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征讨南唐的过程中,曹彬这位大将如何保全南唐百姓?

在征讨南唐的过程中,曹彬这位大将如何保全南唐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3/12/16 3:06:56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终于到了南唐覆灭之时,赵匡胤早已等不及,在收复荆湖、后蜀、南汉之后,宋军将以全盛的状态入侵南唐,李煜的末日到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李煜苟延残喘

从李煜即位南唐国主之后,一直当以宋朝唯马首是瞻,李煜要经常性的给赵匡胤送钱送东西,打别的国家,南唐可以帮忙,只要不打我南唐,其他都好说。公元971年,李煜听说赵匡胤灭了南汉,吓得瑟瑟发抖,干脆去掉了皇帝的称号,改成了江南国主。

不仅如此,李煜上奏赵匡胤,表示对他可以直呼其名,李煜可以说是真心实意向宋朝称臣,只为求得一时平安。

史料记载“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到宋朝朝贡,被赵匡胤扣下,李煜亲手写奏疏,希望能放李从善回国,但赵匡胤拒绝了。扣押人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对于李煜他也只能忍了。

宋朝和南唐上空战云密布,虽说李煜是个比较窝囊的国主,但对此也是惆怅不已,整日和属下喝酒,满脸愁容。开宝七年,赵匡胤准备发动对南唐的战争,开始修建大量战舰,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一个出兵的理由。

赵匡胤进攻南唐的理由很尴尬,理论上来讲,宋朝以道义仁孝自居,每次出兵都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次的理由只是因为李煜不来开封朝见。李煜本身就胆小,如果他真的敢去开封,八成就回不来了,所以只得称病不去。

既然你不来见我,那么就派十几万军队招呼你,这就是赵匡胤的逻辑,基本上赵匡胤已经撕掉了伪善者的面具,事实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匡胤收复南唐是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止。

二、宋军势如破竹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李汉琼、田钦祚到荆南征发水军,山南东道节度潘美为都监,从陆路出发,水路两方人马,杀向南唐。

宋军不宣而战,南唐准备不足,曹彬水军作为先头部队,很快到达湖口,南唐军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以为这是宋军的例常演练,就这么无厘头地放宋军水师过去了。或许就连老天都要帮助赵匡胤,让其以最小的代价覆灭南唐。

宋军只有一个目的,直接攻克李煜的大本营,江宁府,这就好比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南唐的都城被攻克,就等于将南唐收入囊中。

曹彬的速度很快,接连攻克峡口寨、池州、芜湖、当涂,在采石矶大败南唐军,现在只要突破长江天险,那么李煜就近在眼前。很快南唐军发现曹彬撤回了长江北岸,这帮宋军开始和竹排、绳索较劲,南唐以水军见长,他们就发现曹彬原来在搭浮桥。

包括李煜和南唐大臣们在内,就根本不相信宋军这浮桥能搭建起来,事实上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不多日,一条横跨长江南北两岸的浮桥搭建成功,南唐军被惊掉了下巴。

终于到了潘美出场,第二路大军就是从这浮桥上越过了长江天险采石矶,直取江宁府,几个月之间,南唐军节节败退,金陵城被宋军团团围住,离最后的胜利只剩下临门一脚。

三、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

潘美是宋军的箭头,只要他在,攻城拔寨不在话下,曹彬则不同,曹兵性格温和、谨慎,或许在战功上他敌不过潘美,但在多次战役中证明,很多时候离开曹彬,就会出大麻烦。

想当年,王全斌攻后蜀,本来宋军已经攻下了成都,但王全斌放纵士兵,在城内大肆抢掠杀戮,导致后蜀混乱三年,这一切赵匡胤可都历历在目。是时,曹彬也在军中,多次劝说王全斌撤军,毫无结果。

赵匡胤要钱、要人、要地盘,而他也想要仁德道义,人杀光了,城池成了空城,这还有什么意义吗,况且还会激起当地人的反抗,可谓费力不讨好。这回赵匡胤派曹彬攻南唐,就是让曹彬掌控全局,收复一个完整的南唐。

攻城战不是那么容易打的,最好的办法就诱其投降,李煜再怂,好歹也是南唐皇帝,再怎么说他也会全力抵抗。南唐军多次派军偷袭,但都毫无结果,宋军早有准备,离着城破之日,只有一步之遥。

曹彬看时机已到,叫停了进攻步伐,他给李煜写了封信:“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

曹彬很早就在军中任职,很清楚现在这帮宋军的秉性,五代的虎狼习性仍旧留在这帮士兵体内,如果不加制止,金陵破城之日,必会生灵涂炭,而赵匡胤交代他的命令则是不要滥杀,这一点曹彬很清楚。

