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连朱元璋都自愧不如的陈友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连朱元璋都自愧不如的陈友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4/2/11 23:04:25

陈友谅,字九四,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要说朱元璋最怕的对手莫过于陈友谅了,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一代枭雄,陈友谅的起义事业可不简单,在起义的过程中,陈友谅向来是以心狠手辣出名,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就连朱元璋都惧怕他,陈友谅到底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又是以什么样的手段让朱元璋都自愧不如?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秋录,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喜欢我的视频记得点赞加关注!谢谢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被世人熟知,而陈友谅曾和朱元璋齐名的起义军领袖,两个人各自暗暗较劲多年,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若是陈友谅赢了,或许历史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一场比赛或者战役中,我们往往只记得胜利的那一方,然而失败的那一方实力也不容小觑,能够与胜利者并列,实力又会差到哪去?同样陈友谅亦是朱元璋所忌惮的对手。

朱元璋和陈友谅唯一相同的地方大概都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时常饿着肚子浑浑噩噩过日子,为了生存下去,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去当和尚,和尚的日子清苦,但好歹能勉强度日;相比之下,陈友谅的生活要好上许多,应承祖上的光辉,陈友谅小时候还上过学堂,甚至还当过官,基本的生活是不用发愁的。

而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出发点,陈友谅起义是因为野心,他坚信自己会像算命的说的那样成为大富大贵的人,尽管现在的生活很安逸,但陈友谅不满足于此,他还想要更多。朱元璋起义的目的是由于寺庙也不能供他继续生存下去了,并且这个时候朋友建议他参加到起义军的队伍中,与其这样挨饿下去,倒不如出去谋一条生路,于是朱元璋加入到当地的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中去。

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富有头脑且有谋略的人,在起义军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郭子兴十分欣赏朱元璋,朱元璋在受重用的同时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渐渐地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起义军中重要的一员猛将;另一边陈友谅也没有落后,他还是被倪文俊亲自招入军中的,在此之前倪文俊是反贼的时候,陈友谅帮着倪文俊做一些叛徒之事,因而受到了倪文俊的重用,很快陈友谅的第二次反叛又到来了,当时倪文俊还有一个上级徐寿辉,倪文俊一直都想取而代之,令倪文俊没想到站在自己这一边的陈友谅背叛了他,竟帮着徐寿辉解决掉了倪文俊,两次反叛可以看出来陈友谅是一个极其狡猾、贪婪的人。

陈友谅的及时“站队”为他带来了很多好处,一方面军中信服陈友谅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陈友谅也积攒了属于自己的兵力,树大招风,陈友谅的招摇让徐寿辉顿感危机,但还没等徐寿辉动手,陈友谅率先带领自己的部下杀害了徐寿辉,这是第三次反叛。自此陈友谅成为了南红巾军的最高领袖,当然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还要这个天下都属于自己,一路带领起义军征战四方。陈友谅可以为了眼前的利益接连抛弃一个又一个信赖他的人,自古以来,背信弃义的人下场都不会是好的。陈友谅在攻下若干个军事重镇后,开始着手安排他的称帝大业,在陈友谅登位的那天恰好是个阴晴不定的天气,似乎也在喻示着陈汉政权的不稳。其实,在全国起义军兴起时,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元朝的统治,陈友谅和朱元璋那时还不是敌对关系,等到彻底推翻元朝后,双方开始争夺对方的地区,两个人才正式有了对决。

第一场对决便是龙湾之战,这一战从双方实力来说,陈友谅更胜一筹,在陈友谅攻下太平后,朱元璋感到时局不妙,再这样下去,很快其他阵地也会被陈友谅吞噬的,这时刘伯温提出应对办法,众人都知道陈友谅骄傲自大,索性利用他这一个特点引诱进入事先埋伏好的圈套里,然后再将其一网打尽,正如刘伯温料定的那样,陈友谅的心性不定,急于求成,但这一战并没有将陈友谅彻底击溃,毕竟,陈友谅先前积攒的军事力量还是很敦实的,真正让陈友谅彻底溃败的是鄱阳湖之战。

