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辅佐刘邦一统天下后,为何选择去辟谷修道呢

张良辅佐刘邦一统天下后,为何选择去辟谷修道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2/12 8:05:49

众所周知,楚汉争霸时期,刘邦的军事集团大多都是社会底层人士,和身为楚国贵族的项羽集团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不过在刘邦的阵营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比项羽差,这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乃韩国国相世家。在张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张良祖父历任韩国三朝国相,父亲也历任两朝,但就是这样一个家族,却在秦灭韩国的战争中毁于一旦。

面对如此毁灭性的巨变,张良内心既愤恨也无奈,20岁的青年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灭秦复韩大计。但张良手中并无兵马,只有家族的一点余财,于是便想出一个铤而走险的办法“刺杀”。

也许是秦始皇的阳寿未尽,张良精心策划的刺杀计划最终失败,100余斤的铁锤只击中了无关紧要的副车,也正因如此张良被全国通缉。

在被通缉的这十余年间,张良不仅苦读兵书,也一直寻找灭秦复韩的新途径。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知道转机已经到来。

在乱世中,张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刘邦,三十岁的张良已经背负了十几年的国仇家恨,两人志趣相投,迅速成为知己同盟。张良、韩信、萧何和刘邦的四人组合,开辟了汉朝的江山,张良属于四人中的脑力担当。

不过读书人都有个毛病,对于自己的故国都比较忠诚,虽然刘邦一直青睐张良,但张良的心中也没有放弃“仕韩”的念想。

然而让张良没想到的是,韩国最终还是被项羽所灭。断去最后念想的张良从此跟随刘邦仗剑天下,对抗楚军。

在和楚军对抗期间,身为刘邦的智囊的张良,能够看清人和局势,向刘邦推举韩信、英布彭越三人,此三人在手,项羽必败无疑。刘邦取胜后,张良跟着昔日的知己,今日的皇帝重回关中,定都长安。

虽然张良最后没有成为韩国国相,却成了汉朝的留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功成名就之后,正常来说摆在张良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就是继续扶持刘邦继续壮大汉朝,并享尽世间繁华。毕竟自己的功勋在哪里,这是谁都不可替代和抹除的。

第二就是防止“走狗烹”,及早的选择告老还乡。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尽管功勋无双,最后不还是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但张良显然选择了第三条路,那就是辟谷修道。

所谓“辟谷”就是修炼的一种方式,最早始于先秦时期,而修炼方式就是不吃五谷杂粮,最终通过吸风饮露的方式来达到修炼飞仙的目的。

为此张良整整五年足不出户,此后更是三年不吃五谷,也断绝与朝廷官员交往。或许这一举动在当时人看来张良已经疯魔,然而后来的历史演变却无不显示出张良的高深,张良换来了子孙后代两千多年的平安。

原来虽然张良修炼成仙的心态已经到了着魔的地步,但这也变相的让他远离了世俗争斗,也让他成为了刘邦集团内少有可以功成身退的人。

而张良最后一件参与的朝政事务,是太子刘盈的废立问题。吕后在张良的指示提点下,成功请来“商山四皓”,才保住刘盈太子之位。

身为刘盈继位的功臣,张良却还是延续自己修道无为的作风,婉拒吕后高官厚禄的邀约,跟随赤松子游离四方,于山水之间修道无为。

或许张良自己也没有想到,由于张良的修道,他的后世子孙也大多与修道结缘,他的第八世更是在龙虎山创立道教。与外来的佛教不同,道家作为本土教派,一直延续到现今。可以这么说,张良的辟谷修道,避开了刘邦时期的朝局斗争,也远离了吕后专权。汉朝早已灭亡,道教却流传久远,让其子孙平平安安了2000多年。

