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2/11 7:39:33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对于高祖皇帝允诺韩信的三不杀。大多出现在演义以及戏曲之中,因此现在对种说法真假程度不得而知,假设刘邦赐予韩信三不杀,吕后最终依旧将韩信杀死,吕后在杀韩信的过程中是否违抗了刘邦的旨意呢?

首先张良有没有为保韩信向刘邦提意见

张良与韩信的关系还算不错,韩信的能力是张良与萧何一同发掘出来的,他的能力最终也在击败项羽的大舞台上展现出来,对于张良是否有想保护过韩信的措施,很抱歉我在各大史书中并没有发现。

因此张良想要设计保护韩信的事件实则是子虚乌有,对于刘邦赐韩信三不杀的事件,只是在戏曲中广有流传,正史中却从未有过提及,因此我并不赞同张良曾相刘邦设计保护刘备

对于刘邦赐韩信三不死,是为了表彰韩信灭三秦,降大楚的旷世功勋而赐予他的,与张良并无太大的关系,韩信的能力确实让刘邦惊讶,然而随之不久而来的便是恐惧,韩信功高震主,不知收敛。

刘邦不想落下杀功臣的骂名,因此这件事情只有吕后才能够帮助刘邦,吕后是一位极其富有心机的 女人,韩信怕刘邦而不惧吕后,最终却被吕后杀死。

其次来说吕后杀韩信

汉高祖十一年,异姓王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吕雉留守长安,而陈豨于韩信一直有书信来往,多是劝韩信一同谋反,但韩信十分犹豫,当时刘邦当了皇帝后开始杀功臣,导致人人自危。但即使在当时,韩信仍没有决定要谋反。

此后韩信手下有一人犯了错误,准备要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后,向吕雉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于是吕后找来萧何商量,萧何出了一个主意,就说刘邦已经灭了陈豨。

群臣庆祝,邀请韩信前去,当时交通不发达,韩信也不知道前方战事,欣然前往长乐宫。

当韩信进入宫中后,吕后让预先埋伏的武士将韩信捆起来,韩信破口大骂,才发现上来萧何的当,于是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名句。

吕后当机立断,把韩信杀了,并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开国大将多没有好下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同享福,连汉王朝开国第一功臣韩信,都被诬谋反蒙冤被杀,可想而知其它开国大将的下场。

再次来说吕后杀韩信的详细过程,由此来分析其是否抗旨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召入长乐宫中,吕后一想三不杀该当如何处置,萧何建议还是不杀韩信为好,可吕后为了大汉江山只能动手,最毒不过妇人心,韩信入宫后,被吕后斥责,韩信出眼不逊,吕后大怒。

命武士将韩信绑起来放入麻袋中挂在大殿之上,用竹子将韩信的血放干后,才将其放下来,如此说来吕后并没有抵抗刘邦的旨意。三不杀是指: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吕后将其放到麻袋里并没有看见天。

将其吊在宫中的大殿上也没有见地,至于杀韩信使用竹子放血使其致死的因此也没有见铁。因此我认为吕后并没有抗旨。

综上所述:我认为根本没有三不杀,即使有吕后也会想尽办法将这位功高震主的韩信杀死,并且不会留下把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刘邦,夏侯婴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平背楚投汉的第一计,便是叫刘邦直取彭城。刘邦原本的计划是,一点点把其他小诸侯王吃掉,最后再跟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雄雌。听了陈平的主张后,刘邦认为,此计甚妙。携节节胜利的优势,趁项羽深陷齐地,直接攻占项羽的

  •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没有如果,刘邦和曹操作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是没法在现实里碰头的,所以也很难回答结果如何。刘邦、曹操都是极为出色的统帅,只是在能力上有所区别。刘邦的强项在于御人,战争谋划和指挥能力只怕逊于曹操。而

  • 吹牛不做事的刘邦和韩信!为何一个遇贵人一个遭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刘邦,韩信

    吹牛不做事的刘邦和韩信!为何一个遇贵人一个遭侮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很多人都不信邪,认为有所谓的“公平”,但天下间哪有什么公平可说?不信,我简单举三个例子。刘邦“多大言,少成事”,意思是刘邦好说大话却办不成事,这样的人却被吕太公招为女婿,将吕雉这个美女嫁给了他。陈平发迹

  • 刘邦明知吕后恨戚夫人,为何不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刘邦明知吕后恨戚夫人,为何不给戚夫人留后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家都知道,吕后在刘邦死后不仅大肆诛杀刘氏宗族,而且还对她曾经的情敌戚夫人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人彘”这种恐怖的生物,就是在吕后手中诞生。汉惠帝刘盈在看过戚夫人的惨状后,竟吓出了心理阴影。从此不理朝政,荒废堕

  • 从废太子来看,为何说只有张良懂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195年,刘邦自从讨伐黥布回来,身中流箭,不愿就医。于是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卧床多日,宠妾戚夫人和其子刘如意常伴左右。一日,刘邦突然觉得精神尚可,便叫人置下酒席,唤太子刘盈前来伺候。刘盈听说父亲刘邦病体见愈,心甚宽慰

  • 如果扶苏继位成功会怎么样 刘邦还能有机会建立汉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扶苏,刘邦

    还不知道:如果扶苏继位成功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大数量的民间起义,起义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当权者的不理国事,不顾民命,所以才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群起反抗。陈胜吴广起义中学课本里学过,可是当时却非常好奇为什么他们起义需要冒用别人的

  • 后人为什么会喜爱身为失败者项羽 而不是身为成功者的刘邦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刘邦

    还不知道:后人为什么会喜爱身为失败者项羽呢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时期,这一时期,刘邦、项羽各显神通,凭借自身以及帐下臣子们的智谋、武勇争夺天下。最终,善于用人的刘邦击败了刚愎自用的项羽,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并让

  • 刘邦最信任的大臣卢绾,最后竟然投降了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卢绾,刘邦,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卢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邦年幼的时候有一个玩伴叫卢绾,这个卢绾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和刘邦这种顽皮好动且流里流气的孩子有着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卢绾就成为了刘邦的小跟班,两个人是形影不离。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卢绾就义务劳动,跟在他的身边听从调遣,刘邦对这位

  • 项羽已经在鸿门宴谋划要杀刘邦了 为什么他就是没有动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鸿门宴

    还不知道:项羽鸿门宴上为什么不杀刘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鸿门宴,现在多用来形容有危险但又不得不去的饭局,它来源于秦末时期农民起义秦被灭后,刘邦为赔罪表忠心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会项羽时在项羽的据点鸿门吃的一顿饭。在鸿门宴之前,项羽的谋士范增与项羽商计好要取刘

  • 文盲皇帝刘邦平生只作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汉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刘邦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很多人在说起刘邦的时候,都觉得他不过是运气好到爆的地步。很多人认为,如果他的运气稍微普通一些,可能他也就只不过是个市井无赖,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在亭长的位表置上干到退休。其实这个观点还是很有些偏颇的,并不能因为他从小读的书少,就认为他没有能力。他平生所作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