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时势造英雄:探秘刘邦与朱元璋崛起的契机!

时势造英雄:探秘刘邦与朱元璋崛起的契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79 更新时间:2024/2/11 20:40:33

刘邦崛起的契机是陈胜吴广起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秦末各地的反抗暴秦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受命带着一支数百人的民夫,前往渔阳戍边。他们行至半路,遇到滂沱大雨,道路塌方,行程受阻,停留在大泽乡,已经铁定无法如期到达渔阳。

此时秦法过于严苛的弊病再次显现,秦法规定戍边人员如果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就会被全部处死。而当时秦朝的执法人员,根本就不管你有没有客观原因,全都“严格”地按照秦法规定办事。

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等认为,反正左右是个死,大家不如组织起来反抗,推翻秦朝暴政,说不定还能闯出一条活路。于是,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这支数百人的民夫队伍,终于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此次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

网络配图

大泽乡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燎原大火,各方势力纷纷响应,加入反抗暴秦的队伍中来。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魏国魏咎、楚国项梁、齐国田儋、赵国武臣、燕国韩广所领导的起义等。

几乎就在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之时,刘邦也带着一队民夫前往骊山服徭役。他们没有遇到大雨阻道,但有许多役夫走到半路还是逃跑了。

刘邦自己估计,照此下去,未等到达郦山,他所带领的这些役夫大概都已经逃光了。所以,当他们走到丰西大泽之间时,刘邦干脆顺势而为,顺应民心,趁夜把剩下的役夫都给放了。

大部分的役夫就此逃之夭夭,但还有一小部分役夫觉得刘邦够义气,愿意跟随刘邦。刘邦于是带着这些人,躲到沛县附近的芒、砀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

不久,沛县县令为了自保,也想响应各地起义。萧何曹参等刘邦的老哥们于是趁机建议沛县县令,应该让逃亡在外的刘邦回来领导大家起义。

沛县县令一开始还满口答应,但等到樊哙等人出发去请刘邦回来时,他就变卦了,悍然下令逮捕萧何、曹参等。

萧何、曹参逃出沛县,与刘邦等人汇合,杀回沛县。沛县县令下令紧闭城门,把刘邦等拒之门外。刘邦于是写了一封信,射入城中,鼓动城中父老杀县令,响应起义。

刘邦在信中说:“天下百姓为秦政所苦已经很久了(天下苦秦久矣),父老们却还在为县令守城。现在各地诸侯全都起来反叛了,并且很快就要杀到沛县。如果沛县父老现在能够一起把沛令杀掉,从年轻人中选择可以拥立的人立他为首领,来响应各地诸侯,那么你们的家室就可得到保全。不然的话,全县老少都要遭到屠杀,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网络配图

沛县父老得到刘邦的信,带领年轻人杀死县令,开城迎接刘邦等人,并拥立刘邦为沛公。刘邦从此加入反秦起义的队伍,走上了开创大汉王朝的道路。

刘邦“斩白蛇起义”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我们且不论到底有没有“斩白蛇”这回事,单说起义的时间、地点也不对。因为史料记载的刘邦“斩白蛇起义”,是发生在丰西大泽之间,刘邦私放民夫之时。那时候,刘邦顶多只是有点革命的自觉,放了民夫,然后自己躲进深山老林,还谈不上是真正的起义。

所以,刘邦真正参加起义的起点,严格来说应该是在沛县鼓动父老杀县令之时。这一年是公元前208年,刘邦时年48岁。这真是老骥伏枥,有志不在年高啊。

而在刘邦同志参加革命起义的1560年后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有一个年轻的和尚,单枪匹马前往濠州投奔郭子兴,也要参加革命起义。这个年轻的和尚,就是时年25岁的朱元璋。

元朝建立统治政权后,把全国民众分卫四等:社会政治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次之为色目人(西夏、回回),汉人再次之,南人(原南宋统治的民众)最低等。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原因就在于此。

如此一来,自元朝建立起,国内民族矛盾就从未消停过。到元惠宗统治时期,元朝政治更加腐败,民族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日益激化。与此同时,官府百般压榨,加上天灾频繁,真可谓是天灾人祸。老百姓走投无路,被逼得只好铤而走险,纷纷揭竿起义。

网络配图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率先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此后数月,在蕲州有徐寿辉起义、在徐州有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义。第二年正月,定远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也率众起兵,并于次月攻下濠州,郭子兴自称元帅。加上数年前在东南沿海起义的方国珍,元末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元朝统治岌岌可危。

