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和张良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良为何会欺骗项羽帮助刘邦

项羽和张良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良为何会欺骗项羽帮助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15 更新时间:2024/2/11 19:03: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良和项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人说,项羽为楚国贵族而张良为韩国贵族,为何项羽讲诚信而张良却老欺骗项羽呢?这样的说法,我猜大概是因为两件事情。

张良“欺骗”项羽之一二事

其一、张良劝项羽放过刘邦

项羽分封完18路诸侯之后,诸侯们各回各家。虽然项羽在鸿门宴上放了刘邦一马,但范增却常为此事埋怨他。因此,项羽临行前,对汉中王刘邦的去留仍然耿耿于怀。

这时,张良洞察到项羽的心思,便一边暗地里通知刘邦回汉中的时候烧毁栈道,以示断绝回关中之意,一边劝说项羽放过刘邦。

项羽便信了张良,派1支人马押送刘邦军队,看着他们烧了入秦岭后,烧了子午谷栈道,才放心离去。

几个月之后,刘邦便玩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翻过秦岭,回到了关中。这时,项羽正忙着攻打齐国田氏,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愤怒。张良却为其解释,刘邦占领关中是因为当初义帝说好的,先入关者王之,他不会再出关了。当然,没过多久,刘邦又出关了。

其二、鸿沟之盟

韩信向刘邦提出南北两个战场的战略:刘邦在正面战场死死咬住项羽,韩信在北方战场攻城略地,彭越则负责偷袭项羽的粮草供给线。几年后,韩信提出的战略意图基本完成。

到公元前203年,项羽在广武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获得潍水大捷,一战歼灭楚国龙且率领的20万大军,灌婴率军直奔项羽大本营彭城而去。而彭越又穿插于自己的后方。

此时的项羽腹背受敌,军心动荡,粮草不济,于是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东边归楚,西边属汉,然后引兵东归。

刘邦刚想退兵,就在此时,张良建议汉军当趁楚军疲敝,一举灭之。然而,刘邦便背叛了鸿沟之盟,追击项羽,便于3个月之后的垓下一战中彻底歼灭项羽。

那么,张良果真背信弃义了吗?

从上面的两件事情,表面上好像是张良站在刘邦这边,其实也不尽然。

张良的初衷张良本出生于韩国宰相之家,等到他长大后,韩国被秦国灭亡。张良一直要想杀嬴政,光复韩国。他也曾经找来一个大力士,行刺嬴政,可惜未遂。

秦末,陈胜揭竿而起,天下豪杰云起响应。张良有了复国之念,在项梁的帮助下,扶持韩王成为韩王,张良为司徒。张良便开始忙于夺回韩国原来的土地,但很难成功。

这时,刘邦出现,双方合作,收复韩国的大片失地。张良为了报答刘邦,为其出谋划策,攻取关中。后来,张良又帮刘邦化解鸿门宴危机,劝说项羽放刘邦一马。

项羽分封18路诸侯后,张良当然回到韩国封地,打算复兴韩国。然而,项羽却扣押了韩王成,不久后将他杀死在彭城,张良相韩由是破灭。

之前秦国灭韩,张良将嬴政视为仇人,如今项羽又杀死韩王,从这之后,张良从此便将项羽视为仇人。那么,谁才有可能为韩王成复仇呢?放眼天下,唯有刘邦。因此,从那时起,张良便死心塌地地追随刘邦了。

张良并没有掺乎刘邦之平定三秦军事活动说张良背信弃义,其实并不能这么说。当初,韩国光复后,张良和刘邦、项羽的关系其实都还可以,他在关中劝说项羽放过刘邦,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之后4个月不到,刘邦便反杀到关中,速度之快,不但震惊了项羽,就连张良也不敢相信,毕竟镇守关中的也是秦朝最后一位元帅章邯啊。因此,将这件事看做是张良的不义之举,并不恰当。

至于后来张良劝说项羽接受刘邦平定三秦之事时,项羽已经杀害了韩王成。是项羽有负韩国在前,张良改投刘邦在后,哪里能说什么张良不讲诚信而项羽守信呢?

鸿沟之盟后,张良建议围剿项羽鸿沟之盟后,张良发现项羽乃是强弩之末,由是劝说刘邦不要错失歼灭楚国的机会。即使张良不提出来,陈平也提出了相同建议。当时,楚国北有韩信,西有刘邦和彭越,南有黥布,东面是海,项羽已然是四面楚歌。

据《史记》所载,一条鸿沟将天下分为2份,刘邦拥有2/3,而项羽只有1/3。这样大好的形势,但凡有点头脑的谋士都会劝进的。

当然,张良除了帮刘邦完成统一大业,也要为韩王成报仇雪恨。就当时张良和项羽而言,张良恨项羽杀死韩王成,项羽则埋怨张良背叛自己,两人完全是水火不容,何来诚信之说呢?

