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方正不阿”申屠刚,王莽用不来,刘秀也用不来

“方正不阿”申屠刚,王莽用不来,刘秀也用不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36 更新时间:2023/12/31 5:16:54

申屠刚,字巨卿,两汉之际扶风茂陵人。申屠刚的七世祖是汉文帝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这人就刚正不阿,到了申屠刚这一辈这个特点就更突出了。申屠嘉自幼喜欢读书,“质性方直”,非常仰慕史猷和汲黯的为人,这二位都是方正之士。郡守听说申屠刚的为人后,任命他为郡中的功曹,参与郡中的政务。

汉平帝死后,皇太后王政君掌握了政权,大司马王莽辅政。王莽为了长期掌权,不肯册立年长的皇帝,他立了只有九岁众山小王刘衎为帝,这就是汉平帝,同时不准汉平帝的母族卫氏外戚和祖母冯氏外戚来长安。

那年申屠刚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他对王莽的作法很有意见,他认为母亲和幼子是天地自然的亲情,任何力量不能阻挡,应该立即把卫氏外戚和冯氏外戚请进长安,负责皇宫的禁卫,养育年幼的皇帝。看到申屠刚的奏折,王莽非常生气,在王莽心里根本没有什么亲情,有的只是权力,但对申屠刚的策论也难以反驳,就以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下诏:“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申屠刚为自己的实话实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来王莽利用“狗血门事件”进行大清洗,杀掉了卫氏外戚,王公贵族死难者二三百人。申屠刚深知自己就在黑名单上,他抛家舍业,来到河西,还不踏实,又转入巴蜀,奔波劳碌二十多年,直到王莽败亡,申屠刚才在陇右安定下来。

此时割据陇右的是隈嚣,他既无力直取天下,又不愿向刘秀俯首称臣,长期处于一种首鼠两端的状态中。申屠刚建议隈嚣归顺刘秀,认为这是天命所归,“非人力也。”隈嚣其实知道这一点,但他还知道光武帝刘秀这人刻板严格,而隈嚣自己是非常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的,所以他认为自己难以和刘秀相处,没有接受申屠刚的意见。

申屠刚去了蜀中,投奔了割据蜀中的公孙述。建武七年,刘秀征召申屠刚,申屠刚再次给隈嚣去信,他认为刘秀的统治已经稳定,“政教日睦,百姓平安”,而陇右地区“人人忧忧,骚动惶惧”,人们的心思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本不是刘秀的对手。“夫离道德,逆人情,而能有国有家者,古今未有也。”他建议隈嚣赶紧做决定。

申屠刚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当个忠义之臣,但隈嚣的定位很矛盾,他为人臣,有点不认,作皇帝,又力所不及,高不成低不就,他深知自己在刘秀麾下一定会失去自由,那样隈嚣就不是隈嚣了,但想抵抗刘秀又不可能。隈嚣最终没有采纳申屠刚的建议,他犹豫彷徨了十多年,战败后抑郁而死,他的儿子归顺了刘秀。

申屠刚来到洛阳后,被刘秀任命为侍御史,后来升任尚书令。当时光武帝想出游,申屠刚认为陇右、蜀中尚未归附,不应该游山玩水。实际上刘秀对隈嚣和公孙述早已是成竹在胸,知道他们挺不不了多长时间,完全可以“置之度外”,没有听从申屠刚的建议。但申屠刚这人非常固执,他从蜀中、陇右一路走来,深知公孙述和隈嚣的厉害,他用头顶住刘秀座驾的车轮,刘秀只好放弃出游。

刘秀这人对自己严格,对别人也严格,不管是地方官还是中央官员,基本上都是由刘秀亲自选派,然后按照条条框框严加考察,工作相当辛苦。朝中官员,尤其是负责日常事务的尚书近臣,更是起早贪黑,提心吊胆,即使如此还经常遭受惩罚。刘秀不大给人留面子,动不动就把大臣按倒在地。

还就申屠刚胆大,他上书刘秀要求体谅大臣们的辛苦,同时要求让太子进驻东宫,派老师辅佐,实际上是让太子参与一部分政务。刘秀这人非常勤政,甚至可以说对处理政务有瘾,事必躬亲,对谁都不放心,根本不会让太子代替他打理政务。对于申屠刚,在刘秀看来他是一再包容了,仍然不断上谏,都是些愚昧的东西,他把申屠刚贬为平阴县令。

