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的继室孝贞显皇后,她入宫后晋升得有多快?

咸丰的继室孝贞显皇后,她入宫后晋升得有多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29 更新时间:2024/3/10 14:48:23

咸丰的继室孝贞显皇后,她入宫后晋升得有多快?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如果直接说孝贞显皇后,可能许多人还要反应一下,想想此人是谁。但如果说她另一个称呼,那么所有人都会瞬间想起,这个称呼就是“慈安太后”。

一般来说,当听到“慈安”两个字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想到“慈禧”。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慈禧是有野心的、霸道的,可慈安是温柔的、懦弱的,一直被慈禧压制着。

但历史上的慈安太后,可并不是大家平日里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咸丰继室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她在历史上并非一个存在感不如慈禧的人,反而晋升速度惊人,慈禧也根本不敢压制她。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同样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后代,出自额亦都第三子车尔格一支。在她之前,钮祜禄氏一族已经出了不少皇后,在清朝算是极为显赫的大族了。

孝贞显皇后的曾祖父策普坦,官至陕西延绥镇总兵官,祖父福克精阿官至西宁办事大臣,父亲穆扬阿官至广西右江道。孝贞显皇后为庶出,其母亲为姜氏。

另外,孝贞显皇后的亲姑姑是郑亲王端华的嫡福晋,端华又是咸丰原配孝德显皇后的舅舅。还有端华的女儿嫁给了清朝唯一旗人状元崇琦,二人所生的女儿又是同治原配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这也是后来慈安太后,力挺阿鲁特氏成为皇后的原因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咸丰成婚不到两年的原配萨克达氏病逝,咸丰即位后追封为皇后,册谥孝德皇后。自己即位可是原配却去世了,后宫没有皇后可不行,于是在咸丰二年的选秀中,咸丰又为自己物色了新的皇后人选,即今天的主人公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一进宫,就被咸丰封为贞嫔,一来就是一宫主位,可见咸丰早有继续提拔她的意思。而著名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也在这次选秀中入围,初封为兰贵人。

不过,咸丰并没有多么关注兰贵人,而是一心想着将钮祜禄氏扶正。于是就在钮祜禄氏入宫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晋封她为贞贵妃。嫔和贵妃之间原本还隔着一个妃位,但咸丰直接越级晋封钮祜禄氏,既说明他迫不及待为后宫定下管理者,也证明钮祜禄氏的确很出众。

而就在晋封贵妃的十余日后,咸丰就正式册立钮祜禄氏为皇后。如此一来,从嫔到皇后,钮祜禄氏就只用了四十天,晋升速度惊人,也使得她成为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继后。

在立后诏书中,咸丰这样说:

“咨尔贵妃钮祜禄氏。教秉名门。庆贻勋阀。叶安敦而禔福。应地时行。本淑慎以流徽。伣天祥定。在昔廷慎典。肇传妫汭之型。周室延厘。必本河洲之化。既宜家而作则。当正位以称名。兹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

在钮祜禄氏从嫔一路晋升至大清皇后的期间,叶赫那拉氏还仍然保持着贵人的身份。直到咸丰四年,她才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她为咸丰生下长子载淳,得以晋封为懿妃。第二年又晋为懿贵妃,可见她完全是母凭子贵。

咸丰临终时,膝下只有载淳一个儿子,于是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载淳即位后,身为嫡母的钮祜禄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叶赫那拉氏作为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由于皇帝年幼,两宫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天花驾崩,由于同治无子,所以两宫皇太后拥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光绪帝,仍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病逝,享年45岁。经后来宣统朝加谥,慈安太后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简称“孝贞显皇后”。

一直以来都有人说,其实慈安太后不受宠,真正受宠的是慈禧,所以她才敢压制慈安,甚至毒害她。关于这种说法,真是一个字都不能相信。这里包括两件事,一是慈安和慈禧谁更受宠咸丰宠爱,二是慈禧是否真的一直压制慈安,而后者不敢反抗,甚至最后害死了她。那么笔者就针对这两件事说说。

