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才少年王希孟为何无故消失?王希孟是被宋徽宗处死的吗?

天才少年王希孟为何无故消失?王希孟是被宋徽宗处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04 更新时间:2024/1/26 3:17:58

天才少年王希孟为何无故消失?王希孟是被宋徽宗处死的吗?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堪称是天才的人并不是很多,而《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正是一位天才少年王希孟。这幅画很多人都看过,堪称是巅峰之作,然而它的作者却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然而这位少年却只有这一幅画作流传于世,而且在他完成《千里江山图》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甚至有人说他是悄然消失了。究竟王希孟是去了哪里?他难道是被宋徽宗处死了吗?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称之国宝也不为过,可谓是咫尺有千里,细看生盎然。其描绘出了连绵不绝的群峰山峦,和浩瀚的江河胡海,画中近山远水,重峦叠翠;江海烟波浩渺,气象万千;房宇屋舍自在其中,溪水环绕,令人神往,《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流传于世的唯一一件作品,其以青绿之色来描绘山水,自古青绿之色多用于突显明艳骄奢之姿,可在《千里江山图》中却丝毫不见其媚俗反衬其辉宏壮阔,它以全景的模式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时期祖国的山河风光,丝毫不逊色于《清明上河图》。如若说起《千里江山图》的地位如何,那便只能说犹如众星捧月了,假如说《清明上河图》是对大宋安居乐业的倾心描绘,那么《千里江山图》无疑就是对北宋锦绣河山的传世歌颂了!可就是这样波澜壮阔的惊世佳作,它的作者――十八岁的少年王希孟,却在历史的长宗上仅留下了寥寥几笔,因而也成为了美术史上让人扼腕叹息的一大憾事!其死因亦成为了困惑世人的千古谜团。

如若说起王希孟之死,那么宋徽宗便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了。徽宗赵佶,是太宗血脉北宋第八位皇帝,其稀里糊涂的继承了兄长宋哲宗赵煦的王位,古人在《徽宗纪》中对宋徽宗评价到“宋徽宗什么事都能做,就是不能做皇帝”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于公元1100年登基,不仅独创瘦金体,而且精通绘画,在诗词上也有建树,其一生所不断追求的就是超凡的艺术作品,于是最后便落了一个亡国君的下场!

为何说宋徽宗是关于王希孟不得不提的人物?且看,王希孟成也宋徽宗,败也宋徽宗。

王希孟生于宋哲宗朝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逝世年岁不详,有传闻说其逝于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但因无史可依所以不能贸然断定。宋徽宗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在国子监太学中建立“画学”北宋是唯一一个重视绘画的时代,其写实画法达到了顶峰,也就只有宋朝才会有“天子门生”之说,如果说“画院”是现在的美术学院,那么“画学”就是所谓的美院附中了,而宋徽宗设立“画学”就是为了提高画院画家的绘画水平和素养,且名额只有三十人。自古英雄出少年,而此时只十三岁的的王希孟,其自幼便想成为一个画家,果然天道酬勤,现如今终于有了机会前往京师学习。于是,王希孟十三入“画学”!在“画学”中,他见识了各个绘画旷世奇才,画院画学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希孟和张择端了,王希孟在画学中结业后被召入宫中文书度,只是在宫中做些毫无意义的杂事而已,但是因为过于痴迷绘画,便常绘画献于徽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虽徽宗起初对王希孟的画不甚满意,但仍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终于,王希孟再次得到了机会,一朝成为天子门生,他成为了宋徽宗的关门弟子,帝师亲授!在宋荦一首的论画绝句后,“注”道“希孟天资高妙,的徽宗秘传”。能让宋徽宗如此倾心传授的除了他的儿子赵楷之外,就仅有这位天才少年王希孟了。而王希孟也终是不负众望,在应徽宗的旨意后,深处黄金时代的王希孟,仅以半年时间便作出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

可是天子门生王希孟继《千里江山图》之后便再无其他作品可供世人观赏,今世之关于王希孟也再无踪迹可寻,而其生死亦作千古谜团。

关于他的死,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希孟身体过于羸弱,因病离世;二是其后上呈《千里饿殍图》惹怒了徽宗,便将其赐死。不过,《国家宝藏》当中,张国立说有一种解释是王希孟被赐死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称王希孟或许躲进了这副《千里江山图》当中,或许他就是那某个角落里的一个渔夫而已。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是除此画之外太平凡,还是有人刻意掩盖?或大胆猜测,世上是否真有“王希孟”?