当国仇家恨得报后,他急流勇退,放弃刘邦给予的繁华人生,辟谷修道,保得子孙后世平安。

张良历经了人世悲苦,享受了人世繁华,最终却抛弃繁华,追求无为大道境界,令人可歌可叹。

标签: 汉朝张良

更多文章

  • 项羽当初没有杀楚怀王的话 楚汉争霸中刘邦还能获胜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汉争霸,项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楚汉争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楚汉争霸中,早年推翻秦朝,夺得天下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只不过项羽在占领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给自己封了一个西楚霸王的称号。对此,很多人都说项羽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项羽并不是不想称霸天下,不过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 项家作为拥立楚怀王的恩人 楚怀王为什么改派刘邦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楚怀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楚怀王和刘邦的事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二世2年(前208年),秦将章邯在定陶之战大败楚军,击杀楚军统帅项梁。叛秦诸侯中,涌现出的第一批领袖人物先后凋落。项梁侄子项羽,请命向西入关伐秦,被楚怀王拒绝。楚怀王转而选择了刘邦避开秦军主力,入关伐秦,而让项羽跟随宋义北上

  • 为什么说张良是刘邦身边最腹黑的谋士?韩信的死跟他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良,西汉

    大家好,说起张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范蠡规劝文种离开越国避难的金玉良言,没想到成为270多年后汉初名臣韩信的临终遗言。韩信之死,成为刘邦定鼎天下之后屠戮功臣的肇始。作为秦末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之一,韩信先后击破魏、赵、齐、楚等几大割据势力,奠定了刘邦一统天下

  • 丁公为什么会被刘邦杀死?项羽手下最倒霉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丁公,秦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丁公为什么会被刘邦杀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手下不少将领都帮过刘邦的忙,比如说项羽的叔父项伯。除了项伯外,其实还有一位将领。他在奉命追杀刘邦时,已经追到了刘邦,但却将其放走。此人对刘邦可以说是有着不杀之恩,可是后来刘邦却恩将仇报,将其此人杀

  • 项羽和刘邦对待人差距之大 人才为何都往刘邦这边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和刘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的横征暴敛和残暴不仁,毁掉了他父亲打下的锦绣江山,啼饥号寒的天下百姓,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揭竿而起,斩木为旗,掀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幕。遗憾的是,陈胜吴广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没能笑到最后,天下最终成为刘邦的

  • 刘邦在杀韩信的时候 张良为什么不阻止刘邦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风气就是从刘邦开始的~但刘邦杀功臣这个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还是个问题,据看来,刘邦所杀的功臣都有其不得不死的理由。但我知道必定有人会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理由来为被杀的功臣辩白,如果

  • 樊哙曾救过刘邦的性命,为何刘邦去世前还要铲除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樊哙,西汉

    樊哙,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王朝党派之间的斗争几乎是每个王朝朝代更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超级大国”,汉王朝便是其中之一,汉朝帝国统治中国历史长达四百多年之久,其间更是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等极其强大的盛世局面,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世界中,汉朝和

  • 项伯为何会帮助刘邦?他最后的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项伯

    项伯,名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羽统兵后,他任左尹,为令尹的副职,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遂在鸿门发布命令: 次日犒赏士卒,进攻刘邦。刘邦当时驻军霸上,并不知情,在大战即临,霸上将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了跟随刘邦的

  •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族人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项羽

    项羽,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胜败兵家事不期”,秦朝末年的狼烟烽火,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有人善于谋划,有人善于攻伐,有人一身浩然气,有人不择手段,我们常说的鸿门宴也是产生于这一时期。鸿门宴本是项羽谋士为杀刘邦而设,项羽一时义气放走了刘邦,错失了杀刘邦夺天下的有利时机,最后被

  • 刘邦为逃命三次推儿女下车 这是为什么没有成为刘邦的道德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汉朝,儿女

    对刘邦和儿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刘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论是个人的传奇之路,还是为汉民族做出的贡献,都让他身上添加了许多神秘光环。这也是两千多年来,他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但是不能因为丰功伟绩而不去谈他的私德,更何况任何事都有底线。刘邦为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