后来刘秀又后悔了,毕竟申屠刚代表了一种正义倾向,他又把申屠刚提拔为太中大夫。但申屠刚已经看明白了,刘秀是好人,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自己也是一样,都应该宽容别人,耐心等待别人的提高和长进。申屠刚称病辞职,后来在家中去世。

标签: 汉朝申屠刚王莽刘秀汉朝

更多文章

  • 东汉统一战争:光武帝刘秀消灭割据势力完成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统一战争,东汉,刘秀

    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关中、陇右、蜀中等地的割据势力,再次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战争。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称帝,建都洛阳,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建武二年(

  • 赤眉军投降后,为什么刘秀先让其吃饱?不谈国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眉军,刘秀

    刘恭毕竟宗室出身,又是读书人,见到刘秀跪拜后,还想讨得些优待条件,就试探性问刘秀:“(刘)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事到如此,刘恭还是打诳语。如今的赤眉军,哪里还有百万!这些天杀的杀逃的逃,其实只剩下十多万人了。刘秀一笑,回答只有一句:“待汝以不死耳!”虽然刘秀这句话不怎么客气,毕竟弟弟能够保

  • 更始帝刘玄为何派遣刘秀北渡黄河,招抚河北州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更始帝,刘玄,刘秀

    更始帝刘玄为何派遣刘秀北渡黄河,招抚河北州郡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冤杀。哥哥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刘秀强忍悲伤,益发谦逊,且悲愤不形于色,彰显出刘秀韬光养晦、隐忍负重的心计。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

  • “成语大王”刘秀,一生创造成语不停,其中这个曾影响曹操决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汉军攻占了略阳(今甘肃庄浪南)。为了夺回这一陇右要地,隗嚣亲率数万大军攻城。汉军死守,和陇右军队展开激战。鉴于陇右战局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刘秀再次御驾亲征,本人亲临长安,指挥汉军的平陇作战。由于据有河西五郡的窦融部率步骑数万大军归汉,汉朝实际上对隗嚣的陇右军队构成东西夹击之态。

  • 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实如何 谁才是最厉害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刘秀

    对云台二十八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在这二十八人中,邓禹排名第一,但那是按功劳而论。要论最厉害的武将,邓禹则是排不上的,这就好比汉初三杰,萧何功劳最大,但打仗肯定不如韩信。刘秀手下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呢?按照《后汉

  • 他因为屠城让其背负了“屠伯”的恶名 为什么刘秀只谴责而不惩罚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吴汉

    还不知道:刘秀为何只谴责吴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十月,隗纯迫降,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宣告结束。平定陇西后,公孙述割据的巴蜀便成为刘秀统一大业的最后一个障碍。公孙述称帝巴蜀十余年,可谓根深叶茂,麾下云集了很多反汉死士。平定巴蜀之战打得非

  • 刘秀的大哥为什么会被人盯上呢 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秀

    在昆阳之战中,除了刘秀立下奇功外,刘秀的大哥刘縯也功不可没,因为他拿下了军事重地宛城,不但给自己留有后退的安身之地,而且还给新军以心灵上的沉重打击。因此,随着这一场世纪大战的结束,大家看刘縯和刘秀的眼光早已变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绿林军,以及那个平庸的更始皇帝刘玄,视他们两兄弟为“眼中钉”、“肉中刺”,

  • 赤眉军坐拥30万部队 刘秀当初是怎么打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赤眉军

    刘秀是如何打败30万部队的赤眉军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贤人,此人在历史上是一位开明君主。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格局下,当时的他是一介布衣,乘势起兵,平定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统一天下,最终,将刘氏的天下重新夺回来,建立东

  • 刘秀和他的情况差不多 为何刘备却只能三分天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刘备

    刘备为何不能统一江山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是他们都是皇族后代,不过在他们那一代的时候,都已经没落了。没落到甚至他们是不是皇族后代,都让人产生怀疑。二是他们都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诸侯群雄并起的时候,白手起家,依靠个人魅力拥有了自己的武装

  • 为什么说刘秀是最会做皇帝的帝王?关于刘秀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汉,刘秀

    为什么说刘秀是最会做皇帝的帝王?关于刘秀你怎么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职业皇帝,有人说刘秀是最会做皇帝的帝王。刘秀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为人称道的皇帝,他出身寒微,却能推翻逆贼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光复祖宗建立的基业,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并被后人推崇。很多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