这名少年,堪称最熟悉的陌生人。迷雾重重,即使阅尽画幅亦不能看清画者之脸。甚至就连“王希孟”和“千里江山”之名,也经过了后世资料的数次呈现。研究人员声称:王希孟简直“就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因为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史料记载。《千里江山图》是其存在的唯一凭证。作者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身世,也为此画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清代《北宋名画臻录》言:“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死时年不足二十。时下谕赐死王希孟,希孟恳求见《千里江山图》,上允。当夜,不见所踪。上甚惊疑之,遂锁此图与铁牢,不得见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踪,可叹世人不得而知也。”徽宗成全了王希孟,也结束了“王希孟”。

北宋权臣蔡京写于《千里江山图》后的文字,是目前可知最早对“王希孟”的描写。仔细阅读,会发现很多信息。如文中涉及了三个人物:希孟(请注意,这时出现的是“希孟”而非“王希孟”)、蔡京与宋徽宗。直至明末清初,梁清标加上了标签,宋荦写了《论画绝句》,方才明确指出“希孟”姓“王”。宋诗说:“宣和供奉王希孟

,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 ,空教肠断太师京。”

王希孟画技直接来源于徽宗的真实写照,他在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的精细,一丝不苟,他作的《千里江山图》,堪称绝妙了。一生只作一图,却火了千年。

标签: 宋朝王希孟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仅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王希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希孟,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希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故事还得从北宋昏君宋徽宗赵佶说起。虽然做皇帝不行,赵佶却充分开发了他的文艺天赋,在绘画和书法上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著名的“瘦金体”就出自他手。正因为他的努力,让古代绘画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此,北宋朝虽然主昏臣庸,已经到了垂死的边缘

  • 北宋天才画画少年王希孟,17岁创作的一幅画成了无价之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希孟,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希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时期的一代名将霍去病,17岁带兵,仅仅用了短短六年时间,就创造了后世无数名将为之仰望的成就,他“封狼居胥”的伟业,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彪炳的战功之一。然而,天妒英才,霍去病23岁就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让后世之人扼

  • 《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绢本设色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

  • 继李公麟之后最伟大的人物画家?乱世天才陈洪绶如何在画坛上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末,清初,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出生于明末乱世,一度出家为僧,号悔僧。后世研究者称他为稀有的“全才”,花鸟、山水无一不通,尤精人物画,被美国汉学家、艺术史学家高居翰称为“继李公麟(北宋画家,擅长白描人物)之后,最伟大的人物画家。”《水浒叶子》内页,陈洪绶,黄君倩刻,四川省图书馆藏。早熟的天才1598年(明万

  • 参禅饮酒作画,好不自在?南宋梁楷及其画作五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后

  • 梁楷是谁?宋代“减笔”人物画家梁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

  • 《泼墨仙人图》是水墨画还是绢本画?画家梁楷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梁楷

    《泼墨仙人图》是水墨画还是绢本画?画家梁楷是个怎么样的人?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说到泼墨仙人图其实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不管是画本身还是画的艺术工艺等等方面都十分的给力,主要还是艺术风格,非常的经典,在一成不变的当时,这副画的出世虽然没有惊起什么波澜,但是在后世这幅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

  • 解析陆探微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探微

    陆探微作为与顾恺之的齐名的画家,十分可惜的没有一幅陆探微作品流传于世。我们现代人对于陆探微画风的了解也只能从一些文字史料中得知或者是听前人口口相传。不过幸好,由于陆探微的画风对后世人的影响极大,许多目睹过其真迹的后人都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陆探微作品图首先是南齐理论家谢赫,他这样称赞陆探微的画作:“穷

  • “六朝三杰”之一 南朝著名画家陆探微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刘宋

    陆探微,(?-约485),汉族,吴县(今苏州)人。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

  • 画家陆探微有哪些传世之作?陆探微画作特点简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陆探微

    我们对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全部是凭借后人的著述。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陆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幸睹其真容的后人无不怀景仰虔敬之心,并以文字细加描述,从而使我们仍可窥见陆画面貌的基本特征。南齐理论家谢赫首先给予陆探微绘画至高的赞誉,称其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