首先要说的就是咸丰更喜欢谁,其实从咸丰当初一眼就看中慈安,并以最快速度将其扶正,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他对慈安是非常满意的。而慈禧全靠运气好,为子嗣稀薄的咸丰生了个儿子,如果慈安生下嫡子,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咸丰在位期间,国家内忧外患严重,他常常因心情不好拿嫔妃或下人开刀。每当这个时候,都是皇后负责规劝,史书记载:

“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

咸丰见国家日益衰弱,自己却没中兴的本事,更加找不到地方发泄,于是就写了“且乐道人”四个字,并悬挂在寝殿内。本来大家对当前局势都忧心忡忡,看到皇帝自暴自弃,更是人心惶惶,可谁也不敢去劝。

唯有皇后既明白皇帝的烦恼,也理解群臣的无奈,便去规劝咸丰,然后命人将“且乐道人”取下来。咸丰能够听进皇后的话,并且同意她的决定,就足以证明他很是信任皇后,这些都是慈禧当时做不到的。

还有就是咸丰在世时,考虑到儿子载淳还小,所以就选了八位心腹重臣为顾命大臣。而为了制衡这些顾命大臣,咸丰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慈安的权力。

于是他在临终时,将“御赏”印章交给了慈安,又将“同道堂”印章交给皇太子载淳,但因为载淳还小,就由其生母慈禧暂时保管。注意,要不是因为载淳还小,慈禧根本碰不到这枚印章,而咸丰之所以放心交给她,也是因为信任皇后,不担心她兴风作浪。

那么接着就说说,慈禧是不是真的压制慈安这件事。我们看影视剧的时候,总会发现慈禧是强势的,而慈安比较懦弱,可历史上的慈安虽然看上去柔柔弱弱(只是因为身体不好),但并不能证明她没有政治才干,举几个例子。

其一,在《清宫遗闻》中有记载:

“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就是说慈安和慈禧一个“优于德”,一个“优于才”。慈安见慈禧有才,便愿意将许多小事交给她处理,但要是遇到国家大事,慈禧也是做不了决定的,就必须要等慈安太后拍板才行。

大事慈禧做不了主,一个是因为慈安太后正室的身份,另一个是因为群臣也更加信服慈安太后。早在当初只有慈安敢规劝咸丰的时候,群臣就见识了她的贤明和智慧,如今在新帝年幼的情况下,慈安太后是十分具有威望和凝聚力的。

至于慈禧,当初咸丰还在时,曾因其工于书法,让她代自己批阅过奏章,甚至允许她发表自己的意见。当时就有许多大臣对此十分不满,可见在大家心中,还是慈安更具威望。

还有,像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优秀的大臣赐爵位,也都是出自慈安太后之意,因此当时民间有“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如此看来,慈安太后在当时就是最具话语权的人。

其二,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他也仗着有慈禧的宠信,不将宫规放在眼里。清朝有规定,太监不能出宫,否则杀无赦。安德海无视宫规,不仅出宫还招摇过市。

途径山东时,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安德海拿下,并迅速上奏朝廷。慈安一听说,立马下令按照祖训就地正法,朝中上下无不称快。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慈安太后处事果断,绝非性格懦弱之人。

而不管慈禧之前多么宠信安德海,在这件事上,她也做不到对其包庇袒护。也就恰好说明,慈安在的时候,对慈禧是具有震慑作用的,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反着来。当时慈禧能做的,就是一定要与慈安搞好关系。

其三,同治十一年,17岁的同治帝到了要立后的年纪了,为此两宫皇太后都十分操心。在这件大事中,慈安支持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不过阿鲁特氏“孝敬性成,温恭夙著”,也的确是皇后的极佳人选。

可慈禧因为阿鲁特氏与慈安的关系,不愿意选她,反而看中出身名门的富察氏。慈禧不敢强行违逆慈安,慈安也觉得应该尊重慈禧,所以二人最后决定,还是让同治亲自决定谁当自己的皇后。

