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大风歌中的第四句是什么 刘邦为什么没有写出来

刘邦的大风歌中的第四句是什么 刘邦为什么没有写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47 更新时间:2024/2/11 15:25:05

对刘邦写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我们的印象中,诗歌一般都至少是四句。就算在远古时期,一开始的诗歌,至少也是四句,比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算是在刘邦那个时代,一首简单的诗歌,也至少是四句。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是四句。

之所以诗歌至少是四句,那是因为文意有这么一个规律,只有四句及以上,才能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后人甚至因此总结出诗歌的结构应该是“起、承、转、合”四部分。就算发展成了八句的律诗,甚至是长诗,也是“四部分”这样的机构。不仅仅在诗歌中,在其它文学体裁上,也大致是“四部分”。比如我们说讲一个故事,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也说的是这种“四部分”的结构。

但是刘邦写的《大风歌》,却只有三句,让人觉得非常遗憾。

(刘邦)

那么,刘邦为什么只写了一首三句的诗歌呢?有没有第四句呢?如果有第四句,那么第四句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

我认为,刘邦想写的这首《大风歌》,肯定是有第四句的。确实也是有难以言说的原因,最终他没有完整地写出来。那么,这个难以言说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刘邦写的这首《大风歌》的这三句。

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讲的是天下大势。就是说当时处于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的暴政,造成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接着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响应,六国旧诸侯后代,也趁机招募军队,想要复国。因此一时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这里刘邦讲的是一个背景。这一句,相当于诗歌中的“起”。

(群雄逐鹿)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讲的是刘邦打天下的过程。虽然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实际上非常狼狈,整天被项羽打得疲于奔命。但不管怎么说,他最终取得了胜利。取得了胜利,自然就应该嘚瑟一下。“威加海内”,衣锦还乡。在那个年代,礼教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衣锦还乡”就是成功的标志。项羽说,要是发达了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刘邦当然也得来这么一出,回故乡去嘚瑟一下。这一句,相当于诗歌写作的“承”。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讲的是天下虽然打下来了,但是并不表明就很太平了。项羽当年就打下了江山,可是接着大家就反叛。他刘邦现在也打下了江山,但说老实话,他刘邦还不如当年的项羽。因为由于刘邦一直打败仗,相当于这江山是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打下来的。刘邦只有把他们消灭了,他心里才踏实。于是,他掀起了一场“杀功臣”的运动。结果把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大臣都杀光了。

但是,杀光以后,却并不让刘邦心里平静。因为在他打江山的过程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韩信这样的人,才确实是能战善战的。要让身边那些发小哥们儿,比如樊哙、周勃曹参灌婴等人来保江山,显然是不可能的。

前不久,刘邦刚和匈奴打了一仗,结果被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这事充分证明,没有韩信等人,他确实很难保住江山。所以,新的忧虑又起来了。

(白登之围)

这一句,在诗歌写作中,相当于是“转”。

“转”以后,诗歌其实还没有写完,还有一句“合”。而且,很显然,刘邦确实也需要来一句“合”。

对于刘邦来说,打下江山,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接着是保江山的问题。只有把江山保住了,并顺利延续下去,一世二世乃至万世,他的目标才算达到了。这样“合”,才算“合”得漂亮。

但实际上,刘邦想要实现这个“合”,却非常困难。除了没有人能为他守住江山以外,还有一件事让他忧虑不已。就是他的太子刘盈,能不能把江山传下去。

他一直对刘盈不满意,想要换一个太子,让刘如意当接班人。

但是,让刘如意当接班人,其实也不是更好的选择。一来,吕后在朝中的实力太强大,很多老臣都支持他。二来刘如意又太年幼,戚夫人除了会跳舞外,似乎别的又不行。究竟该选刘盈为接班人,还是选刘如意为接班人,他其实一直举棋不定。如果接班人不落实,很难保证江山能够延续下去。

而这一点,甚至是比无猛士守四方,更让他焦虑。

(刘盈)

不过,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个话涉及他儿子的问题,他又怎么敢说出来呢?

再一点,古人讲究“君权神授”,也就是说,他的江山是上天给予的,是肯定能够传下去的。不管哪个儿子继位,都肯定能传下去。也就是说,这件事是不用讨论的。既然是不用讨论的,用得着写出来吗?

