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割据北方为什么不乘机造反?韩信是相信刘邦还是太过自信?

韩信割据北方为什么不乘机造反?韩信是相信刘邦还是太过自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02 更新时间:2024/1/1 10:53:17

韩信割据北方为什么不乘机造反?韩信是相信刘邦还是太过自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在鸿门宴之时,刘邦就已经展现出了与项羽一较高下的决心,但是当时的项羽还傻乎乎的认为刘邦是他的好战友。说起楚汉相争,在刘邦集团军里有一个后起之秀的韩信。此人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也多次就刘邦于水火之中,给刘邦建立西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韩信最后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最后被刘邦和吕雉还有他的知遇之恩的萧何一起设计害死。这里就留下一个千古谜题,既然韩信的军事才能如此突出,在刘邦要杀人之前,韩信为什么不起兵造反呢。要知道,韩信也是个聪明人,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很常见,韩信为什么不提前有所作为呢?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在楚汉争霸的末期,韩信手里已经手握几十万重兵,基本上掌控北方领土,如果他在楚汉想争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话语权。并且韩信当时根本不受刘邦的约束,他就是北方的老大,却乖乖的听着刘邦号令,击垮了项羽成就了汉高祖刘邦。历史上的史学家们也对此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韩信当初只不过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当官当不了,而刘邦最后的知遇之恩才成就了韩信当时的地位,韩信因此感恩在心,没有理由造反。并且刘邦封了韩信做齐王,这一点超出了韩信的预期,于是他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打天下。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过于简单,一个军事才能过于突出的人,他的脑力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当初楚汉相争的年代,并不是只有这两人在争霸,只是这两人比较出头而已。原本战国的六国贵族,造就在陈胜起义的时候暗流涌动,一旦有机会立马就割地为王,这种乱世虽然比不得春秋战国,可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比比皆是,韩信作为汉初三杰,这种乱世生产的基本准则,怎么可能不知道,所以韩信根本就不会傻到,认为刘邦会一辈子待他不薄。就算韩信是个老实人,他身边的谋士又不是吃干饭的。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的就曾派人到韩信府邸劝说韩信归顺。然后就是韩信的谋士蒯通出场了,他说你韩信的功劳已经没法赏了,天下没有人能容得下你。韩信对蒯通的话并没有反对,而是说他要考虑考虑,这就说明了韩信非常明白刘邦绝对不会对他一直好。

笔者认为,韩信之所以没有听从蒯通的献计,是因为他自己的对政治局势的判断失误。早在韩信平定齐国的时候,原来的齐王早就与刘邦商量好了归顺与他。这样一来韩信就做不成齐王,他直接忽视刘邦的计划,直接平定了齐国自己当起了齐王,在刘邦被困之时,以救援为条件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这里就看得出,韩信其实并没有认为刘邦会一直信任他,这种做饭就是想要一个诸侯的名分,以此来与刘邦抗拒,这个时候韩信想的仍是分封制。所以他对蒯通造反的计谋不采用,他考虑的是刘邦不会对诸侯王下手。这就是韩信的败笔之处,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灭亡,人们最期望的格局仍然是分封制,韩信也是这种想法,韩信不想统一天下,最主要的是他也认为刘邦不会统一天下,会容得下他这个诸侯王。结果我们是知道,刘邦统一天下的决心早就有了,只是韩信的旧社会观念让他没有雄心壮志,所以最后才会惨死在刘邦手下,最后说出了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刘邦把萧何列为百官之首,他是如何让群臣心服口服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作为一个谋士,在功劳上,被刘邦排在了第一位,很多大臣不解。但是刘邦,给出理由之后,所有的大臣,无话可说。在这件事情上,充分的表现出,刘邦经过战争锻炼,已经不在是一个农村小伙,已经具备帝王之姿。萧何本是刘邦的老乡,

  • 萧何为何能位列百官只首?刘邦看重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萧何

    萧何为何能位列百官只首?刘邦看重的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作为一个谋士,在功劳上,被刘邦排在了第一位,很多大臣不解。但是刘邦,给出理由之后,所有的大臣,无话可说。在这件事情上,充分的表现出,刘邦经过战争锻炼,已经不在是一个农村小伙,已经具备帝王之姿。

  • 汉朝时期最强的三个皇帝 刘邦只能屈居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刘彻

    汉朝皇帝谁最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候选人三:汉武帝刘彻汉武大帝刘彻,四个字可以概述其一生:功过相抵。何谓功?从他谥号武就可以看出来。他使得一个民族以汉闻名于世,使得中华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得以明晰,使得古中国的版图雏形基本确定下来,这一点功不可没

  • 刘邦的嫂子早年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唯独自己的嫂子和侄子没有被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刘邦

    还不知道:刘邦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汉朝的创业老大,带领一众兄弟,攻打县城,队伍逐渐壮大,最后打败项羽,争得天下。但是他的早期形象被史家们描写为一个地痞,这成了很多笔者经久不衰的写作素材。待到刘邦称帝,刘家亲戚子侄们都得到封赏,唯

  • 为了增加人口,刘邦想出一个招,对女性太不公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非常多。但其实在古代,我国的人口并不是很多。秦朝时,全国人口仅有两千五百万万到三千万左右。到了汉初时,因为天灾人祸,国家人口仅仅只有一千三百万了。那时的皇帝刘邦想出来了一个奇招,使国家人口翻了五倍,但是

  • 雍齿是刘邦仇人,死后坟墓被平成耕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齿,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他是刘邦仇人,反复无常,刘邦却封他千户侯,死后坟墓被平成耕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雍齿,出生于沛县的世族豪强之家,跟汉高祖刘邦一样,都是泗水郡沛县的老乡。但刘邦家境一般,算个勉强可以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刘邦小时候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长大后又交朋好友

  • 刘恒不受刘邦待见,为什么最后还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恒,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刘恒算得上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儿子。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刘恒是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的。刘恒之所以得到分封,是因为当时本来是赵国丞相的陈豨叛乱。陈豨叛乱以后,自封为代王。后来,刘邦把陈豨消灭以后,就把刘恒

  • 揭秘:刘邦的长孙刘襄为什么没能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襄,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襄,汉高祖刘邦的长孙,齐悼惠王刘肥的长子。在吕后驾崩之后,当时已经继位为齐王的刘襄曾发兵讨伐诸吕,谋求趁机夺取帝位。后来刘章与周勃诛灭诸吕后,选择迎立当时的代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为帝,刘襄的目的落空了,只得罢兵返回

  • 吕后偷情的时候刘邦还在世 为何他会忍气吞声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吕后

    吕后偷情为何刘邦会忍气吞声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很厉害的皇后,那就是吕雉和武则天,因为两人的经历相似,所以史书会有吕武的称呼,两人都曾经临朝称制,不同的是武则天做了皇帝,而吕后没有,史书对于两人的记载也有区别,对于吕雉,记载更

  • 同样是开国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刘秀为什么名声不如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秀

    同样是开国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刘秀为什么名声不如刘邦?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都知道刘秀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千古一帝了,可是确有着这样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同为皇帝的刘邦的认可度,却远远大于刘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没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一个人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