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皇帝 刘秀和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皇帝 刘秀和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6 更新时间:2024/1/3 9:19:00

还不知道:成语皇帝刘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汉朝皇帝,好像西汉的皇帝要比东汉皇帝更广为人知一些,不过东汉皇帝中也有一位文武双全之人,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要不是刘秀起兵将王莽击败,可能汉朝就要提前结束了,刘秀通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最后彻底结束全国的割据势力。刘秀继位后,推行了不少良政,慢慢恢复经济民生,迎来光武中兴时期。刘秀还被称为是“成语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开国皇帝大都奋发有为,在风卷如画的历史长廊里熠熠生辉,自带光芒地引领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雄才大略不亚于秦皇汉武。他于公元前5年出生于济阳,公元57年驾崩于洛阳,卒年62岁,创下哪些巅峰纪录?

(一)从起兵到称帝只用了3年时间

刘秀原本是皇室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已递降为济阳县县令了。

刘钦在刘秀9岁时,便死于南顿县令任上。刘秀很早就成了孤儿,一介布衣,一枚普普通通的"屌丝"。

所幸,刘秀在南阳务农为生的叔叔刘良领养下,得以成长。

但这样反差很大的经历,使得刘秀较早懂事,自幼勤于农事,很会干农活,养成了谦虚谨慎、稳重多谋的性格。

公元22年,刘秀27岁。时逢王莽取代西汉建立新朝,骄横的王莽盲目推行改革,又遇大灾,以致天下大乱,赤眉、绿林等农民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见机会降临,在南阳的刘秀即与其兄刘縯一道,带领宗室子弟随之起兵,举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大旗,一路所向披靡,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反抗王莽的新生力量,史称“舂陵军”。

次年,战场上翩若蛟龙的刘秀与其兄刘縯一道加入了绿林军,奉西汉宗室刘玄为更始帝。刘秀受封太常偏将军,不久,在一战而让天下惊的昆阳大战中立下首功,一举覆灭王莽百万大军。

因此军功,刘秀得以晋升武信侯。

不料,一个悲痛的消息却传来,在宛城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兄长刘縯因不服皇威而被刘玄杀害。

噩耗没有让刘秀惊慌失措,善隐忍的性格使他强按下心中的仇恨,还谦恭地赶回宛城向更始帝刘玄代兄谢罪,刘玄一高兴,就没斥责刘秀。不久,便传令刘秀北渡黄河,去河北招抚义军。

刘秀到河北后,在"老乡团"邓禹、耿弇、吴汉等当世精英的辅佐下,很快攻破邯郸,击杀王郎、谢躬等人,顺利接管幽州。

公元25年,刘秀发兵迫降铜马义军,"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势力迅速扩展壮大,可以向刘玄公开决裂后,遂在河北鄗城建立后汉(也就是东汉),史称光武帝。

"一介布衣"刘秀从27岁起兵,到30岁称帝,只用了3年时间,堪称惊天"逆袭"。

(二)翦灭群雄用了12年时间

刘秀称帝后,当时天下还很混乱。刘玄的更始政权还没剿灭,赤眉军在长安拥立刘盆子也建立了建世政权,进逼关中,还有刘永、张步、董宪的部队以及割据陇西的隗嚣、成都称帝的公孙述等等,这些都威胁着刘秀的后汉这一新生政权。

善于抓住战机的刘秀没有硬碰硬,而是采取"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各个击破"的战术平定天下。

根据当时的形势,刘秀决定避开锋芒,于当年十月还都洛阳,趁更始、建世两大集团火并时,派名将邓禹、冯异西入关中,侯进屯新安,耿弇屯宜阳,以观时变。

在赤眉军杀掉更始帝出走游击作战时,刘秀迅速安排邓禹等人拿下长安;当赤眉军南下宜阳时,刘秀亲率大军,与崤底之战取得胜利的冯异等人会合,夹击迫降赤眉主力,一时声威大震,令敌军闻风丧胆。

公元26年,刘秀趁势亲征平定海西王董宪,又遣将军盖延、耿弇东征,分别拿下割据睢阳的梁王刘永、齐王张步。

五年多时间,刘秀大军就一举扫平关东。

紧接着,公元30年4月,刘秀派受封为建威大将军的耿弇统率七军,历时4年,平复隗嚣盘踞的西北陇右;又令大司马吴汉、将军来歙、盖延、岑彭等分别从南北两线攻略川蜀,于公元36年10月击败枭雄公孙述。

至此,刘秀称帝后用了12年的时间翦灭群雄,结束了王莽新朝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局面,东汉王朝重新回归到大一统的新时代。

