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抗:跟随孙权四十余年,东吴最后的名将

陆抗:跟随孙权四十余年,东吴最后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61 更新时间:2023/12/30 3:34:25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陆抗,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陆抗,字幼节,孙吴黄武五年出生于吴郡吴县,是陆逊的次子。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谋远虑,忠诚耿直,被称为社稷之臣。

孙权的长子孙登早逝。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的同时,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为了分化朝臣、激起利益集团的内斗,在孙权授意下,孙霸继续留在宫中,一应礼仪与太子相同,史称“两宫构争”。

此时两宫并存,分庭抗礼,朝臣也随之分为两派,互相倾轧。江东世族支持孙和,淮泗集团则力挺孙霸。陆逊出身江东儒学世家,这时自然坚定地站在太子孙和一侧。

有一次,孙和的部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立孙霸为储的密谈。孙和大为惶恐,请陆逊进京为他申辩。陆逊于是数次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分。

孙权发觉密谈内容泄露,立即把杨竺收监审问。杨竺在狱中屈打成招,供认了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年后,陆逊忧愤而亡。

陆逊长子早夭,爵位由陆抗继承。彼时孙权先废太子孙和,又杀鲁王孙霸,支持两人的朝臣都被被流放诛杀,一时间人人自危。

陆抗安葬父亲后进京谢恩,此时孙权对陆逊仍然愤怒不已,于是在接见陆抗时屏退众人,拿出杨竺招供的二十条罪状亲自审问陆抗。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终于让孙权消除了对陆逊的猜疑。

后来陆抗回到建业治病,等到他要离开时,孙权哭着与他告别:“我过去听用谗言和你父亲不和,由此辜负了你。我前后问过的事都焚毁消灭,不要再让人见到了。”

02

西陵的天才

孙吴凤凰元年(272)的冬季九月,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举城向晋朝投降。

西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地理位置险要,是当年陆逊大破刘备之地。东吴驻此扼守长江峡口,坚城固守,被吴人称为“国之关限”、“国之蕃表”;陆逊更是断言,一旦西陵有失,吴国将失去整个荆州。

晋朝对西陵志在必得。晋军兵分三路接应步阐:荆州刺史杨肇直奔西陵与步阐会和,车骑将军羊祜出击江陵,巴东监军徐胤的水军顺流而下直逼建平,意图形成包夹之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刚刚接手荆州防务的陆抗下达的命令,被许多人认为是懦弱和无能之举。他既不出兵攻城,也不北上击敌,而是征发部队在西陵城外抢建一座更大的堡垒,将西陵团团围住。

吴国将领们虽然有分歧,但是在不认可陆抗的命令上是一致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增兵江陵,以免失去这座重镇;也有人要求快速拿下西陵,逼退南下的晋军。

陆抗则认为江陵的战略地位远不如西陵重要,而西陵城高大坚固,兵员存粮丰富,一时间难以攻克。若是在西陵城下与步阐僵持,一旦晋军到来,吴国军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局。

为了证实他的判断,陆抗放任部下对西陵发动了几次进攻。进攻的将领无功而返,终于认可了陆抗的战法,全力投入到修筑围城中。

面对敌军对江陵的攻势,陆抗的判断是不足忧虑。早些时候江陵道路平坦通畅,陆抗下令建立大坝将道路淹没,利用截下的江水外防敌军入侵,内阻叛军出逃。

这时,羊祜扬言说要炸毁大坝,让自己的步兵得以通行。陆抗听闻后,反而立即让江陵督张咸拆除大坝。诸将都感到疑惑,纷纷劝谏,但陆抗不听。

陆抗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谋略天才。原来羊祜想要利用大坝堰塞住的江水来运输粮草,于是放出假消息来误导东吴军队。等到羊祜到达当阳,发现大坝早已被毁,只得放弃船运改用车辆,效率因此大为降低。

阻止住羊祜的援军后,陆抗得以在西陵集中力量,依托围城堡垒迎战杨肇的部队。

战前,陆抗手下的将领再次叛逃。其中的营都督俞赞在军中多年,对吴军的虚实了如指掌。吴国军队中最弱的部队,是从山越夷人中征发的夷兵。陆抗知道,晋军一定会先攻击这一薄弱环节,于是连夜将精锐部队与夷人换防。第二天杨肇果然进攻此处,结果是营中箭如雨下,晋军死伤不计其数。

相持一个多月后,杨肇力屈计穷,连夜逃亡。吴军想乘胜追击,但是要监视西陵的叛军,分不出足够的兵力。于是陆抗半夜擂鼓集结,做出要追击的样子。晋军人心惶惶,以为大军将至,纷纷解甲逃亡。陆抗随即率轻兵出击,大破晋军而还。

羊祜、徐胤见无利可图,也只好撤走。随后陆抗攻下了西陵,诛杀叛将步阐和同谋者数十人,夷灭了他们的三族。其余的人陆抗都请求皇帝赦免,因此免罪的有数万人。

修复城防后,陆抗向东撤回了自己的军队,脸上没有骄矜的神色,谦虚和顺如同平常。

03

继承者们

陆抗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国防事业,更是明谏直言的公义和勇气。

针对政令难行,他陈说时宜十七条,针砭时弊;阉官弄权,诸官噤口不言,他上疏“小人勿用”,一针见血。

武昌左督薛莹入狱,他恳请皇帝赦罪,要“哀矜庶狱,澄清刑网”;国家穷兵黩武,他力陈与民休息、富国强兵之策;躺在病榻上最后一次上表,依然是对兵员缺乏、黄门干政的深深忧虑。

