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和袁术做了什么,会导致自己引火自焚?

董卓和袁术做了什么,会导致自己引火自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94 更新时间:2024/2/12 16:44:4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袁术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东汉的政权交付在汉灵帝之手时,偌大的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然而汉灵帝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任由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其中导致了东汉末年藩镇割据的,正是身为汉朝宗室的刘焉向汉灵帝建议的“废史立牧”。而在灵帝驾崩后,外戚、宦官、地方势力立即活跃了起来,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董卓和袁术了。但他俩出的可不是美名,而是罪大恶极的骂名,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又是什么原因被天下群起而攻之呢?

一、拥兵自重,入朝干政

说起董卓,那自然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正是他导致了东汉末年的进一步动荡,“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董卓为百战之将,历任军司马、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东中郎将等职,曾经因为讨伐黄巾军不利被罢免,也参加过对凉州等地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的叛乱。经过数年的南征北战,董卓手上掌握了不小的军权,而有了实打实的部队,董卓对朝廷和同僚们愈发轻视,不仅与司空张温、名将皇甫嵩交恶,就连汉灵帝让他交出兵权的诏令都不遵从。在被拜为并州牧后,董卓并没有赶紧走马上任,而是屯兵于河东郡,暗中观察都城雒阳的局势走向。

没过多久董卓就等来机会,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权,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然而何太后迟迟拿不定主意,于是何进、袁绍私招董卓领兵进京,以此逼迫何太后。送上门的机会岂能不要,董卓一方面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给自己博名,“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人。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另一方面则率大军缓缓开来。但事与愿违,何进被宦官谋杀,他的部下又攻杀宦官,直到雒阳上空浓烟滚滚,董卓才得知朝廷巨变。好在时间还不算晚,董卓接回了惊魂不定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董卓还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在吞并雒阳的所有军队后,董卓将目光放到了“废帝”上。

二、权倾朝野,群起攻之

经历变故后,刘辩因为惊慌失措而语无伦次,没有皇帝的样子,反而是刘协能表述清楚,“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之意”。废立不是一件小事,董卓自知声望难以服众,于是想要借助袁绍的力量,但被袁绍斥责:“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而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等文武百官屈服于董卓的权势下,同意立刘协为帝。眼见阻拦不成,又害怕董卓的报复,袁绍、卢植等人弃官逃亡,董卓一时权倾朝野。

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扶持刘协为帝后更是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封郿侯。为了给自己造势,董卓还提拔了一大批名士担任地方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但董卓这番“好意”并没有得到认同,曹操、张邈、袁绍、刘岱等人相继起兵,东郡太守桥瑁甚至伪造三公文书,呼吁各地起兵反董,一时间天下尽是讨董浪潮。初平元年(190),关东各州郡政府官员推举袁绍为盟主,分三路讨伐董卓,然而联盟都有各自的打算,只有曹操、孙坚等人坚定反董,可惜兵少将寡,未能彻底打败董卓。

然而董卓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为了避开联军的锋芒,董卓强令迁都,雒阳百姓大批丧命,董卓还指示手下大肆搜刮珍宝财物,烧毁宫殿民居,挖掘帝王公卿的陵墓。当孙坚击败董卓大军,进军雒阳,眼前皆是满目疮痍,“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迁都长安后,董卓不思悔改,任由手下烧杀抢掠,甚至将手中的屠刀架向了群臣。董卓的飞扬跋扈最终得到了报应,先是名士何颙、荀爽设计刺杀董卓,后司徒王允离间吕布董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

三、名门之后,僭号为帝

与董卓“享受”同等被天下群起而攻之待遇的还有袁绍的弟弟袁术。袁术和袁绍都是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后,因为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因此袁术并不是很看得起袁绍。袁术少时不学无术,喜好飞鹰走犬,长大后得以改变,“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后来与袁绍一起被大将军何进拉拢。何进和袁绍密谋诛灭十常侍,但何进反被其所害,袁术率军讨伐宦官,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胁迫十常侍放弃皇宫出逃。在讨董浪潮中,袁术和孙坚联手,孙坚频频取得讨董的胜利,离不开袁术在后方的支持。