(三)"柔道治天下"用了20年时间,创下史上有名的"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马上得天下"后,更为难得的是,他采取"柔道治天下"的方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20年的励精图治,到公元57年,全国人口增至两千多万人,在一片废墟中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呈现了国势昌盛的繁荣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真正兑现了他一统天下时立下的宏愿: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可以说,刘秀是史上最好、最仁慈的开国皇帝,他不似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取得天下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屠杀开国元勋,而始终以"柔道"善待下属,尤其善待"云台二十八将、三十二名臣",令人钦佩不已。

他采取"偃干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学"的方式友情提示功臣们可以主动退休,可得"高秩厚礼"。

明事理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由此上交兵权,不再过问政事,安享晚年生活。

如:高密侯邓禹从此在家研究儒家经典,还要求13个儿子各习一门技艺谋生,不非法牟利,不以功臣自居。

胶东侯贾复等功臣也都交出将军印信绶带,安然无恙地过上退隐的闲适生活。

就这样,光武帝刘秀与开国功臣继续保持其乐融融的相处状态,成就了彼此之间一生既是君臣、又是好友的历史佳话。

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天下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大力用大批有能力的文人儒士去引领、恢复和发展百废待兴的新朝。

如重用铁面无私的洛阳上东城门候郅恽,请他担任太子的老师;对不畏权贵得罪湖阳公主的董宣给予肯定;把秉公执法的祭遵提任为刺奸将军等等,这些举措很好地营造了后汉开国后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干事创业的优质环境。

此外,光武帝刘秀尤其善待老百姓,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

制定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不远征匈奴以息战养民。

对少数民族采取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以德治边"政策,重视商贸往来。

下达九诏释放奴婢、刑徒,可返归田园务农,极大地缓和了当时紧张的阶级矛盾,有效地安定了社会秩序。

实行度田制度抑制豪强,对农民轻徭薄赋,改为三十税一,对山林川泽免除"假税";兴修水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整顿官场风气,减轻农民负担等等,后汉初年的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更为难得的是,光武帝刘秀对自己要求极严。

他生前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朗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死后(公元57年驾崩)实行"薄葬"。

这就是全能皇帝刘秀,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其传奇而又务实、谦虚而又温柔的一生,没有秦始皇的残暴折腾,没有汉高祖刘邦的流氓习性,也不似朱元璋那样残暴多疑……远远超过了这些了不起的开国之君。

为此,光武帝刘秀被誉为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四)第一个自由恋爱的皇帝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亦让人点赞。

刘秀还是"屌丝"时,对美貌端庄、聪慧善良的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很是倾慕。他去长安求学时,看见执金吾在街上路过,阔气、壮观的场面,触动了刘秀的心事,有感而发下,刘秀当即立下目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28岁受封武信候后,即向思慕多年已19岁的阴利华正式求婚。对刘秀颇有好感的阴利华随之递来了橄榄枝,接受了刘秀的求婚。刘秀便按照当地风俗风风光光地迎娶阴丽华为妻,二人真挚的自由恋爱一时成为佳话。

后来阴丽华主动让位的经历更是千古传诵。

刘秀称帝后,为是否册封阴丽华为皇后陷入了两难境地。

按理,阴丽华是刘秀的初恋,也是结发妻子,册封阴丽华无可厚非。但出于当时政治需要,刘秀又不得不迎娶真定王刘扬的甥女郭圣通,须立为郭皇后。

深爱刘秀的阴丽华这时主动站出来,主动让位,甘居侧室,成全了郭圣通为后的意愿。

此举让刘秀更加感慨夫妻之间难能可贵的坚贞不渝与患难与共。后来,刘秀统一天下后,便以"行事有吕霍之风"为由废去郭圣通的皇后位,改为中山国太后迁居北宫,重立阴丽华为皇后,益加宠遇,两人相守一生,所育的儿子刘庄也立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

刘秀与阴丽华自由恋爱的故事,也就广为流传下来。为此,刘秀又被称为"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皇帝"。

(五)创下与之有关的成语二十多个,又称"成语帝"

光武帝刘秀,还创下二十多个与他有关的成语,突破了帝王的历史纪录,又称"成语帝"。

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讲的是刘秀遣阳夏侯、征西将军冯异西征赤眉时,虽在回溪失败,却在渑池获胜,取得崤底战役的胜利。刘秀在下诏奖赏时表示,"冯异先有所失,后终有所得,当论功嘉奖"。

如:有志者事竟成。

讲的是刘秀令将军耿弇攻打青州张步时,在临淄大战中中了一箭,仍坚持战斗最终拿下张步。让前来支援的刘秀大为感慨,夸奖说: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如:置之度外。

