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琬去世后,费祎和姜维对蜀汉的发展有何不同的意见?

蒋琬去世后,费祎和姜维对蜀汉的发展有何不同的意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83 更新时间:2024/2/9 6:13:08

三国蜀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临死之前曾秘密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示蒋琬可以接替自己。建兴十二年(234年)至延熙九年(246年)为蒋琬辅政时期。蒋琬执掌蜀汉大权期间伺机北伐,他还曾派遣姜维率领偏师西进,寻找北伐战机,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在蒋琬去世后,费祎则执掌蜀汉大权。费祎执政后,认为自己跟诸葛亮差的太远,所以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对魏国用兵,主张休养生息。而此时的姜维却认为主张北伐中原才是最好的出路。那么,你同意谁的观点呢?

首先,《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凉州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限制,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由此,对于姜维来说,认为自己凉州等地的风俗,所以经常想要大军进攻曹魏,也即扩大北伐中原的规模。不过,姜维的这一想法,遭到了费祎的坚决反对。彼时,费祎作为蜀汉的大将军,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因此,在费祎的限制之下,姜维北伐中原的兵力,经常不到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限制姜维北伐的原因,费也给出了解释。费祎向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

对此,在笔者看来,费祎认为应当休养生息,也即当年丞相诸葛亮都不能消灭曹魏,匡扶汉室,现在我们这些人就更难以做到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姜维显然希望继承丞相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志向,从而继续和强大的曹魏作战。对于这两种主张,显然是各有利弊的,也即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错。一方面,就费祎来说,休养生息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对于蜀汉来说,自建立开始,可谓连年兴师动众,也即没有得到比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比如公元221年,也即蜀汉正式建立的第一年,刘备就发起了夷陵之战。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于公元222年结束。在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了数万精锐力量,这成为蜀汉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而在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前后,蜀汉的南中等地又出现了叛乱,等到后主刘禅即位后,诸葛亮率军平定了南中等地的叛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蜀汉用兵的结束,自公元228年开始,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虽然在这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从整体上来看,五次北伐中原还是以失败收场,也即没能实现消灭曹魏,匡扶汉室的目标。

基于此,费祎执掌蜀汉大权后,主张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确实有助于恢复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休养生息却不能解决蜀汉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众所周知,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这导致蜀汉的人口不到100万人。所以,对于蜀汉来说,因为地盘和人口有限,即便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也不能让蜀汉的国力发生质变,顶多是带来数量上的改变。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则占据了益州、荆州、扬州、交州之外的州郡,也即天下的三分之二,都属于曹魏一方。于是,同样是休养生息,蜀汉的国力可以从1增长到2,而曹魏的国力也可以从10增长到20。

那么,非常明显的是,虽然蜀汉的国力得到了增长,但是,这并不能缩小他和曹魏之间的差距,也就无法消除蜀汉的灭亡风险。更为关键的是,长期的休养生息,也会让蜀汉的将领和士兵得不到锻炼,一旦曹魏大军到来,这些缺乏经验的将士,自然难以抵挡本就数量上占据优势的曹魏大军。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因为缺乏战场上的历练,所以败给了邓艾的疲惫之师,最终导致邓艾兵临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

最后,另一方面,姜维的北伐中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值得注意的是,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这还是费祎适当限制的结果,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姜维北伐的次数和规模,很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如果蜀汉和曹魏国力相当的话,姜维这样北伐,确实能够理解,也即这是在创造机会,以此消灭对方。但是,在蜀汉和曹魏之间实力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姜维依然执着于频繁北伐中原,确实会给蜀汉带来更大的损耗,也即曹魏可以接受数万人伤亡的结果,毕竟曹魏家大业大,但是,对于蜀汉来说,一旦大军遭到重创的话,很可能就要提前告别三国历史的大舞台了。

因此,对于姜维来说,需要控制北伐中原的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小北伐中原对蜀汉国力的损耗。正是因为姜维没有避免这一问题,导致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疲惫的蜀汉没能坚持多久,就被曹魏消灭了。此外,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蜀汉举行岁首大会,魏降人郭修亦在座。其时费祎欢饮沉醉,不及戒备,结果为郭循亲手持刃所害身死,追谥曰敬侯。在费祎去世后,姜维看似失去了限制,却因为长期在外领兵作战,而无法参与蜀汉朝政的处理,在内无良臣的前提下,姜维继续频繁北伐中原,无疑加剧了蜀汉的衰落问题。