在元末农民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起义浪潮席卷下,极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特别是像朱元璋这种置身于风暴中心的年轻人。

于是,朱元璋终于被卷进起义的浪潮。这,也算是时势造英雄了。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创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的族谱上都有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高祖刘邦

    刘邦创立汉朝后,两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刘氏一脉极快地发展着,渐渐成为了一支人数十分庞大的队伍。而关于是否是刘氏族人、是否是刘氏族谱的争议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成都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刘氏家族,那里也有一个刘家的祠堂,每年近六百多名刘氏子孙会从各地赶来,为祖先上坟。他们祭拜的是,

  • 刘邦能在项羽手下捡回一命竟全靠一场沙尘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秦末大乱,忍辱负重但知人善用的刘邦击败项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当上皇帝后他回老家省亲,衣锦还乡的刘邦留下一首气吞万里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只是个地痞小流氓,没什么文才,他在歌里所谓的“大风”很可能是实写,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大风确实帮过他。

  • 伴君如伴虎!楚汉和平刘邦把谁的肉剁成了肉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古代残酷的刑法数不胜数,最可怕的恐怕是把人剁成人肉酱了。听闻刘邦曾这样干过,那么刘邦把谁的肉做成了肉酱?原来是彭越被剁成肉酱,然后分给其他人吃,为何彭越这般下场?杀了他,灭了彭越三族,刘邦觉得还不够?更残忍的是剁成肉酱都能做出来,刘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今天一起看看。网络配图彭越,字仲,昌邑(今山东金

  • 王莽为何会篡了汉朝?皆因刘邦随口一句戏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莽

    王莽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姑姑王政君,也就是赵飞燕与赵合德的婆婆。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善于伪装,很快取得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总揽朝政。平帝死后,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不到三年,王莽便原形毕露,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网络配图可是由于王莽的改革太过超前,导致新莽政权

  • 为何汉高祖刘邦要把他定为开国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

    流氓头子刘邦击败了高富帅的项羽并成功创立了大汉王朝,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刘邦对人才的利用要比项羽强太多了。那么回过头来看看,刘邦手下的功臣都有哪些呢?第一功臣又该是谁呢?历史有历史的评价,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评价。今天小编说说小编心目中的第一功臣是谁还有他的主要功绩有哪些?我先从功绩说起:网络

  • 四面楚歌是刘邦施展的一个心理战战胜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项羽和刘邦已

  • 刘邦为何必须首先杀掉韩信?真相让人无法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

    在秦汉时代,要说最能打仗的非韩信莫属!他一人之力,用刘邦弱小的军队硬是十面埋伏打败项羽,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首功。可以说,无韩信,就无大汉!而等到项羽被灭,刘邦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诛杀韩信!那么刘邦为何非要首先杀掉韩信呢?网络配图“韩信的危险”韩信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因为太有才,必然高傲,在情商

  • 刘邦一个市井无赖,为何能人贤士却愿意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但凡能从草根混至帝王之位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文韬武略、拥有非凡人格魅力之人。然而汉高祖刘邦却不是如此,没有非凡的出生,且人品也不见得多高尚,这样一个出生市井,浑身毛病的草根却能振臂一呼,云集豪杰帮助其建立大汉王朝,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刘邦出身市井,不喜读书,就一地痞流氓之辈网络配图不仅野史上对刘邦的

  • 项羽为什么不杀掉刘邦,并非项羽优柔寡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经过秦亡前后两三年的纷乱,天下的格局变成了两极格局,楚汉两个超级大国东西对峙,另有齐、魏、燕、赵、九江等一帮强国强势围观。最终刘邦击败项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汉帝国由此建立。项羽则被迫自刎于乌江,国灭身死。但是项羽却曾经有一次机会,除掉刘邦,那就是楚汉战争之前的鸿门宴。鸿门

  • 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邦的缺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关于刘邦人品,历来都存在着褒贬两种说法,甚至是极端的两派,说他人品差的一方会把他与厚黑学联系到一起,说他人品好的一方则会结合他的功绩。不管怎样,大多数人品上的好坏都不是绝对的,更何况刘邦是一朝的开创之主。汉高祖刘邦在贬低刘邦人品一方的观点中,他是一个浪荡好色的地痞无赖,在家的时候毫无劳作之心,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