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在攻进皇宫后的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为何要杀那些人?

朱棣在攻进皇宫后的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为何要杀那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4/2/11 12:15:49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生前一直想要将皇位传给长子朱标,但谁也没想到他却英年早逝,还没有活过自己的爹。朱标的死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加之他年纪大身体不好,所以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允炆的时候,大明的第三位皇帝朱棣这时心里就不痛快了。明明朱标死了以后最有可能继承皇位是自己,凭什么却让一个黄毛小儿得了便宜,他决定造反!但这位造反的皇帝攻入皇宫后却不着急登基,而是将宫中的美女全部杀光了,这是为什么呢?

01

朱棣的造反之路

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要从朱棣为什么造反说起,但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就是想当皇帝。朱棣其实真的很痛苦,因为他不想造反,却想当皇帝。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命题,但在对于当时的朱棣来说却不矛盾。皇帝象征着权利,而造反则是当皇帝必须履行的义务。

就在朱棣还在造反与不造反间左右摇摆的时候,忽然出现的一个人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个和尚说“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白加王就是皇啊,朱棣心理虽然还在犹豫,但皇帝宝座这个诱惑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朱元璋其实给朱允炆留了不少贤臣,朱允炆登基后,其中两位大臣就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他们呈表皇帝,希望陛下尽快对朱棣动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时的朱允炆还没腾出功夫来收拾这个叔叔,他登基后,先后对他的几位叔叔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动了手,将他们杀的杀,贬为庶民的贬为庶民。

朱棣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其实是想逃的,但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逃到哪去呢?道衍,也就是当初那个和尚,继续向朱棣灌输着造反的理论,与此同时,朱允炆也在按部就班地准备削藩事宜,且他的眼睛始终盯着他那位战功赫赫的叔叔。

建文元年,朱棣派心腹葛城到皇城中见皇帝打探消息,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葛城这货竟然被策反了,策反的人居然还是皇帝本人。该仁兄主动交代了自己间谍的身份和朱棣的谋划,并对皇帝表示自己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将燕王一党消灭。

因为葛城回到朱棣身边后就不断地向皇帝告密,终于破使朱允炆连下了三道命令逮捕朱棣。眼看着事态发展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朱棣也终于下定决心造反了。

02

火烧皇宫

灵璧之战彻底击溃了朱允炆的主力后,在皇城里的朱允炆彻底的慌了。他万万想不到削藩竟然会搞成现如今这个样子,皇位都快要保不住了。这时,一位名叫方孝孺的贤臣给朱允炆出了馊主意——割地谈判,麻痹朱棣。

朱棣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这破主意是个人用脑袋想想都是痴人说梦,可是朱允炆还是按照他的主意做了,并派出和谈的对象,朱棣的堂姐庆成郡主。

朱棣见到他这位堂姐,很平静地说:“我这次起兵是为了给父皇报仇,诛灭奸臣,效仿当年周公铺,希望皇帝答应我的请求。如果不答应我的话,我攻破城池那天,也希望各位兄弟姐妹能马上搬家。”说好听是搬家,说不好听就是赶走他们,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

朱棣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后,发动了最终的进攻,在两个内应的帮助下,终于攻入了皇城。自此以后,大明的江山又易了主。此时成为孤家寡人的朱允炆坐在空荡荡的皇宫中,昔日身边的谋臣已经不见踪影,他大发雷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火烧皇宫。

03

奇怪的皇帝

朱允炆一把火点了他住了这么多年的皇宫,然后不知所踪,成了历史上又一个谜团。朱棣在短暂的兴奋过后,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做。他并没有登基称帝,反而是将那些反对他的人全部屠杀,历史上又一幕罕见的暴行开始了。

除了诛杀朱允炆时期留下的朝臣外,他还杀了另一批人,这些人就是皇宫的中女人。朱棣攻入皇宫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到朱允炆,他认为只要朱允炆其人,他的皇帝就坐不稳,为了找出朱允炆的下落,他开始大肆屠戮皇宫中的人。

首批受害者就是宫中哪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们。朱允炆的时代虽然已成泡影,但为了防止他死灰复燃,朱棣还是决定赶尽杀绝。史料记载,朱棣为了找到朱允炆,曾“清宫三日”,而这“清宫三日”也并不像字面上把人赶走那么简单。

宫中美女如云,按照以往造反皇帝的性格,不是收为己用也不会全部杀掉。朱棣为了得到朱允炆的下落,挨个询问朱允炆的嫔妃,但这些后宫中的女人怎么会知道他的下落呢?朱棣大怒,为了防止日后生变,就将宫中的女子全部处死。

04

总结:

朱棣继位后,改国号为永乐。攻入皇宫时,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虽然屠杀了一大批人,但却并不能否认他在政绩的成就。他在位期间,不仅巩固了南北的边防,还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是个一心为民的皇帝,将靖难之役时满目疮痍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现如今课本上耳熟能详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这位皇帝在背后支持的。郑和下西洋不仅不仅加强了中外的友好往来,还促进当时大明经济的发展。他的天下是自己打的,所以十分明白打仗对于国家的害处,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当时大明国力之繁盛,史称“永乐盛世”。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永乐朝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揭秘姚广孝移出太庙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姚广孝,永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永乐朝第一功臣姚广孝的故事。他负责了大明首都从应天迁至北平一事,并一手规划了今日北京城的布局;他在解缙编书失败接过了重担,担任了《永乐大典》的最高编撰官。他死后入祀太庙,成为当时唯一以文臣身份入

  • 喜怒无常的嘉靖帝,先后三位皇后死于他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靖,明朝

    明朝的嘉靖帝有多喜怒无常?嘉靖皇帝虽然痴迷道术,却没有一点仁慈之心,先后三位皇后都死于他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嘉靖即位之初选中了大名府的女子陈氏作为皇后。两人感情和睦恩爱有加,其人也十分持重,端庄而不轻浮,同样生的貌美如花,是皇后的不二人选。但是嘉靖十七

  • 朱高燧:明朝最幸运的王爷,陷害太子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燧,明朝

    他是明朝最幸运的王爷,与兄弟谋权夺嫡,竟得到三位皇帝宽待,最后得善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说说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赵简王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得同母弟弟。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前三子皆是徐皇后所生,第四子年幼夭折,母亲不知何人。朱

  • 舍弃袁绍后,荀彧会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荀彧,汉朝

    荀彧字文若,是曹操的五大谋士之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的崛起和曹魏的建立,离不开众多谋士的相助。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荀彧所起到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东汉末年名士何颙曾评价荀彧为:“王佐才也” 。而曹操则直接将荀彧称之为“吾之子房也”,将荀

  • 桓温是什么人?他的婚姻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桓温,晋朝

    桓温,字元子,东晋杰出的军事家、权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女子也成为了男人的附庸品,因此形成了有能力的男子一般都拥有三妻四妾的社会局面。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男子的地位是不可言喻的,而他们纳妾也就成为了常态。当然,对

  • 作为后晋开国皇帝的石敬瑭,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出现了很深的痕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厚颜无耻的人,比如石敬瑭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可以称得上是史

  • 乾陵是什么地方?武则天死前去除帝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两朝帝王,且是一对夫妻的帝王合葬陵。它始建成于公元684年,采用了依山建陵、借势而为的建造方式。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下令为唐

  • 乐雷发简介:南宋文学家、诗人,最大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乐雷发,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安禄山简介: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禄山(70

  • 耿舒随父兄归顺刘秀之后,因什么功劳被封为牟平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耿舒,刘秀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