左右为难的刘邦,左思右想,真正要写的话,恐怕只能不痛不痒地来一句“惟愿江山兮万年长”了。

不过这种大白话,相当于画蛇添足,没什么意义。所以,刘邦最终也就只写了一首三句的诗歌。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刘邦大风歌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刘邦为什么会输的如此之惨 此人一语道破天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城之战,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彭城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元年五月,田荣反楚,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将项羽精心设置的分封体制搅乱,掀起了天下反楚的浪潮。在项羽看来,齐国公然反楚,田荣是罪魁祸首,如果不迅速的除去他,那么天下都不得安宁。汉二年春,项羽军与田荣决战于城阳,楚军大胜。田荣败兵撤

  • 刘邦和李渊都能不到七年就一统天下 曹操终其一生为何只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并不是没有能力统一全国,而是生不逢时,当时的大环境不好。三国鼎立的局面他在短时间内无法撼动,最终在各国走向衰落时,司马家族将其平定,建立统一王朝晋。公元前209年,刘邦于沛县响应起义,最终于公元2

  • 吕后到底杀害刘邦多少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刘恒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后,刘邦

    还不知道:吕后杀刘邦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长子刘肥,生母是曹姬,也就是刘邦最初的那个女人。皇次子也就是皇太子刘盈,生母是吕后,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皇三子刘如意,生母是刘邦最爱的女人戚夫人。皇四子刘恒,生母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薄姬,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皇

  • 项羽为什么不渡江逃生 刘邦在临死前才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不过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最精彩的人物,大概就要数刘邦与项羽了。尤其是项羽,司马迁是极其喜爱这个人物的。众所周知,项羽是没有做过皇帝的,他是兵败自刎的。本来他是可以不用死的。却为何要自刎呢?刘邦与项羽的性格固然是迥然不同,但是

  • 刘邦杀韩信的原因是什么 八百年后李世民才悟出其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韩信

    还不知道:刘邦杀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建国号为汉,而刘邦在成功上位之后杀了他的功臣韩信,很多人认为刘邦不该杀死韩信,因为刘邦的江山虽然打下来了,但是还没有稳定下来,而且国家周围也有匈奴人在捣乱。如果当时有韩信在,或许后来的大

  • 为什么刘邦多次请不出的商山四皓,却被吕后轻易请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吕雉

    吕雉请商山四皓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请商山四皓出山,是为了辅佐自己。但是,从“皓”这个称呼来看,这四位年纪已经很大了。中国人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商山四皓作为名满天下的老年知识分子,当然很需要尊敬。反之,如果对他们稍有不敬,他们就会看作是奇耻大辱。而刘邦,偏

  • 夏侯婴救了刘邦儿女的性命,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侯婴,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夏侯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曾想要杀死的那个人就是夏侯婴!根据史料记载,夏侯婴是沛县人,与刘邦同乡,秦朝的时候担任“沛厩司御”,通俗理解就是沛县衙门的马车“司机”。夏侯婴经常赶着马车迎来送往,每次都要经过沛县的泗上亭,因此与亭长刘邦熟识。俩人一见面

  • 刘友:堂堂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最后却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友,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的八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即汉惠帝)、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即汉文帝)、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而被饿死的这位皇子是第六子刘友。那么在刘友这短暂的一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话说汉高祖十一年,梁王彭越

  • 刘邦和刘太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为何迟迟不给老父亲上尊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刘太公

    对刘邦和刘太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登基的当天封吕雉为皇后,嫡长子刘盈为皇太子,并追尊亡母媪氏为昭灵夫人。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分封二十九位列侯的同年,分封了四位刘姓诸侯王,其中有他的弟弟、哥哥、儿子以及远房堂兄,最后

  • 刘邦真的是个游手好闲的“流氓”吗?起义前的刘邦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当然,也是一个话题人物。很多人都说,刘邦真是走了狗屎运,一个街头小混混,四十多岁还打光棍,整天游手好闲,沉缅于酒色,赊人家的酒喝,只不过时运兼济,屌丝逆袭,成了开国皇帝,开创出了煊赫鼎盛的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