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什么要拿刘秀和刘邦来暗示李靖呢?李世民希望李靖怎么做?

李世民为什么要拿刘秀和刘邦来暗示李靖呢?李世民希望李靖怎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89 更新时间:2023/12/13 20:48:23

李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实际上刘秀和刘邦各有所长,本来无所谓谁厉害,这里是李世民在借刘邦、刘秀在暗示李靖要知道进退,该放的时候就要放。

这个问题里,李世民就是刘邦、刘秀,而武将李靖则是韩信、云台二十八将。李靖之所以会带刘秀远胜刘邦,就是对李世民说,皇上我知道了,我应该退位让贤了。那么为什么李世民会拿刘邦、刘秀来暗示李靖呢?实际上这和韩信的结局,云台二十八将的结局是息息相关的。

不知进退、终得祸患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这就是韩信最后悲剧的一个缩写。韩信在帮组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不知进退,以至于刘邦对于韩信是又恨又舍不得,所以在最后韩信死后,刘邦只留下了一句“且喜且怜之”。

为什么说韩信不知道进退呢?看一下这个故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韩信必定因为自己的不知进退而悲剧。楚汉争霸时期,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在了荥阳,刘邦此时做的不是营救,而是派遣了使者去和刘邦讨要齐王的封号。

气得刘邦说了一句:“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意思就是说,我都被人围困到这了,你韩信不知道帮组我,想的竟然是自立为王。实际上刘邦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作为刘邦的下属,在主公有危险的时候,你想到的是自己利益,而不是如何救出主公,这对于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何况是从小都不喜欢吃亏的刘邦呢?这就是韩信不知道进退留下的祸患导致的。

天下安定、功成身退

而反观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基本都是个个善终的,除了刘植建武二年(26年)过早阵亡,祭遵建武九年死亡(33年)、冯异建武十年病死军中,岑彭建武十一年被刺身亡外,其余各个人都是安享晚年,后代也得到了优待。

思考其原因,除了刘秀本人仁厚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云台二十八将都是知道进退的,要知道在刘秀得到了天下后,这二十八将除了邓禹李通贾复作为三公九卿参议国事,其余以宽宏的律法相优待,给他们封地俸禄,不在朝廷中继续担任官职。

虽然这是刘秀安排到,但是作为那个时期最耀眼的武将,二十八将能够淡然的接受这样的结局,有的甚至主动采取规避的行动以远离政坛,可见这二十八将非常的清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的意思。

就拿二十八将之首领的邓禹来说,与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打败延岑之后,没有贪功恋栈,此后基本属于隐退主动让贤,老大都这样了,何况剩下的那些将领呢?

即使有贞观之智、也难免晚年多疑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少见的明君,但是即使是如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到了晚年也是和汉武帝一样,开始了追求仙道,贪图享乐,特别是对于一些武将的猜忌。

李世民问李靖的刘邦和刘秀谁才能更好,就是因为李世民对于李靖有了猜忌,才有了这样的问答,作为唐代战神的李靖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均佳,和李世民有多次多次问答,对李世民的变化也是了然于胸。

所以当李世民问李靖这句话的时候,刘秀就是最佳的选择,这同样也是李靖对于李世民的暗示,说自己知道进退,不会和韩信一样不知道进退,会像云台二十八将一样,逐渐弱化自己的存在感,以达到自己可以善终。

同时也希望李世民可以像刘秀对待云台二十八将的后代一样,令自己的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结局。真的是伴君如伴虎,一段简单的君臣对话,竟然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这要是头脑简单的朋友,估计可能为什么得罪君主都不知道。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70多岁的张湛被刘秀请来当官,为何直接吓哭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湛,东汉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张湛的故事。说起不杀开国功臣这件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位皇帝,他就是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在位时期,善待功臣,以“柔道”治国,实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可是刘秀毕竟是封建王朝的帝王,他也有

  • 三国武将樊哙绝非莽夫 他智慧其实要高过很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樊哙

    汉高祖刘邦手下的武将有很多,樊哙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人心中,樊哙就是莽夫一个,可我们细细品来,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樊哙有时莽撞,可他在很多关键时刻的为人处世,往往更胜常人一筹。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樊哙是怎么说话做事的。樊哙本来是杀狗的出身,和刘邦一直混在一起,后来刘邦起义打天下,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

  • 樊哙与刘邦是什么关系?樊哙卖狗肉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哙,刘邦,秦朝,汉朝

    刘邦从小就结交江湖好汉,朋友满天下都是。他的这些朋友差不多都是受苦受穷的人。樊哙就是穷人当中的一个。樊哙以卖狗肉为业,刘邦经常找樊哙吃狗肉。樊哙一到东集,就邦就象影子一样,跟着了到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拿起肉就吃。他们是好朋友,樊哙又不能说刘邦你不能吃。刘邦一吃狗肉,就大喊大叫:“快来吃呀!真香”。他

  • 揭秘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想杀心腹大将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刘邦与樊哙的关系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刘邦曾当过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

  • 大汉开国功臣樊哙:大汉开国第一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樊哙

    樊哙(读fan kua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江苏沛县人,刘邦死党,起初为卖狗肉的,后跟随刘邦起义,南征北战,鸿门宴上,樊哙无惧霸王项羽的威胁,舍命救下刘邦,建立汉国后,樊哙作为大将军,征讨所有反叛的异性王侯。是刘邦的心腹,大汉开国第一武将,封舞阳侯。网络配图樊哙的职业樊哙的职业是卖狗肉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称王后,樊哙成为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建国后,又被封为左丞相,

  • 樊哙与刘邦的结识竟然是从狗肉的赊账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樊哙与刘邦

    樊哙和刘邦一样是沛县人,就是现在的江苏一带。最早的时候以屠狗为生,和刘邦关系亲近。秦征兵,樊哙和刘邦一起逃难到芒砀山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江苏交界。后来和同乡萧何,曹参一起拥护刘邦为首起兵反秦。刘邦当了沛公,他也被任命为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在丰县一带代表秦兵,征服了沛县。之后在攻打敌军的时候多次冲锋陷阵,

  • 刘邦在临死之前为何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在旦夕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与樊哙还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嬃,吕嬃是吕雉的

  • 樊哙一心一意为刘邦 为何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樊哙

    刘邦曾当过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樊哙,樊哙不仅陪他一起奋斗,还在著名史事鸿门宴中救了他的性命,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

  • 刘邦为何在临死之前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九月时节,秋风渐起。都城长安。刚刚击败叛军英布、班师回朝的汉高祖刘邦,因为箭伤发作,病倒在床。作为一名常年征战、冲锋陷阵的主帅,有点小病小痛极为正常。可这一次,明显与以往不同。因为,刘邦已经61岁高龄。任何一点风吹雨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卧病在床,刘邦的心情本来就糟透了,可还是不断有事情来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