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7 更新时间:2024/1/8 9:26:34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汉景帝时期最有名的事件,非“七国之乱”不可。这是中央与地方诸侯国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正是这次七国之乱,让中央完全改变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态势。为后世汉武帝“推恩令”的颁布,彻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周亚夫,汉初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因非是长子,无法继承周勃的爵位,本也可作为功臣之后,无忧无虑度过一生。可老天就给了他一个发达的机会,他的哥哥周胜之因罪被判死刑,后汉文帝将周亚夫封为条侯。

这些都是因父封茵,周亚夫真正能够被皇帝赏识并重用,在于其军事才能。文帝六年,匈奴进犯,文帝巡查了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唯独周亚夫的细柳营军纪严明,深得文帝赏识,文帝回长安后封周亚夫为中尉。文帝驾崩前还将周亚夫推荐给景帝,

“关键时刻可以用之,可信”。

后来七国之乱的平定,果然证实了文帝的识人高明之处。

我们都知道,“七国之乱”能够平定,最大的功臣非大将军周亚夫莫属。按理整个汉朝都是很少清洗功臣的,作为汉景帝的力挽狂澜之臣,为何就让汉景帝容不下呢?

首先,性格耿直,太讲规矩

当年文帝巡视细柳营时,即使文帝出面也得通报才能进军营,卫兵说

“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

在那个以礼为上的时代,国家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小小的军营都敢把国家老大挡住。虽然皇帝大度不予追究,但也给自己留下了个把柄。

第二,得罪窦太后的心尖尖——梁王

周亚夫能够平定七国之乱,梁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阻碍并延缓了吴楚大军的进攻锋芒。当梁国无力支撑时,朝廷曾答应梁王增援请求,但周亚夫从全国战事考虑,并没有立即发兵救援。至此被梁王误以为周亚夫要置他于死地,故而记恨上周亚夫,在窦太后身边吹风自然不可避免。

第三,得罪两宫

窦太后也许是为了缓和“婆媳矛盾”,竟建议景帝加封王皇后的兄长王信为侯,景帝自然是心里不太同意,因为没有先例,故而借口与周亚夫商量。周亚夫发挥了直男的特性,搬出高祖誓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给怼了回去。此事结果必然得罪两宫。

第四,得罪景帝

1)景帝时期,匈奴有五位小王投降,景帝从国家长远战略考量,想封五人为侯。周亚夫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再一次发挥直男特性,

“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这次景帝没有听从,仍然将五人封侯。2)汉景帝病重期间,交待太子母亲栗姬要善待他留下的皇子和后宫们,栗姬却显得非常不耐烦,还趁机打击报复往日不对付的嫔妃,并且也不认真照顾景帝。令她没想到的是景帝后来好了,景帝想到这些就非常气愤,不仅废了栗姬,还准备把太子废了。结果我们的这位周丞相再次以废太子会动摇国本为由怼了回去,令景帝是大为的不满。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很容易发现,周亚夫拒绝的都是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可见他做事都是从国家层面出发,一切按部就班地依法治国。

可即使因公得罪了掌权者,顶多也就是被撤职,不再用罢了。怎么就会被景帝“整死”呢?

这就要说到景帝的身体和太子的年幼了。

周亚夫从丞相位置撤下后赋闲在家,有次景帝为了让太子去熟悉军营,特批周亚夫随从。当周亚夫与太子来到军营时,也许是出于对周亚夫的尊敬,士兵们非常热情,周亚夫也没有收敛自己,反而洋洋自得,对着太子像学生似得讲解军队内容。

太子随后将巡视军营发生的事告知景帝,这就引起了景帝的警惕,因为景帝身体不好,太子如果此时接位,皇位是否能够稳固?