陆抗不仅为国家构筑了一套完备的防御体系,更为陆氏家族留下了繁荣的根基。他的五个儿子中,前三子都在前线英勇殉国。少子陆机、陆云则由于年幼,得以幸免于难。

陆机文采过人,陆云亦有辩才。写出《博物志》的张华对两兄弟大为赞赏,亲自为他们引荐,说“伐吴之役的唯一收获,在于得到了两位俊才。”

陆机的《文赋》璧坐玑驰,《平复帖》亦是书法上品。但他最广为人知的典故,却是死前的那声长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华亭就是现在的上海一带,当时属于吴郡管辖。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其中陆氏就是陆逊、陆抗的家族。两晋南北朝浮浮沉沉,陆氏则依靠陆抗的基业,在江南繁盛了三百余年。

标签: 陆抗三国

更多文章

  • 罗宪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击退东吴名将陆抗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罗宪,蜀汉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罗宪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后期虽然人才凋零,但依然有不少将才,只不过被人们忽略了。比如在蜀汉灭亡后,一位将领率领孤军守城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击退了东吴名将陆抗率领的数万大军,此人就是蜀汉后期的名将罗宪!那么,罗宪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击退东吴名将陆抗的呢

  • 揭秘:成济为什么会成为司马昭的“替罪羊”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历经数代,到了曹髦执政的时候,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方面是来自皇权的日益衰落,另一方面则是司马昭篡夺之心的昭然若揭。国家军政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之手,而身为皇帝的曹髦却成了傀儡,任人摆布。网络配图大权旁落,受制于人,曹髦的日子很不好过。对此曹髦是忧虑交加,夜

  • 成济为何会杀曹髦?本想拍马屁结果成了背锅侠灭了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晋朝,曹髦,成济

    背黑锅其实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所有的黑锅都能背,有的黑锅你背了当时会受点委屈,但是过后会有莫大的好处;有的黑锅你背了,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把自己的命都给搭上。三国时期这种背黑锅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说在甘露寺帮孙权背了黑锅的贾华事后肯定得到不少好处;再比如说帮曹操背了黑锅的粮官王 垕好处没拿到却被曹操杀了平

  • 成济为什么会成为背锅侠 他到底参与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成济

    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职业背锅侠,一般情况下,皇帝或者是一些位高权重的人都会有一个背锅人选,以便于给自己一个开脱的理由和机会。但是这种人也不是很容易找,毕竟这个背锅者一定要是事件的参与者,而且在统治者的整体观念里面作用不大,才能真正的担任起这个伟大的担子。当然,这个人背的锅可不小,立刻就让司马家族名正言

  • 陈泰是怎么吓退北伐军的 他使用了什么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陈泰

    陈泰是魏明帝曹睿托孤大臣陈群之子,虽然没有其父亲陈群那样的政治才能,但远离政治中心的陈泰,在军事方面却颇有建树,司马懿高平陵事变后,为了避开政治斗争旋涡中心,陈泰主动申请外出调任为雍州刺史,随征西大将军郭淮出征抵御姜维的进攻。郭淮去世以后,陈泰继任征西大将军。公元255年正月,郭淮病逝(演义中被姜维

  • 有关于陈泰的轶事评价如何 有关于他的死因为什么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魏

    陈泰(?-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历史评价陈寿: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司马昭:陈征西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武陔: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陈泰)不如(陈群)也;明统

  • 司空陈群之子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陈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陈群

    陈泰(?-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早年任散骑侍郎,其父陈群逝世后袭封颍阴侯,历任游击将军、并州刺史、尚书等职,在地方颇著政绩。高平陵之变时,陈泰劝曹爽投降,因此为司马氏所信任。之后为了回避朝廷内部的斗争,主动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

  • 狄道之战陈泰是如何击退姜维的?结果张翼早就料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张翼,陈泰

    狄道之战陈泰是如何击退姜维的?结果张翼早就料到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去世后,蜀汉卫将军姜维觉得有机可乘,准备出兵北伐。征西大将军张翼不同意。他说:“我们国小民劳,不该滥用兵力。”姜维不听。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 年),姜维统领张翼和车骑

  • 明朝御史陈泰有什么事迹?陈泰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陈泰

    明朝御史陈泰有什么事迹?陈泰生平经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陈泰是明朝官员,科举时获得乡试第一名,从而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陈泰原本是跟外家姓曹 ,后来有了一定地位后才改回原姓。陈泰为人正直,对于贪腐之风绝不容忍,他曾多次上奏皇帝,整治各地贪污,因此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声望。但陈泰也因

  • 陈泰的实力怎么样?多次挫败北伐大军,获司马昭高度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泰,三国

    大家好,说起陈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发生在姜维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陈泰、夏侯霸和司马师。原文如下:(姜)维大怒,挺枪纵马,直取陈泰。泰挥刀而迎。战不三合,泰败走,维挥兵掩杀。雍州兵退回,占住山头。维收兵就牛头山下寨。维每日令兵搦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