奉谕上孝端皇后、孝靖皇太后尊谥,又封郭元妃、王才人为皇后,礼皆未竣,贵妃之封宜在后。既圣谕谆切,且有保护圣储功,即如先所定期,亦无不可。(《明史·列传》)

这个理由在情在理,李康妃没法反驳。只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朱常洛不久就病逝了,前后仅一个月时间。

这一切快的让李康妃措手不及,自己啥都还没捞着,明光宗就驾崩了。此时的她,身份仍然只是一名选侍,新君朱由校的养母。于公,她不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于私,她不是新君的生母。这让一向被娇宠惯了的李康妃不乐意了,于是她扣住了朱由校,赖在乾清宫不走,同时仗着养母身份,让大臣们把奏折先呈给自己看,再转给朱由校,俨然一副要后宫干政的架势。

熟悉明朝的朋友们都知道,明朝的后妃普遍出身普通,与其他朝代各种世家、出身尊贵的后妃不同。这是吸取了前朝的经验,为了避免后宫、外戚干政,明朝后妃只要良家少女即可。

李康妃这一举动,引起了朝臣们的强烈不满,在他们的力争之下,终于得以见到朱由校,同时顺利将他“解救”出来,成功登上皇位。

登基后的朱由校念及对父亲的孝顺,没有对李康妃做惩罚,依然未给她封号和权力,同时下旨让她迁居养老的仁寿殿。李康妃最终迫于众人的压力,无奈抱着皇八女移宫。

巴结客魏集团 苟活于世得善终

朱由校在位期间,朝廷大事基本把握在魏忠贤手里,而后宫又有他的乳母客氏兴风作。客、魏又勾结一起,大权在握,权势滔天。

而李康妃刚好与客、魏二人的关系不错,尤其是魏忠贤,在移宫案时,当时名为李进忠的魏忠贤还是她身边的心腹。看到客魏二人的权势,李康妃很有眼色地讨好巴结二人。

或是念及昔日主仆之情,魏忠贤拉拔了她一把。天四年,在魏忠贤的授意下,糊涂的明熹宗竟然跟失忆了似的,忘记李氏当初如何欺负害死他生母,小时候如何虐待自己的,竟然下旨尊封李氏为康妃,同时宣布之前的事与她无关,李氏是无辜的。

魏忠贤乱政。四年封选侍为康妃。五年修《三朝要典》,涟、光斗等皆得罪死,复召继春,与前旨大异矣。(《明史》)

抱上了客魏这条大腿,李康妃在天启朝过得挺滋润的,但她未曾参与到客魏集团的重要事件中,未获得权力,只是巴结他们而已。所以在明熹宗驾崩,崇祯帝登基后,清算客魏集团的时候,李康妃侥幸躲过了一劫。李康妃虽然也曾抚养过崇祯帝一段时间,但崇祯帝十分厌恶她,因此虽然没有清算的恶行,但没有再给她任何的尊封及后宫权力。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后妃和不少宫女太监皆自杀殉国。按着李康妃的性格,自然是没有这么高的气节了。她先是被李自成俘虏,清军入关后,又辗转落入清军手里。而清朝为了博取好名声,对这些不能掀起什么风浪的前朝遗妃好生供养起来了,一直到康熙十三年,八十多岁高龄的李康妃去世。

看过了对李康妃的介绍,她是个典型有胆无谋、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形象。

仗着明光宗的宠爱,欺压其他后妃,间接害死了明熹宗的生母王才人;想凭借宠爱坐上中宫之位,不想明光宗暴毙身亡让她措手不及;明光宗暴毙后,她想拥有皇太后之尊,赖在乾清宫不走,胁迫新君,却迫于各方压力,没能有一番智慧的运营,最终被失败移宫;看到自己昔日心腹权势滔天,也顾不得脸面和身份去巴结,只为让自己过得好。

有着很大的心思,却没有对等的高智商,最终不能成就什么大事。李康妃和她的“移宫案”若是放在朝廷盛世中,或许只是一朵小浪花,可在纷乱的明末时期,却是巨浪,成为压垮明朝的稻草之一。

标签: 李康妃明末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与霍光,能攘外安内,名扬天下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朝

    攘外安内亲兄弟,霍氏双雄的崛起之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西汉元朔六年(前123),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才十七岁的他首战就立下大功,先后两次功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元狩六年(前117),霍去病去世后,霍去病之弟霍光侍奉汉武帝左右,深受汉武帝信任,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临

  • 楚成王熊恽是如何夺得国君之位的?曾称霸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成王,春秋

    你们知道楚成王熊恽是如何夺得国君之位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出生地: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对于楚成王来说,原本不是楚国君主的人选。公元前675年,《史记》误作楚文王十

  • 武则天当昭仪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什么没有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太宗去世后,身为托孤大臣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可谓权倾朝野。当时很多人都想借助长孙无忌的力量为自己谋取利益,其中就包括唐高宗的发妻王皇后。由于各种原因,唐高宗与王皇后的婚姻关系很差,结婚多年都没有生育子女,皇后的地位遭遇萧淑妃的强力挑

  • 历史上真实的廖化实力如何?没有俗语中那么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廖化,三国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廖化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起蜀汉名将,大家脱口而出的就是张飞、关羽、赵云等家喻户晓的将领,他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这几位名气过于响当当也不全是好事,他们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后来的其他优秀将领。这些将军相继病逝后,蜀汉表面上出现了人才断档的

  • 唐朝名将王孝杰镇压吐蕃时为何会被俘?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孝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朝名将王孝杰镇压吐蕃时为何会被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被人熟知的将领,这些人无论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朝代,还是在守卫边疆,都发挥出巨大作用。唐朝,知名的将领也很多,今天我们所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位,名叫王孝杰。那时候,西边的战事吃紧,经常需要派兵前去镇压

  • 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项羽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鸿门宴

    你真的了解项羽鸿门宴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项羽是贵族之后,武功高强,符合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的勇猛无人能及,而刘邦是个无赖混混,经常混吃混吃、耍无赖等,所以人们对楚汉战争中胜利了的刘邦没有好感,而对失败了的项羽,却充满同情,并为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

  •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挑起了一场战争,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刘备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江东,还有就是为了给死去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报仇,这场战争后来被称作夷陵之战。一、夷陵之战,指挥失误,终至大败作为蜀汉政权的一把手,打仗这个事刘备还是事前问过国内

  •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也是唐太宗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妃,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小女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无法返回国都大兴(长安),只好南下江都,企图东山再起。这对于蓄谋已久的唐国公李渊父子而言,无疑是天赐的造反良机。这个历史大背景,被电视剧《大唐情史》戏说成了一种

  • 孙权外号叫做孙十万 这个梗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东吴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权外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这段广为人知的历史中,孙权的形象实在不怎么好,一方面来自于吴国在历史上本身的存在感稀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跟他同时代竞争的人物,英雄形象都太过于耀眼。如关羽这种后世直接封神的人有之;诸葛亮这种历代道德楷模的人

  • 为什么说刘秀是最为完美的帝王?他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秀,东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过不少杰出的皇帝,他们君临天下,各有作为。但平心而论,一些所谓的千古一帝,不免都有或多或少的人格缺陷,有的甚至还非常严重。如果说到最为完美的帝王,恐怕要落在东汉光武帝刘秀身上。一、身份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