标签: 费祎三国

更多文章

  • 赵光义刚上台就急着编书,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光义,宋朝

    宋太宗和他的哥哥宋太祖一样,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将领。因此,赵光义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不过,虽然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但成为皇帝后的赵光义很喜欢读书,“开卷有益”一语,就源于赵光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难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武将皇帝,竟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

  • 宣华夫人是隋文帝的嫔妃,为何还会进入隋炀帝的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

    杨广曾经因为调戏庶母之事败露而弑父与杨广登基后烝母的故事中,宣华夫人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宣华夫人是隋炀帝故事系统中的重要人物,她本是隋文帝的妃嫔,文帝死后,进入隋炀帝的皇宫,也成为了隋炀帝灭绝人伦、贪图美色的重要例证。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皇后去世后,宫帏寂寞

  • 清朝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后宫住得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的秀女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户部组织遴选,每三年一次。还有一种是包衣秀女、也叫内务府秀女,由内务府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八旗秀女,由户部每三年组织一次遴选,只针对八旗下辖各牛录、不包括包衣牛录,外藩蒙古等等和民人(汉人)女子也都不参选,但八旗的蒙古牛录、汉

  • 海兰珠是皇太极的真爱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兰珠,清朝

    自古以来皇帝大多是薄情之人,但是爱新觉罗家族却出了很多情种,尤其是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的宸妃海兰珠病重时,正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的皇太极,竟然不顾一切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不幸的是,在回皇宫的路上,宸妃便已身亡,海兰珠也因此被后世冠以“皇太极的真爱”的称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纪晓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怪癖?正史中的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纪晓岚,清朝

    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在地位上与和珅平起平坐,深受乾隆帝的喜爱,然而在真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纪晓岚比和珅大许多,而且纪晓岚在地位上完全不能够与和珅平起平坐,他与和珅之间的斗智斗勇,完全是戏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纪晓岚长相不俊美

  • 石达开被戏称为“山寨版”诸葛亮 石达开和诸葛亮到底有多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石达开,清朝

    你真的了解太平天国石达开吗?翼王石达开有“羽翼天朝”美誉,在太平天国起义中,是最具有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的人。连自己的对手曾国藩都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诸将领中战斗力最强、打仗最诡谲的人。左宗棠都甚至觉得这种人才不能为己所用,感到非常遗憾。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石达开雕像后世之人还把

  • 娄昭君一生有8个孩子,死后为何无一人披麻戴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娄昭君,北魏

    娄昭君是北魏豪门娄氏的名门闺秀,受到许多世家公子的追求。可娄昭君偏偏看上了穷小子高欢,,高欢在外攻城略地,娄昭君则帮着高欢稳固大后方,兼养育两人的子女。娄昭君一生育有六儿两女,八个子女个个不得了,出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后、两个王爷、四个皇帝。娄昭君死后,死后子女竟无一人披麻戴孝,这是为什么?接下来中国

  • 石达开被处以极刑时 五岁的儿子为什么不哭反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石达开,儿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石达开的儿子笑父亲,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初的太平天国起义轰轰烈烈,最早时期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利益,一度吸引大量百姓的加入,随着后面发展失利,在加上领导者的骄奢淫逸,最终导致了该运动以失败告终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依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将领,其中,翼王石达开就是最富有传

  • 楚成王在位时间有何作为?最终落得个自杀而亡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楚成王,春秋

    楚成王在位期间大肆向外扩张,让楚国成功崛起,是楚国极有作为的君王。说起这个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是楚文王的少子,楚文王去世之后,他的哥哥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三年之后,即楚堵敖三年(前672年),楚堵敖意图杀死熊恽,熊恽逃到随国后得其支持,逐与随国人联合杀死楚堵敖,夺取国君之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刘备都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夷陵之战,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在夷陵之战中,蜀汉一方的主帅为刘备,而东吴一方的主帅则是陆逊。彼时,陆逊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