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探微的绘画是什么风格?南齐理论家谢赫如何评价?

陆探微的绘画是什么风格?南齐理论家谢赫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3/12/20 13:09:58

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陆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幸睹其真容的后人无不怀景仰虔敬之心,并以文字细加描述,从而使我们仍可窥见陆画面貌的基本特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齐理论家谢赫首先给予陆探微绘画至高的赞誉,称其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惟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显然,在谢赫看来,陆画已远远超越了作品外在形式的完美,直接把握到艺术的内在本体。所谓“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即指能穷尽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达到上乘的理想境界,而非限于表面的描摹刻画,故谢赫将其置于上品之上,第一品第一人。同时,谢赫又在总体上认为陆画“六法尽该(赅)”,即因“穷理尽性”而使画面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谢赫这段赞辞具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阅读这段文字也只能让人大致把握陆探微绘画的精神取向,及其达到的理想境界。而其画面的感性形象特征依然模糊。

张怀瓘对陆画的评介,却使人对其绘画风格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张云:“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矣。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像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参灵酌妙,动与神会”依然是形而上的赞誉,“笔迹劲利,如锥刀矣”则为形而下的具体描述,说明陆公用笔如锥刀入木般刚劲有力度。

张怀瓘在这里三次提到“骨”字,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可增进我们对陆画画风的理解。例如文学史上讲“建安风骨”,那是指三曹和建安七子体现在他们作品中的慷慨磊落之气和刚健有力的风格。

陆探微又为塑造合乎理想的典范,在绘画技巧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他通过对草书连贯一气的行笔运势特点的敏锐把握和巧思妙琢,将它引入绘画领域,创作出前所未有的“一笔画”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记载:“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通,隔行不断,惟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论。”到魏晋时期,书法出现重要转折,完成了从注重单一线条、蚕头雁尾式的波折运动的隶书到注重线条的连贯运动的草书的转变,标志了书法艺术本体自律的独立成熟和自由发展。连绵不断、运转灵活自如的线条,不仅开拓了文字多维的空间架构,展现了线条在时间中的延续,而且由于这种自由、灵活、连贯,事实上呈示出书写者主体的审美倾向与精神追求。

所以,张芝的“一笔书”不仅是形态上的,更表现了内在的人格完善因素。陆探微当亦深明其旨,他创作的“一笔画”与张芝的“一笔书”可谓异曲同工。张彦远也由此得出“故知书画用笔同法”的结论。

在绘画的题材上,陆画以人物画为主。《唐朝名画录·序》有载:“……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至于山水草木,疏成而已。且《萧史》、《木雁》、《风俗》、《洛神》等图画尚在人间,可见之矣。”同时,从《历代名画记》所记录的陆探微的七十余件画迹也可以看出,所画以当时的帝王、功臣、名士肖像为多,也有古圣贤、历史人物、佛教图像以及禽鸟等。

标签: 陆探微绘画

更多文章

  •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期画家,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朝,陆探微

    陆探微,(?-约485年),汉族,吴县(今苏州)人。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

  • 王进为什么一走了之再无踪迹?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进

    整部《水浒传》出现的第一个好汉级的人物,并非一百单八将中的人物,而是一个叫王进的。王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曾为史进的师傅,他武艺高强,且是忠孝之人,端得算个英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却有个谜团,让人好生纳闷:如此一个好汉,面对高俅的迫害可能,为何不是反抗而是一走了之?书中说他出走延安府后,为

  • 分封的藩王,明不许进,清不给出,哪个方法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元璋,王爷,陈友谅,李自成,

    一、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口气将自己的20多个子侄分封到各地为藩王,“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是一件多少有些“逆时代潮流”意味的事情。因为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郡县制、削弱分封制。少数被分封的藩王 ,不再拥有行政权、财政权

  • 同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说王进比林冲厉害?王进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进,宋朝

    到底谁最厉害,其实这个很难判断,因为大家所指的都是武术,或者说武功教学,他们既没有直接PK,也没有直接让徒弟过招,所以这些判断都属于基于自己喜好的一种臆测。而真正看过水浒,或者说看透水浒的人来说,基本上会有一个判断,同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在对待人生、事业,在处理危机上,比林冲更加拿得起放得下,

  • 水浒:王进的结局到底怎样?其实一个小细节已经告诉我们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进,宋朝

    大家都知道,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登场的好汉,他跟林冲还是同事,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见,其武功未必在林冲之下。王进跟林冲不仅是同事,他们两人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吃了官司,然后被发配至沧州,最终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那么,王进呢,也得罪了高俅,被高俅问罪,但好在王进跟林

  • 高俅逼走王进,陷害林冲,他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俅,宋朝

    逼走王进,陷害林冲的高俅是什么结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水浒传》中,详细描述了108位好汉各种“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林冲与杨志等人之所以上梁山,都与高俅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再加上高俅对于朝廷官场风气的引领,我们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梁山好汉之所以上梁山,大多

  • 宋江为什么会把史进跟王定六当炮灰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少不读水浒”,说这句话的人究竟在怕什么?其实读过《水浒传》原著的朋友就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作为一个少时读过水浒,成年后又多次读这部作品的忠实水浒迷来说,这句话简直不要太精辟,因为笔者就是一个典型的“少时读水浒”的“受害者”,倒不是说笔者真的受书中情

  • 解析西辽皇帝屈出律统治真的非常残暴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辽皇帝屈出律

    屈出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古出鲁克,是一位蒙古人,在1208年的时候投靠了直鲁古,并且在得到直鲁古的欣赏之后求娶了他的女儿。对于这个人物历史上也记载的比较清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甚至连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的也非常少,那么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如果想要知道屈出律是

  • 夺取西辽政权的乃蛮太阳汗之子:屈出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屈出律

    屈出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古出鲁克,是一位蒙古人,在1208年的时候投靠了直鲁古,并且在得到直鲁古的欣赏之后求娶了他的女儿。对于这个人物历史上也记载的比较清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甚至连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的也非常少,那么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如果想要知道屈出律是

  • 解析西辽皇帝屈出律统治史上真的非常残暴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屈出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古出鲁克,是一位蒙古人,在1208年的时候投靠了直鲁古,并且在得到直鲁古的欣赏之后求娶了他的女儿。对于这个人物历史上也记载的比较清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甚至连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的也非常少,那么屈出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如果想要知道屈出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