于是景帝计划试探,就以赐宴为名召周亚夫进宫,并故意不给餐具。周亚夫随即对着身边的侍从大喊大叫,景帝听到后问:“此不足君所乎?”后把周亚夫赶出宴席,并感叹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这次试探赐宴,景帝判断周亚夫不能依照君主的意思办事,给你肉吃你还想要餐具,老是遇事不满意,怎么能被新君所用并辅佐。

恰巧此时,有人举报周亚夫购买大量兵器,意欲谋反。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景帝立马派出钦差去质问周亚夫是否要造反,周亚夫答曰是陪葬,然而古代对于违制是非常忌讳的,特别是私自购买兵器,你生前不造反,难道想死后去造反吗?于是景帝命令廷尉署拿下问话。因不愿在廷尉署受辱,周亚夫到廷尉后绝食五日身亡。

周亚夫对于国家是忠诚的,能力也是非常出众的。生前得罪了不少掌权者那是过程,私自购买陪葬盾甲那是诱因,根本原因是景帝为了给太子营造和平的朝堂环境。

周亚夫的直男性格,治理军队尚属可以,但放在朝堂那就是致命的,不懂得变通,为人没有城府。皇帝不怕你有能力,也不怕你没有能力,就怕你有能力,又不听话,就随时会威胁到他的皇权。老皇帝也许能容忍,但新君能否驾驭得了呢?

因此,周亚夫的死,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君权时代的必然悲剧。

标签: 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和曹操一样掌握大权 司马懿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曹操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司马懿学曹操一样,掌握全部政权,却到死都没称帝?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是夺取曹魏政权的政治事变,在这次事变之后,整个曹魏的大权已经完全由司马懿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是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司马家族建立一个新

  • 苏麻喇姑只是一个侍女 康熙为何让她以妃子的形式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苏麻喇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庄和苏麻喇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孝庄陪侍苏麻喇姑,在后宫有何地位,为何死后康熙让她以嫔礼下葬。苏麻喇姑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她是孝庄太后的陪侍,历经四朝,曾亲身参与过不少历史事件。虽身份只是个侍女,但其死后所受到的待遇却远

  • 司马晏: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晏,西晋

    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母为李夫人,西晋宗室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封为吴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司马晏受封爵位为吴王,以丹阳、吴兴和吴三郡

  • 司马遹:晋惠帝司马衷之子,被贾南风谋害后失去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遹,西晋

    司马遹(278年-300年4月27日),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时期宗室,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之子,母才人谢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武帝喜爱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晋惠帝做太子时,将纳妃,晋武帝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第之事

  • 临海公主:晋惠帝司马衷第四女,曾被卖作奴婢受尽虐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临海公主,西晋

    临海公主司马氏,名无载,晋惠帝司马衷第四女,生母皇后羊献容。原封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被人劫持,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受尽虐待,后恢复公主身份,下嫁曹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沦为奴婢在历史上,当

  • 司马裒:晋元帝司马睿次子,曾担任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裒,东晋

    司马裒(300―317),字道成,东晋王朝建立者晋元帝司马睿第二子,晋明帝司马绍同母弟,母宫人为荀氏,由虞妃抚养长大。曾被过继给长乐亭侯司马浑,后徙封宣城郡公,并官拜后将军。后改封琅琊王,嗣琅琊恭王司马觐后,授任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同年六月,司马裒跟随祖逖北伐石勒。十月,司马裒去世,时年十八岁,谥

  • 司马冲:晋元帝司马睿第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冲,东晋

    司马冲(311―341年),字道让,东晋宗室大臣,晋元帝司马睿第三子,晋明帝司马绍异母弟、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石婕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过继给东海王司马越世子司马毗,拜长水校尉。袭封东海王,授车骑将军,累迁骠骑将军。咸康七年,去世,时年三十

  • 在三国众多猛将中,有哪些人不善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庞德,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三国猛将众多,有两位猛将,在战场上勇猛善战,所向披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会水,因为不会水,他们栽了大跟头,最终因此而死,这两位猛将是谁呢?第一位,庞德。庞德是马超的部将,后来投降曹操,因为勇猛,被曹操

  • 柴荣是什么出身?他登基后为何会拒绝自己生父来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柴荣,后周第二位皇帝,显德元年登基称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封建历史上,皇位通常都是“子承父业”的世袭制,皇帝驾崩后才能由太子继位,即使皇帝提前“退休”,也会有一个“太上皇”的名头,以保持正常的君臣与父子的礼制。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一个特殊的例子,皇帝登基亲生父亲来访,皇帝赶紧改口

  • 朱元璋死前为何要让后宫嫔妃给他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

    古代殉葬制度历来都是极其残酷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古代社会中多子多福的观念是十分坚固的,因此人们就会多娶一些妻妾。一般富人之家还尚且有几房太太,万人之上的皇帝自然就不用说了。为了选出最优秀的子孙来继承皇位,以及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选非常的女子进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