讨董的胜果还没见影子,袁绍就起了立汉宗室刘虞为帝的念头,还写信希望得到袁术的支持。然而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认为谶文说的是“代汉者,当涂高也”是自己,遂有了称帝的野心和意图,尤其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其野心越发膨胀,自然不想和袁绍为伍。在袁术公然称帝后,他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引发了天下诸侯的打击。在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打击下,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损失大批武将士卒。建安二年(197)又爆发大饥荒,让袁术的处境雪上加霜,不得已,袁术只得将帝号归于袁绍以求庇护,但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在路上呕血斗余而亡。

“董卓逆乱,凶国害民”,“袁术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途四塞”,事实证明皇帝和权臣的位置可不是这么好做的,若是董卓选择做个贤臣,心系天下黎民,施以恩惠,自然能够留下护驾有功,拨乱反正的美名,可惜他却选择做一个天下攻之的逆臣。而袁术之死更不足为惜,不看实际情况,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还敢称帝,果然是勇而无断。

标签: 袁术汉朝

更多文章

  • 宋英宗赵宗实的一生有多刺激?他是如何被逼疯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宗实,北宋

    你真的了解宋英宗赵宗实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英宗活了35岁,当了四年皇帝,他的一生很短暂,对于一个王朝而言也没什么影响,很多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他,可对于他自己而言,这一生太刺激了,刺激的他疯了。宋朝从第三任皇帝开始子嗣不畅,宋真宗几个儿子都夭折,没办法找了自己的侄子放宫里

  • 唐睿宗李旦的桥陵为何是唐朝皇帝陵寝中规模最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睿宗李旦,唐朝

    中国古代皇帝陵寝的规模大小往往与皇帝生前的功业大小直接相关,功业越大的皇帝去世后的陵寝规模往往也越宏大。比如规模最大的汉朝帝陵就是汉武帝的茂陵,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是明成祖的长陵。奇怪的是,唐朝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皇帝陵寝却不是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陵寝,而是唐睿宗的桥陵。唐睿宗的功业在

  • 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是曹魏开国三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诩成为曹魏太尉。因此华歆、钟繇、王朗并称为“曹魏开国三公”。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真实历史,华歆、钟繇、王朗在曹丕称帝前都属于“打酱

  • 李显当皇帝这几年都做了什么?他有多贪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显,唐朝

    对李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盛世”连接起来,非常有能力和作为的皇帝那也是出了很多,人才辈出,但是唐朝不会是完美的,君主也有昏庸的,不然它也不会衰败不是?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唐朝前期的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唐中宗李显。要说李显也是昏庸,贪图

  • 李世民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除了政治成就,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李世民名字的由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刚听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的时候,就有一种“济世救民、匡扶天下”之类的感觉,这个名字好像就该是皇帝的名字。但是事实上李世民原名也不是这个,原名史书上没有记载,后来才改做“世民”

  • 刘备之妾、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甘夫人,蜀汉

    蜀汉刘备之妾,后主刘禅的生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美人如玉,她比玉还美。我们一般形容女性好看时,常会用“美人如玉”这个词,可是人的肌肤难免都是有瑕疵的,哪里真的能和玉相比呢?但是刘备的这个妾,甘夫人,就真的是和玉一样美。甘夫人小时候就有人给她算命,说

  • 历史上的柴文意是什么样的?他的背景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文意,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柴文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北宋这段历史,我们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应该是包青天包拯。不管是历史文献还是电视剧情,都对包青天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褒奖有加。事实确实也是如此,宋朝的清官不少,而包青天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向廉洁公正,从不贪赃枉法,也从不攀附

  •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间多久?为何后世评价不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杨广

    在后人撰写的史书中,隋炀帝杨广的形象多数时候是反面的,但是他其实是一位功过相抵的皇帝,并没有做出什么危害国家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后人对他评价不高呢?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封建王朝494位皇帝中的一位,这些皇帝有些在位时间长,有些在位时间短,从杨广是隋朝皇帝的这一历史来看,他应该是属于在位时间比较短的皇帝,因

  • 公孙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称为井底之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述,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公孙述的故事。在乱世中崛起、进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汉光武帝刘秀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敌人,但若问其中谁最会装X、最阴险,那一定非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莫属。名将马援就称他“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在创业

  • 司马奕即位后,褚蒜子的听政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褚蒜子,东晋

    你知道褚蒜子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青年丧夫、中年失子的褚太后却没有就此失意。因司马丕即位贪吃丹药而又很快患病,太后只得再次垂帘。但此时朝中大权已被桓温操纵,哀帝去世后琅琊王司马奕即位,褚后又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政治斗争中。司马奕即位后,太后继续听政。年近花甲的桓温,在太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