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祐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对明朝有何贡献?

朱祐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对明朝有何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20 更新时间:2023/12/18 4:18:13

俗话说自古帝王最无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一直到崇祯,算上建文,一共16位皇帝,能得到一致称赞的只有明孝宗朱祐樘(chēng)一人。

《明史》: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朱国桢: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那么朱祐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01后宫佳丽三千只取一瓢饮

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朱祐樘继位,年号弘治。

弘治元年,太监郭镛进言,可以选秀女入宫,为皇室开枝散叶,朱祐樘说先帝驾崩不久,现在不急着讨论这件事。

弘治二年,荆王朱见潚上表,“遣内官博选良家女入宫,以备采择”,朱祐樘回复“王叔,你的好意我领了,但是这么大事要和太皇太后商量后才行。”

弘治三年,礼部给事中韩鼎奏言,要求朱祐樘按照礼制充盈后宫,朱祐樘回复“你说得很有道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从太监,到藩王,再到朝臣,为什么都急着让朱祐樘“充实后宫”?不是他们讨好朱祐樘,而是弘治朝的后宫实在是太空虚了!

偌大的后宫,朱祐樘只养了张皇后这一只金丝雀,除了必要伺候的宫女外,连只麻雀都没有,而且这些宫女都是成化朝遗留下来的。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到了朱祐樘这儿,却是提前几百年践行了一夫一妻制。更关键的是到了弘治三年,张皇后的肚子还是一点动静没有,没有子嗣意味着国本动摇,这就不是朱祐樘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明朝的头等大事了,因此朱祐樘登基的前三年,要求选秀女的奏章如雪花一样,幸好弘治四年,张皇后生下了长子朱厚照,朱祐樘才稍微松了口气。

朱祐樘对张皇后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能给的全部给她。

按照朝廷礼仪,皇帝和皇后有各自的寝宫,皇后侍寝也不能留宿,要在后半夜回到自己寝宫。

旧制,帝与后无通宵宿者,预幸方召之。幸后,中人前后执火炬拥后以回,云避寒气。

朱祐樘不顾朝臣劝谏,坚持和张皇后共同起居,两人就像农家夫妇一般,双宿双飞。这种情况连朝鲜特使都看不下去,在寄回国内的信件中吐槽“昵爱皇后,

视朝常晏”,过于宠爱张皇后,导致经常赶不上早朝!

爱屋及乌,朱祐樘对张家也颇为厚待,甚至坏了很多规矩。明朝规定女子一旦进宫后娘家是无法探望的,结果朱祐樘在宫中给丈母娘整了处宫殿,想女儿了就进宫住几天;对于老丈人也不吝啬,立后时封为伯爵,朱厚照出生时加封为侯爵,去世后又追封为国公,这在明朝历史上仅此一例,甚至还特批丈人的坟地规模超过亲王,亲自撰写神道碑文,有明一朝,皇帝一共亲自撰写过三道神道碑文,另外两道是朱元璋为徐达朱棣为姚广孝;张皇后还有两个弟弟,张鹤龄封寿宁侯,张延龄封建昌侯,张氏外戚冠绝明朝。

更加离谱的是,张皇后原本和一个叫孙伯坚的秀才有婚约,因为孙伯坚病重,两家解除婚约后,张氏才去参加宫中选秀女,这才来到朱祐樘身边,朱祐樘知晓此事后,把孙伯坚一家都封了官,感谢当初“不娶之恩”!孙伯坚一激灵,病全好了,一直活到了嘉靖朝,做到了尚宝卿的四品高官。

朱祐樘对张皇后宠爱有加,但是张皇后并不像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那样通彻,对于两个弟弟的胡作非为也不加以管制,以至于到了嘉靖朝,两个弟弟还无法收敛,横行不法被下狱论死,幸得张太后(即孝宗张皇后)求情,嘉靖同意不杀,但也不放,等到张太后崩逝后,嘉靖下令一刀砍了。朱祐樘夫妇溺爱的朱厚照,继位之后也是贪玩成性,沉湎于豹房,毫无人君气象,最后因贪玩丢了性命,也没留下子嗣,把江山拱手送给朱厚熜。

02不折腾成就了弘治中兴

朱祐樘在位18年,勤于政事,任用贤臣,除了后宫之事外大臣的劝谏他都能听得进去,也由此开创了弘治中兴。

朱祐樘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私人时间就是整天和张皇后在一起,另一部分时间他想尽一切办法要和大臣们待在一起,这一点让他十几年不上朝的老爹朱见深汗颜。

朱祐樘执政18年,早朝每天必到,除了偶尔迟到,上完早朝后他又重开午朝,继续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午朝一直开到晚上,以至于大臣们抹黑回家,大臣们肚子里正有一堆怨言呢,忽然听到前方整齐的脚步声,原来是朱祐樘怕大臣们抹黑回家不安全,特派宫中禁军保护,大臣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士为知己者死”,原先的怨言早已不知所踪,剩下的只有报效朝廷了。

若早朝和午朝结束了还有闲余,朱祐樘还会安排经筵侍讲和文华殿议政,和群臣以及翰林院学士们一起讨论治国理念。

但是光有勤政还远不够,朱祐樘的治国法宝是不折腾!

