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用40年的征战 打出了中国的雏形

汉武帝刘彻用40年的征战 打出了中国的雏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4/1/2 16:26:20

我们现在看中国的版图都说像一只雄鸡,很有气势,而且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但是,千年之前我们的版图与现在有很大差距,因为历朝历代我们中国的版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有国家形态的时代开始,直到汉武帝时期我国版图的雏形才基本出现。

因为在秦以前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当时的疆域界限是不清楚的,或者说根本没有“总疆域”这个概念,所以,公元前221之前的历史对我们研究中国疆域的雏形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要说的话,就得从秦朝开始了。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六个国家,把齐、楚、燕、韩、赵、魏都划归到自己的疆域,还从一些少数民族手里抢夺了一些土地。但是不要误会,那时候的国家虽然多,但是面积都很小,所以秦朝就算是统一了十二个国家疆域也大不到哪里去。

就以秦时修建的长城来说吧,它西部的边界是甘肃临洮,你可以在脑海中大体想像一下它的方位,才到哪里?当时的统治中心也主要是集中在北方,虽然当时的统治力量对南方地区像是浙江南部、云贵、广西西北等这些地方都有所涉及,但充其量只是管理了这些地区交通线和行政中心,无法管辖当地原本就存在的部落首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这些地方,这些部落首领才是真正的领导人。所以秦始皇的功绩只是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现如今中国的疆域没有什么太大贡献。

秦亡之后,天下大乱,楚汉在争权夺势的时候无暇顾及一些边缘地区,于是,一些少数民族趁乱抢回了原本的土地,所以西汉初期的国土面积是有所减少的,甚至于比秦朝的面积还小。当然,这时的衰退只是暂时的,中国疆域的雏形就是在汉朝时大体确定下来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模样,而要说汉朝时为开疆扩土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汉武帝了。

鉴于前面两位皇帝的统治是很明智的,所以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汉朝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已经日渐强盛,再加上刘彻本身是个精明强干的皇帝,所以在条件允许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大业。

在公元前140年~前100年,刘彻的很大精力放在国家的疆域问题上,一方面他注重收复秦朝旧有的土地,也就是那些被周边民族趁楚汉之乱夺取的土地。这些地区有过被征服的历史,所以收复起来也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扩展疆域上,像北边就有匈奴。匈奴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他们骁勇善战,不甘于偏居一隅,所以一直对富庶的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公元前129年,武帝开始反击匈奴。他任用了自己的妻弟卫青还提拔了卫青的侄子霍去病,他们二人能征善战,最终打败了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而匈奴只能放弃领地不断后退,又因为与汉作战时间太长,他们元气大伤,所以渐渐走了下坡路,我方则将疆域的界限划在了阴山一带。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战匈奴,此时的匈奴已经没有资本抗争,其浑邪王率众投降,于是河西走廊和湟水一带就被划入了汉朝的疆域,这已经算是比较靠西了,最有益的一点是我们掌控了河西走廊,就掌控了前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而这片区域的意义不仅仅是扩大了汉朝的版图,还让大汉有了和中西亚交往的条件,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商品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后来的对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现在不是就要复兴陆上丝绸之路吗?

武帝向北征战,向西扩土,自然不会忘了西南地区这片广大的区域。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就已经开始注意西南夷了,他往那里派了兵,还主张在那里建路设县。但是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十分复杂,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不通,再加上北方与匈奴正激烈作战,所以筑路进程十分缓慢。直到公元前122年,匈奴之患基本被解决,武帝才又腾出手来处理西南夷的事务。他在这里建了几个郡,管理西南的边界地区,而当时我们所拥有的领土就基本上有了现在西南地区的模样,甚至还包括现在的缅甸。

大体勾画一下当时的版图的话,我们会发现与现在虽然仍有差别,但是已经基本具备了现在疆域的雏形,所以说,现在中国疆域的雏形是汉武帝用四十年时间打出来的不无关系。

标签: 汉武帝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的六大功绩与四大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人。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

  • 汉武帝刘彻一生的女人——陈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阿娇

    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为堂邑夷侯陈午与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立为皇后。 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5一前107

  • 汉武帝刘彻聪慧过人登基后遣使出使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彻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7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间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网络配图首创年号,开拓汉朝最

  • 对于不听话的朝鲜汉武帝刘彻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刘彻

    在战国时期,燕国是个比较弱的国家,可这弱也是相对的,虽然惹不起那些老大哥们,燕国还是比较轻松的搞定了朝鲜,而后在那里设置了官吏,正式统治那块土地。后来秦国灭掉了燕国,在那边设立了一个辽东郡,朝鲜就成为辽东郡以外的一个国家。到汉朝的时候,辽东郡属于燕王卢绾的地盘,后来卢绾造反跑去了匈奴,他的手下也受到

  • 汉武帝刘彻的哪次致命艳遇搭上10万士兵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艳遇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

  • 揭秘: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最窝囊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

    在访仙觅药的道路上,汉武帝步了秦始皇的后尘,虽屡次受骗,一再失望,但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大有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之势。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乐成侯丁义向汉武帝举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栾大,是一名方士。栾大个子高挑,颜值很高,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什么事在他口中都是小菜一碟,而且抡起舌头来面不改色心

  • 揭秘汉武帝刘彻为何要赐死美妻钩弋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

    已经70岁的刘彻极为多疑,觉得刘弗陵年纪太小而钩弋夫人又太过年轻漂亮,自己死后一定会成为另一个吕雉。他开始琢磨着要如何弄死钩弋夫人,而且要背负着罪名而死,避免日后她的堂表兄弟们有入朝为官的可能。汉武帝是个很多情的人,他又有文学才华,因此喜欢起漂亮美眉格外动情。武帝诗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

  • 一生杀伐无数的汉武帝刘彻 竟也有不敢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与公元前156年生,在公元前87年驾崩,他的一生杀伐无数,开创了汉武盛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因为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还造成了巫蛊之祸。网络配图使的后人对他也有很多的不好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位杀伐果断的君王,也有一个不敢杀的人,那就是汲黯。在司马迁的《汲郑列传》记载,汲黯总是和汉武帝意见

  • “御前带刀侍卫”源于汉武帝刘彻的发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

    看多了清宫戏,同学们肯定都对威风凛凛的“御前带刀侍卫”印象深刻。这一称呼,源自于清代,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官职称为“御前侍卫”,“带刀”是他的标志和特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带武器的贴身保镖。日本叫近卫兵,美国叫特勤处,中国叫“中南海保镖”。网络配图1、御前侍卫的来历侍卫侍卫,侍从并护卫的意思。春秋战国

  • 名垂千古大帝刘彻统治时粮食多得发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彻

    中国古代史中有几位千古帝王,他们对中国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无论是国家经济还是军队管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汉武帝刘彻就是这样一位千古帝王。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位皇帝,有着不同一般的气质与风范,小时候就表现出成就帝王的天赋。网络配图汉武帝气场强大,在即位之初就想象着如何面对汉朝的大敌—匈奴,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