结语

虽然项羽和张良皆为六国之贵族,但是两人的关系从最初的合作走到了最后的反目成仇。

究其原因,是项羽杀害韩王成在先,使得张良复国无望,转而投奔刘邦,想杀死项羽为韩王成报仇雪恨。

试问,在亡君灭国之恨下,何来诚信之说呢?

标签: 张良项羽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不杀萧何?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

    你们知道刘邦为什么不杀萧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集解东观汉记》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正义括地志》云:“萧何墓在雍州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两处记载都说明萧何被葬在北原的长陵。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两个著名的西汉开国功臣推上了历史舞台,也让他们命运从此紧紧的联系在了

  • 刘邦的儿子为什么除了刘恒之外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儿子为什么除了刘恒之外都不得善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邦有几子呢?八子一女。其中只有一子是刘邦皇后吕雉所生刘盈,一女鲁元公主也是吕雉所生。我们来看一下刘邦这八子一女的结局。刘邦的长子是刘邦还没有和吕雉结亲之前所生,不是嫡长子。长子叫刘肥。

  • 刘邦痛恨叛徒雍齿吗,为何还要封赏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雍齿,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齿和刘邦是同乡的人,公元二百零九年,刘邦带着雍齿攻打秦国,经过一场艰难的战役,刘邦攻克了丰邑。后来刘邦让雍齿守住这个地方,自己则率兵攻打薛地,但是雍齿这个人不太喜欢刘邦,他不但没有听刘邦的守住丰邑,而是在刘邦离开丰邑去

  • 刘邦还没有下令杀韩信,吕后怎么先动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好汉不在少数,能够称得上国之将领的更是不计其数。几千年的光阴流转,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许多佳话,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典范。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向是乱世之中出英雄,自古的一些将领都是在乱世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例如我们所熟

  • 刘邦都没有解决的边疆问题 是怎么在汉武帝这里做到 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游牧民族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朝和游牧民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对于汉朝的历史,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刘邦,刘邦不仅作为汉朝首任的皇帝,跟项羽的对战的故事也是代代相传,让人们看到汉朝精彩的开国历史。当刘邦刚建立国家之后,首先想要的就是让国家稳定下来,百姓休养生息,毕竟经历长时间的战乱,国家

  • 蒯通为什么会成为韩信一生最信任之人,刘邦也对他青睐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蒯通,三国

    每当一提起蒯通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西汉初年,由于经历了大的战争灾祸,整个局面陷入到百废待兴的地步,无论是刘邦还是汉朝的执政机构,对于有才之人是非常渴求的,并且在汉初的时候,真正懂得建设国家内勤方面的人才往往比武将等人吃香很多,而韩信他手下有一位谋士,名叫蒯通。

  • 刘邦生前都没有对樊哙下手 为什么临死前才对樊哙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樊哙

    对刘邦杀樊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刘邦在称帝之后,好杀功臣,前有计杀韩信,后有赶走萧何,但是却一直没有对樊哙动手,直到自己将死之时,有突然急着要樊哙的命,这是为何呢?樊哙之于刘邦,相当于赵云之于刘备,典韦之于曹操。樊哙在楚汉之争期间曾经多次救刘邦性

  • 刘邦为什么没有除掉张良?张良与其他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良,刘邦,汉初三杰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初三杰张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汉初三杰”之一,以无人可比的谋略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然而,刘邦在除掉韩信、英布、彭越、卢绾等开国元勋之后,为何没有除掉谋略超群的张良呢?其实,除了张良曾经在刘邦危难之际救过刘邦的性命和大汉王朝建立后急流勇退之外,

  • 史上樊哙真的是被刘邦所杀吗?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樊哙,刘邦,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樊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高祖刘邦能够当上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樊哙,樊哙不仅陪他一起奋斗,还在著名史事鸿门宴中救了他的性命,可是根据史料记载刘邦竟然想要把他的功臣樊哙杀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历史上樊哙真的死在了刘邦的手下吗?他是怎

  • 刘邦和吕后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真的有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吕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的侧面同时指出,人在死之前,最想见到的,肯定是自己最爱的人、最信任的人、最重要的人。而高祖刘邦驾崩前,恰恰吕雉就是唯一的一个倾诉对象。《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击布时,为流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