军事上,采取战略防守,面对蒙古人的袭扰,以防守驱赶为主,从不大规模出兵,既保证了边境安全,又节约了大量军费用于民生。

政治上,完全摒弃了成化朝的宦官和特务统治,批改奏章直接与阁臣面对面,不再经手太监,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也都进入蛰伏期,朝堂呈现一片祥和之气。

民生上,朱祐樘主持修订了《大明律》,删除了朱元璋时期多项残暴的法令,并对《大明律》做了279条“司法解释”,汇编成《问刑条例》,让大小事务都有法可依,国计民生都有了秩序。

正是这些不折腾,让明朝恢复了生机,史称弘治中兴。

标签: 朱祐樘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卫有何特长之处,能让雍正如此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卫,清朝

    李卫,字又玠,清代名臣。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最近又重看了电视剧《李卫当官》,故事中的李卫开始只是一个市井泼皮,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人,因为家乡遭灾,不得已带母亲逃难与江南道御史岳子风女儿岳思盈与儿子小满相遇,后经历一些事,李卫不仅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更是赢得了当时四皇子

  •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后代

    对司马懿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一共九个儿子,最后都是怎么死的?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权臣之一,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比较有名的,还是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哥俩。不过,司马懿虽然孩子很多,但他的九个儿子的结局,却大多比较惨。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不但是

  • 塔克世:明朝后期女真建州左卫领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塔克世,明末

    爱新觉罗·塔克世,又称“他失”“塔石”“塔失”,女真族,明朝后期女真建州左卫领袖。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父亲,觉昌安第四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万历十一年,同其父觉昌安试图赴古埒城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不料尼堪外兰同李成梁破城后纵兵屠城,父子均在混乱之中丧生

  • 清朝时期和珅都担任过哪些官职?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清朝

    说到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算陌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珅,钮钴禄氏,正红旗,出生于贵胄世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出仕为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能做到和珅这样的绝对的凤毛麟角。和珅做过哪些官?我用现在的官职来描述下,体会下权臣的定义。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

  • 汉朝时期刺史这一官职是谁设立的?为何要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刺史,汉朝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刺史也可称之为监察刺史,是汉武帝时期始设的一种官职。说到设立刺史,其实与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密不可分,推恩令实行之后,各封国被拆分为了大量受郡县管辖的封国,此举虽然瓦解了诸侯国的势力,但却加大了朝廷监

  • 历史上鳌拜为何会被除掉?他是真的想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鳌拜,清朝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鳌拜,算是一个大起大落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用大喜大悲来形容。原本军功显赫的鳌拜,因为当辅政大臣把持朝政最终被康熙帝除掉,那么鳌拜到底有没有反心呢?鳌拜,出身将门,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满洲镶黄旗人。因

  • 三国中关羽一生都中箭过几次?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刀剑无眼,乱箭横飞,大将两军阵前交战,一生之中偶尔中一箭,负一次伤在所难免。然而,“武圣”关羽戎马一生,中箭次数高达四次,是三国演义中名副其实的“中箭王”。另一个与之齐名的五虎上将赵云一生没有中箭一次(严格点赵

  • 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到底杀了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懿是三国一个狠角色,他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虽然打不过诸葛亮,甘愿受辱,但是,他搞政变却是心狠手辣。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时,司马懿不敢翘尾巴,曹休、曹真在世,司马懿也不敢瞎搞,但是,这

  • 秦汉几百年都是郡县制 杨坚为什么将郡县制改为州县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坚,郡县制

    还不了解:杨坚改县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杨坚在地方上为什么要废除郡县制改为州县制呢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华民族进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战乱时代——五胡乱华,从东晋五胡十六国到之后南北朝南北对峙时代,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二开中华,才结束了从西晋末年到南

  • 刘彭祖:汉景帝刘启第七子,为人巧佞曾多次残害国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彭祖,西汉

    赵敬肃王刘彭祖,汉景帝刘启第七子,贾夫人所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孝景前二年,立刘彭祖为广川王。第二年,赵王刘遂谋反后,刘彭祖改封赵王。刘彭祖为人巧佞,持诡辩伤人。他在位六十年,国相从没在位超过两年。他派人监视国相,得其犯忌讳的失言,上书告发,大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