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沆简介:北宋时期名相,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李沆简介:北宋时期名相,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3 更新时间:2023/12/5 23:53:20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年五十八。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人物生平

器度宏远

李沆年轻时喜欢学习,气量很大,其父李炳曾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他日一定会官至公辅。”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因郊祀恩,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在通判潭州时,转运使赵昌言“谓其有台辅之量,表闻于朝”。而当时长沙守何承矩也“厚待之,以为有公辅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回朝任著作郎。相府召他考试写约束边将的诏书,上奏给宋太宗,太宗看后很高兴,命他以原职在弘文馆当值,赐五品官服。

颇受赏识

雍熙三年(986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对宰相说:“李沆、宋湜,都是有才能的人,可以让他们一同考试。”第二天,一并获授右补阙、知制诰。李沆职位低于王化基与宋湜,太宗特别升其职于三人之首,赐给各人钱百万。又因李沆素来贫困,多欠别人的钱,另外赐钱三十万给他偿债。

雍熙四年(987年),李沆与翰林学士宋白一起知贡举。由于宋白把关过严,致使大部分举子落榜,致使“谤议蜂起”。指责议论这事的人虽然很多,但都没有归咎于李沆。

端拱元年(988年),李沆升任职方员外郎,旋即任翰林学士。

淳化二年(991年),李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他在任上“澄汰流品,旌别淑慝,清通简要,时誉归之”。李沆的才华、风度为太宗所欣赏,他曾侍奉太宗参与曲宴,太宗目送他说:“李沆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同年九月,升任给事中、参知政事。

淳化四年(993年)十月,以本职罢参知政事,任奉朝请。不久后,李沆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未等服丧期满就被起用,外任升州知州。尚未成行,又被改授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

辅导太子

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寿王赵恒(宋真宗)被立为太子,李沆升任礼部侍郎,与李至同兼太子宾客,太宗诏赵恒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

再相参政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真宗即位。四月,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咸平元年(998年)十月,李沆以本职与兵部尚书张齐贤同任平章事,李沆兼任监修国史,参与重修《太祖实录》。

居守京师

咸平二年(999年)六月,李沆呈上重修《太祖实录》共五十卷。当时参与编修之人都受到加官增封的奖赏,只有李沆恳切推辞,真宗允准。同年十一月,加职中书侍郎。适逢辽军侵犯边境,真宗亲自北征,命李沆任东京(开封)留守,坐镇后方。李沆任留守,不杀一人而京师肃然。

咸平三年(1000年)二月,李沆任元德皇后(真宗生母)园陵使。真宗回京后,李沆在城郊迎接,真宗命他坐下摆好酒,连加慰劳。

咸平四年(1001年)三月,李沆加职门下侍郎。

咸平五年(1002年)十一月,李沆加职尚书右仆射。十二月,与宰相吕蒙正共同兼任门下侍郞。

备极哀荣

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初三,李沆在早朝至待漏舍时,因病回府。真宗命太医前往诊视,派去抚问的使者相望于道。次日(七月初四,7月23日),真宗亲自驾临探问,赐白金五千两。真宗回宫后,李沆即病逝,享年五十八岁。真宗闻讯后非常悲痛,再次前往拜灵痛哭,对左右说:“李沆作为大臣,忠心善良纯正厚道,自始至终都一样,怎么会想到他不享有长寿!”说完又哭了起来。旋即下诏为他辍朝五日(李沆位居一品,按例本只辍朝两日

),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为示恩宠,真宗又在别第为李沆举哀,并录用李沆的弟弟国子博士李贽任部员外郎,光禄寺丞李源任太子中舍、屯田员外郎,直集贤院李维任户部员外郎;李沆之子李宗简被录为大理评事;李沆的外甥苏昂、侄子朱涛获赐同进士出身。由昭宣使李神福奉诏监视丧事。

景德二年(1005年)五月,李沆归葬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积润里,葬于其父李炳的墓旁。

标签: 李沆北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汤和为何没有被清算,他是如何躲过朱元璋的屠刀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和,明朝

    通常而言,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产生矛盾不乏先例,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东方这片土地上,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来,通过底层造反坐上铁王座的屈指可数,这也让大明的开创显得如此不同。该朝代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开疆万里,在国力巅峰时也曾威慑四方,

  • 吕蒙正简介:北宋初年宰相,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蒙正,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蒙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

  • 历史上华佗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曹操这么做的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佗,汉朝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医术高明,仁厚仁慈,赈济百姓,其创制“麻沸散”是东汉时期最先进的一种麻醉剂,他的医术,与董承、张仲景齐名,被誉为“三大神医”,在中国医学界,更是尊称他为“外科圣手”,他的成就是中国医学界的一大荣耀,被世人所“瞻仰”。不过华佗的

  • 荀彧的一生对曹魏有何贡献?死后的待遇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荀彧,三国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由此可见,在曹操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荀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曹操称“魏公”的问题上,荀彧投了反对票,于是,被曹操所厌恶。最后不容,在曹操进军濡须的时候,曹操将已经生病的荀彧

  • 李信简介: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灭燕之战中立有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信,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信(生卒年不详

  • 历史上关于朱高炽的评价如何?他的能力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高炽,明朝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公元1378年,他是朱棣的长子,亦是大明王朝第四任帝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相较于他爷爷和他爹,仁宗朱高炽显得不那么出众,甚至可以说是籍籍无名,就算比起他那个弟弟朱高煦,似乎都比他的故事多。但就是这样一个身患残疾的胖子,却将大明

  • 朱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富,梁山

    朱富是小说《水浒传》中朱贵的弟弟,绰号笑面虎,李逵的同乡。最善使暗器。朱富在梁山负责监造、供应酒醋。一百零八将之一,排梁山第九十三条好汉,征讨方腊时病死在路途中。朱富的主要事迹是营救李逵,迫使李云上梁山。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简介朱富是朱贵的

  • 朱贵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二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贵,梁山

    朱贵,《水浒传》人物,沂州沂水县人。朱富的哥哥,梁山泊元老之一,一百单八将之一,林冲上梁山时,在梁山脚下一酒店里遇到朱贵。朱贵是梁山王伦手下的耳目,江湖上叫"旱地忽律"。朱贵以开酒店为名,专门探听往来客商的消息。凡有上梁山之人,朱贵便向湖对面的港湾里射一枝响箭,对面便摇出一艘快船过来。王伦被林冲杀死

  • 邹渊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邹渊,梁山

    邹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人物,邹渊是邹润的叔叔,自小喜欢赌钱,闲汉出身,性气高强,不肯容人,有一身好武艺,江湖上人唤“出林龙”,和侄子年岁一般,在登云山落草为寇,聚众打劫。被孙新请去营救解珍、解宝,祝家庄被破后,加入了梁山,被封为步军将校第十二名,是梁山第九十条好汉,星号地短星。征讨方腊时战死

  • 宋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梁山

    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宋江样貌堂堂,但身材矮小,面目漆黑,不外与人。原为山东省郓(yùn)城县押司,因私诛杀妾室阎婆惜,畏罪潜逃。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同入梁山为盗。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