这一战就是势均力敌,双方的兵力和军事实力都差不多,并且都有名将加持,在这么关键的一战,陈友谅的缺点便暴露了出来,先前他接二连三的背叛先主,他不相信任何一个人,甚至大敌当前也不相信自己的部下,在两方战局僵持的阶段,陈友谅的主力部队被朱元璋所包围,而陈友谅在与自己的两名大将商讨对策的时候,两位将军各自持不同的意见,作为领导者的陈友谅非但没有站出来调和,反而是采纳了其中一位将军的建议,另一位将军就不乐意了,越发觉得陈友谅不是块成才的料,于是这位将军投靠了朱元璋,更有意思的是,本来预备带领军队突围的将军听说那位将军投奔朱元璋了,他也走了,临走还将军队也带走了。

最后只剩陈友谅一个人孤零零的,毫无例外地被朱元璋军队制服,而陈友谅也在乱箭中死去了,仅称帝四年,陈友谅既骁勇善战又有识时务的透彻,但是最终还是败在了他的自负、多疑上,为何朱元璋能够在鄱阳湖之战取得胜利,恰恰是因为他求贤若渴,懂得如何收服人心,要想服众首先要做的就是谦逊,只可惜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

标签: 陈友谅元朝

更多文章

  • 孝全成皇后:14岁进宫,最后儿子成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全成皇后,清朝

    孝全成皇后:14岁进宫,最后儿子成了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道光帝一生中总共有四位皇后,这几位皇后当中,有一位可以说是一生都得到了道光的宠爱,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毕竟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每天面临众多的美人,今天宠爱这个,明天宠爱那个是再正常不过的

  • 建文帝消失失踪之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文帝,朱棣

    还不了解:建文帝和朱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文帝失踪之后,朱棣如何对待他的妻儿?中国有句古话叫:“最是无情帝王家”。出身皇室的人,表面看享受了世人难以企及的荣华富贵,但却难以感受到普通家庭存在的温情。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事,在历代皇室中时有发生。尤其是作

  • 李隆基年轻时期是什么样的 李隆基是怎么以庶出皇子继承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隆基

    还不了解:李隆基的皇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年轻时期是一个庶出的皇子,李隆基年轻时是怎样一个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可到了在位后期,李隆基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荒于政

  • 孙策:东吴奠基者之一,他是如何奠定江东基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

  •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马懿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柔,三国

    高平陵之变,亦称高平陵事变或正始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最后以司马懿杀害了曹爽以及夺取大权而结束。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公元192年,曹操初步占领兖州,此时的高柔担心曹操不会安

  • 丙吉的宽宏大量体现在哪些方面?车夫醉酒误事他却没有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丙吉,西汉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天,丞相丙吉出门办事,他的车夫喝醉了酒,仍然为他驾车。马车刚行驶到半路,车夫肚子里的污秽之物直往上涌,“哇”的一声全吐到座席上。车夫的脸吓白了,不断地认错,以为丞相会惩罚他。丙吉

  • 宋恭帝因为一首诗而被害死于异国他乡,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恭帝, 南宋

    赵㬎,即宋恭帝,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弟,宋末帝赵昺兄,宋朝第十六皇帝,他也是宋朝末代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常有人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却可选择。可是,在历史上,有的人有时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也不完全是由自己所能掌控的。南宋的末代皇帝宋恭帝赵(xiǎn)

  • 刘裕上位登基之后 刘裕为什么对司马家后人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裕,司马氏

    对刘裕和司马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裕登基后,为何要将司马家后人灭族?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家的后人,赶尽杀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稳固刘宋政权的统治,为子孙后代消除隐患。作为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的开创者,刘裕绝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猛人。刘裕出身底层,小时候靠着

  • 宋太祖登基后,在军事与文化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完成了全国大部

  • 赵匡胤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完成了全国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