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4/1/22 13:46:12

1364年(元至正24年),朱元璋建立王朝称吴王,定都为应天府。1368年正式建立明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朱元璋以寒微之出身,最终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为帝,除了是因为他个人能力突出外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他有一批开国功臣。虽然后来这些功臣大部分落下悲惨的结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古代王下有五爵,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就算后来是皇帝为尊,但功臣主要爵位还是这五爵,王爵多半是朝廷宗室。

所以,公爵还是很显贵的。朱元璋为帝后,也和其他的开国功臣一样,大封功臣,其中有六位开国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众所周知,朱元璋后来猜忌功臣、不愿功臣悍将在掌权掌兵,所以就大肆屠杀功臣,结果导致曾经跟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大部分落下被杀的悲惨的结局。

那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如何?

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有好有坏,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他对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明朝的功劳,可与萧何对汉朝的功劳相比,可谓是功臣之首。其被封为韩国公、左柱国、太师、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在当时被封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是居首位的。

不过李善长的结局却不好,因为他和胡惟庸关系密切,后来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因被胡惟庸案牵连,朱元璋就把这个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人全部处死,当时他已经七十六岁。

李善长都七十六了,还未能幸免于难、不能善终,真是凄凉。

当时受到胡惟庸案牵连的还有陆仲亨、唐胜宗、郑遇春、陆聚等等。

魏国公徐达

徐达,是明朝名将,其可谓是朱元璋账下的首席元帅之选。其善于治军、攻城拔寨,可谓是所向披靡。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徐达是做出巨大贡献的。在军事方面他战功赫赫、彪炳史册。

后来徐达被封为魏国公,为开国六公爵之一。他的结局要比李善长好,是因病去世。

徐达去世后,朱元璋亲自参加葬礼,又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可谓是死后哀荣。

虽然有的地方说的是:徐达得了一种不能吃鹅的病,朱元璋却送了他一只鹅,意思就是让徐达死,只不过不好明说,徐达只得把鹅吃了,没多久他就死了。

不管徐达的死是不是被毒死的,但他至少是死后哀荣,没有被朱元璋扣上不忠叛臣之名,这结果要比如李善长好多了。毕竟李善长不仅被族杀,还背上骂名。

郑国公常茂

常茂,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子,常遇春死的早,所以他躲过了后来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劫难,得以全忠。

常茂是常遇春长子,因其父功高,其父死后,他被封为郑国公。

后来常茂和冯胜在一起工作,但常茂却不服管束。在纳哈出投降的时候,常茂得知纳哈出要跑的消息,就上前去抓纳哈出,纳哈出反抗,结被常茂砍伤,从而导致纳哈出部溃散。

冯胜给朱元璋上书说是因常茂之过才导致纳哈出溃散,朱元璋大怒,就把常茂贬到龙州,到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他离开人世。

所以,常茂的结局还算一般,不算特好,但也不差。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叫朱元璋舅舅的。其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就带着他躲避战乱,后来见到朱元璋,朱元璋很喜爱他,就收了他做养子。

李文忠也是战功赫赫,曾多次带兵出征塞外征讨元军残余力量,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李文忠的结局并不是被朱元璋杀了,他是病死的,只不过他死的时候才四十六岁。

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亲自为其写文致祭,又追封他为岐阳王、谥号为武靖,同时还得以配享太庙,其像挂在功臣庙中,位列第三。

如此,也可谓是死后哀荣了。

(后来在靖难之役时,打开金川门迎降燕王朱棣的李景隆就是李文忠之子)。

宋国公冯胜

冯胜,又名冯国胜,他和冯国用是兄弟。明朝建立前,他功劳显著,后来明朝建立后,于洪武二十年时,他曾为大将军,带着蓝玉、傅友德等人出征辽东的元军,并得以扫灭辽东元军的残余势力,其因功被封为宋国公。

冯胜虽然功高,却也震主,所以后来就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

最终冯胜被朱元璋赐死。不过庆幸的是,冯胜虽然被赐死,他的儿子也不得承袭他的爵位,但至少不是被族灭,这就要比李善长的结局要好了。

卫国公邓愈

邓愈,字伯颜。明朝建立前屡立功劳,后来和徐达一起出征,打败北元军,并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因功被封为卫国公。

邓愈后来不是被朱元璋所杀,而且因病去世。他是病逝于寿春,其去世后,朱元璋亲自迎接他的灵柩祭奠。并追封他为宁河王、谥号武顺,其像挂于太庙享祭。

标签: 李善长明朝

更多文章

  • 李斯能留在秦国成功当上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

  • 明明有援军刘禅依然开城门投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禅,三国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信仰没了,有兵有将又有什么用,诸葛亮时候,蜀汉基本上就笼罩在一片保守和投降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迟早回来,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而已。

  • 曾经英武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黯然离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齐国

    姜小白,即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他本是中原霸主,但晚年昏庸,信用小人,导致自己晚年凄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乱局,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周王室权威失落。一时间,诸侯群起竞相逐鹿于中原。恰在此时,霸

  • 历史上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谁的治国才能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宋太祖的赵匡胤的治国能力,是远远胜于宋太宗赵光义的,这个从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因为出生经历等原因,赵光义无论多努力,都不可能超过赵匡胤。赵匡胤出生在军营里面,父亲虽然是

  •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炳,东汉

    刘炳,即汉冲帝,他是汉顺帝刘保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

  •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缵,东汉

    刘缵,即汉质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十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

  •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宏,东汉

    刘宏,即汉灵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

  • 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他在位期间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协,东汉

    刘协,即汉献帝,他是汉灵帝刘宏嫡次子,东汉末代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

  •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他为东汉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桓帝,东汉

    刘志,即汉桓帝,他是汉章帝刘炟曾孙,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 杀死自己亲儿子的金日磾,为何得到汉武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日磾,西汉

    西汉时期,汉武帝身边的一位宠臣,曾是匈奴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养马的,更是一度亲手杀了自己的长子,但是在汉武帝临终前,依然让他成为辅臣集团的二号人物,当时霍光可是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的,这个人就是金日磾。那么这个金日磾为何可以获得如此地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的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