语出《后汉书.隗嚣传》,源自刘秀称帝后,对隗嚣和公孙述暂不征讨,就对众将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如:克己奉公。

语出《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如:披荆斩棘。

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这是刘秀表扬冯异的经典由来。公元30年,征西将军冯异平定关中回到洛阳朝拜刘秀时,刘秀说:"汝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乃有功之臣。"

以上五个与刘秀有关的经典成语,足见刘秀对冯异、耿弇、祭遵等人的欣赏、厚爱喜于言表,对消灭隗嚣、公孙述两大军阀的底气和自信。

此外,乐此不彼、糟糠之妻、聚米成山、垂于竹帛、敝帚千金、得陇望蜀、疾风知劲草、差强人意、推心置腹、旗鼓相当等等,这些成语都与光武帝刘秀有关。

这些成语,也很好地总结了光武帝刘秀雄才大略的一生。

标签: 刘秀成语皇帝

更多文章

  • 谢躬是什么人?谢躬之死对刘秀的崛起有多大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刘玄,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谢躬之死对刘秀的崛起有多大的帮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谢躬是更始帝刘玄的尚书令(秘书长),更始二年春,受命率领六路人马,前往河北,与招抚使刘秀配合,共同消灭伪帝王郎。当然,这是明的任务,他还有一个暗的使命——监督控制刘秀,不排除以极端手段除掉刘秀!不过谢躬不但没完伤

  • 汉光武帝刘秀一代明君为什么不出名?看看历史上哪些帝王比较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光武帝刘秀一代明君为什么不出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创者,延续了刘邦的汉帝国,而且他的一生近乎完美,几乎没有黑料,而且还专一,一辈子就惦记着原配阴丽华,46岁还不忘把她扶为皇后。就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但是好像关于他的话题很少,反而像曹

  • 光武帝刘秀有哪些政绩?为什么他的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创者,延续了刘邦的汉帝国,而且他的一生近乎完美,几乎没有黑料,而且还专一,一辈子就惦记着原配阴丽华,46岁还不忘把她扶为皇后。就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但是好像关于他的话题很少,反而像

  • 从平民到皇帝的刘秀,他杀过功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东汉

    对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刘秀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也挺不简单的,他也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平民起义的人了,但是这个刘秀和朱元璋却完全不一样,话说这个朱元璋是真的好狠啊,杀光了所有功臣,但是这个刘秀却好很多,他不杀功臣,都是平民起义为什么刘秀就做得不错呢

  •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杯酒释兵权本来就是一段伪历史,它体现只是北宋崇文抑武思想的开端,而不是事实。假设杯酒释兵权是真的,单纯从抑制功臣派武将势力讲,当然杯酒释兵权做得更好,但是如果从政治影响力角度看

  • 此人兵不血刃帮刘秀除去大患,为何刘秀封其为“不义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不义候”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人们在骂人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忠孝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违背这些原则的人,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可是在东汉时期,就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人帮刘秀除掉了心腹大患,可是光武帝在封赏他时,却封他

  • 他帮刘秀除劲敌,为何最后被封“不义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子密,东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子密。在东汉时期,就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人帮刘秀出掉了心腹大患,可是光武帝在封赏他时,却封他为不义候,让他背上骂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从一个叫彭宠的人说起。彭宠也是南阳人,他的父亲在汉朝时担任渔阳太守,因不肯依附王莽而遭到杀害。彭宠很有才能,“少为郡

  • 刘邦九世孙:汉光武帝刘秀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秀,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放到皇帝身上,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是九五之尊,国家统治者,但当他们身上沾满历史的尘埃,决定他们知名度的就不仅仅是业绩(治理水准),还有黑点和谜团。他们要做点大事件,比如开疆拓土、改易制度、筑长城、挖运河等等;搞点大新闻,比如焚书坑

  • 光武帝刘秀一生的污点是什么?刘秀对郭圣通有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汉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秀,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世人皆知一个伟大的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所以古代明君的背后都会有一位贤后。明太祖朱元璋,他开创大业建立国家,马皇后一直在扶持他。而汉光武帝刘秀也有一位贤后阴丽华,其实在阴丽华之前汉光武帝还有一位皇后,那么刘秀是

  • 刘秀的知名度为什么会那么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汉朝

    刘秀的知名度为什么会那么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九世孙。公元5年,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可他的篡权引起了全国百姓的不满,纷纷起来造反,其中就有刘秀,刘秀的父亲本是济阳县令,无奈家道中落,便组织了起义军,四处征战,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