同治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嫡母慈安一直对他视如己出,同治也十分尊敬嫡母。最终,同治选择采纳嫡母的意见,决定立阿鲁特氏为后。看看,慈禧作为同治生母,连个决定儿媳妇的权力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慈禧有能力压制慈安,那么同治的皇后就不会是阿鲁特氏了。同治选择阿鲁特氏,除了他自己可能也看中了对方,却也证明嫡母在他心中,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毕竟按理来说,谁都会对亲妈偏袒一些,可同治没有,只能说明慈安这个嫡母做得相当合格。

所以历史上的慈安太后,根本不可能遭到慈禧的压制,《清宫遗闻》也有记载:

“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

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古代嫡庶有别,慈禧就算野心再大,也不敢明目张胆与慈安对立。加上慈安深受朝臣信服,更有同治帝的尊重,她没有欺负慈禧就不错了。

还有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这一点想想也知道不太可能。其实根据清宫医案记载,慈安在刚进宫时,身体就不是很好。而在《翁同龢日记》,详细记载了她去世的整个过程,再根据这个过程的记载来看,可以知道慈安实际上亡于脑血管疾病。

而且她最终病逝还不是因为突发,其实此前已经有过两次病史,一次在同治二年,一次在同治八年。也就是说,她这个病随时可能再复发。当时正好慈禧生病,慈安不得不一个人垂帘听政,或许由于压力太大,所以导致复发去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总之,就是因为后来慈禧独揽大权,野心暴露无遗,才让后世产生了无限联想,传出这一系列的阴谋论。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忽略了慈安太后真正的历史影响力,成为大家印象中弱势的一方,可怜的对象。

标签: 孝贞显皇后清朝

更多文章

  • 周武王姬发:西周开国君主,他是如何建立西周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姬发,西周

    姬发,即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被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在位十三年,去世后葬于周陵。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姬发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

  • 周武王姬发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姬发,西周

    姬发,即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被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在位十三年,去世后葬于周陵。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姬发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

  • 陈春万是什么人?能成为朝廷二品大员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春万,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你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在某一瞬间,自己突然运气爆棚,并因为一些小事情而获得人生的机遇,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并且需要你本身就有实

  • 妃子刚生完孩子,为什么就被连降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清朝

    妃子刚生完孩子,为什么就被连降三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名没有子嗣的妃子,能够在短短五年内连升三级,只能说明她十分受宠。如果她将来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皇帝肯定都会疼爱有加,这就是子(女)凭母贵。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妃子,她本人十分受宠,可是就在她刚生下

  • 清朝最作死的三位庄亲王,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古代

    清朝最作死的三位庄亲王,他们分别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庄亲王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其第一代庄亲王,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硕塞。硕塞去世后,长子博果铎承袭爵位。可惜博果铎去世时没有子嗣,所以庄亲王由谁承袭,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在庄亲王的小宗里面,其实还有4个

  • 汉殇帝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在位仅221天便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殇帝,东汉

    刘隆,即汉殇帝,字盛,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东汉第五位皇帝,在位仅221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汉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

  • 汉安帝刘祜:东汉第六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安帝,东汉

    刘祜,即汉安帝,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生母为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

  •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会提出全国庆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会提出全国庆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受到排挤打压的益州籍官员李邈,对为诸葛亮举行隆重的哀礼十分不满,就找机会对刘禅说:“西汉时候的吕禄、霍禹未必有谋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杀大臣的君主,但吕、霍二人皆被杀,原因就是大臣畏惧皇帝的威逼,

  • 司马炎登基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炎,西晋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嗣父(堂伯),生母是文明王皇后,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军事平定秦凉,安抚边境泰始六年(270年),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并于六月在万斛堆的战争中杀秦

  • 司马炎登基后,在文化和经济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炎,西晋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嗣父(堂伯),生母是文明王皇后,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经济太康盛世全国统一后,西晋政治上趋于安定,但由于多年战争的创伤,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艰苦。特别是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