史料记载“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

金陵城已经守不住的,而曹彬却称病不管了,将领们纳闷啊,都来曹彬帐内看望,曹彬这才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个病不是吃药就能好的,只要诸将在破城的时候,不妄杀一人,我这病自然就会好起来。”

曹彬的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们进城滥杀无辜,我现在就死在你们眼前,但曹彬真的已经很低调、很诚恳了,正是曹彬及时踩住了刹车,惊醒了众宋军将士,这才避免了后蜀悲剧的重演。

只过了一天,金陵城被攻克,曹彬军容整齐地到了李煜皇宫门前,懦弱的李煜不敢自杀殉国,随即率人投降了宋朝。或许杀戮不可避免,但曹彬将杀戮降到了最低程度,保全了南唐一方百姓的性命。

标签: 曹彬南唐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发生了什么样的奇案,曾让他下旨四次复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皇帝,清朝

    每当一提起嘉庆皇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清朝嘉庆年间,发生了一起命案。这件案子让嘉庆皇帝四次下旨复查才使得案件真相大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姓张的富豪之家。张姓家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老大是经商的商人,老二是一个武举人,老三则是在官衙当差。这

  • 从外戚做到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是怎么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坚夺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坚是隋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还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割据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且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因此后世史学家将其看做是文治武功的圣明君主。大家在说到杨

  • 同样都是汉朝公主,为何绛侯公主一生却是默默无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绛侯公主,公主

    汉文帝就是刘恒,在吕雉去世的那年,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联合刘氏皇族合力铲除了吕氏家族,然后拥立刘恒为帝,刘恒一生记载在册一共有8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刘恒与他当代王的王妃生有四个儿子,但这四个儿子在刘恒被拥立为帝前,相继去世,包括他的正妻代王妃也去世了。之后,刘恒把自己的妃子窦猗房扶正为皇后,窦猗

  • 卫子夫真的是千古一后吗 卫子夫在历史上真的是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子夫,汉朝,汉武帝

    对卫子夫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的确算得上是千古一后,她拥有着“独立”的谥号,史称汉思后,在以往,这只是皇帝才可以拥有的待遇,而给予她这个谥号的,正是她的丈夫汉武帝刘彻。说卫子夫是汉武帝杀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卫子夫在历史上是“自尽”,以“

  • 佟佳·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为什么没有皇后名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哈哈纳扎青,清朝

    你知道哈哈纳扎青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1636年,漠南蒙古投降皇太极,其部众尽归于后金,同一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这被看作是清朝的正式确立。为了表示对政权奠基者的肯定,努尔哈赤被追谥高皇帝,庙号太祖。皇帝的嫡妻应该被尊为皇后,无可厚非,努尔哈赤的后位分给了两个人

  • 赵姬的身世究竟是怎样的?她最爱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姬,秦国

    你知道赵姬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王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因为他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盖五帝“,故从此开始把天下统治者称”皇帝“。男权社会里,女子的分量是很轻的,而在嬴政的人生中,其母亲赵姬却一直有着很重很重的分量。嬴政的父亲嬴异人,本来只是秦国不受重视的庶子,

  • 秦庄襄王嬴异人是如何扭转颓势,成为一国之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嬴异人,秦国

    你知道嬴异人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熟悉战国史的朋友,一定对赢异人不陌生,因为与他有关系的人,大多著名且毁誉参半,比如:谋士吕不韦,老婆赵姬,奶奶宣太后(芈月),儿子秦始皇。也可能是这些人都太出色了,压制住异人身上的光芒,他自己反倒显得“逊色”许多。但只要稍微深究,你就会

  • 如果永琪不英年早逝,愉妃会在皇宫中孤寂的度过余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永琪,愉妃

    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热播剧《还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这一个角色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和喜爱,而在历史中,永琪也了乾隆帝众多子女中颇受喜爱的一个,但天不假年,二十六岁时他就因病而英年早逝。而永琪的父亲乾隆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妃众多的一位皇帝,有记载的就有四十多位,五阿哥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就是其中一位,乾隆

  • 汉宣帝刘询是如何登基的?他为汉朝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询,西汉

    你知道刘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汉代著名的皇帝非常多,仅西汉便有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他们有的因为智谋被称颂,有的以勇武服人。但是,在对以上“伟人”念念不忘中,我们却忘记了另外一个优秀的皇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但是从小没有享受皇室子弟的待遇。武帝晚年,朝堂上

  • 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刘病已有多痴心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病已,汉朝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登基前坐过牢的皇帝;他成长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因此登基后体恤民力,不失为一位有道明君,西汉国力在他统治期间,达到巅峰。而最为难得的,是他发迹以后,不忘微末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留下了“故剑情深”“南园遗爱”的千古佳话。落难王子和平民女子的爱情故事,大多都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