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巩和王安石曾是至交,他为何却经常指责王安石呢?

曾巩和王安石曾是至交,他为何却经常指责王安石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39 更新时间:2023/12/31 6:28:30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文章一写出来就被众人拿去传抄,不到一个月就传遍天下,引得读书人争相背诵。王安石曾夸道:“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明代读书人对他的评价就更高了,甚至说他是继孟子之后文采最好的人。但比起写文章,曾巩更爱讲道理。

曾巩特别喜欢从日常小事中发掘深刻的哲理—参观王羲之留下的墨池后,他在《墨池记》中总结:“无论写字还是做事,都要努力”;他的老师欧阳修写了《醉翁亭记》,他马上跟着写了《醒心亭记》,强调“真正让老师快乐的不是山水,而是国泰民安”;听和尚弹琴,他也能悟出“做人要奋发图强、品性端方”……

文人大多会玩绵里藏针那套,曾巩却喜欢板起脸来直接开骂。庆历年间,信州鹅湖院建了一座佛殿,有个叫绍元的和尚请曾巩写记文。曾巩在记文中怨气冲天地说:“朝廷正跟西夏打仗,全国上下都在勤俭节约,百姓更是辛辛苦苦地一边工作一边交税,你们倒好,修个佛殿花钱无数……对,就是那个叫绍元的和尚请我写记文的!”听这口气,仿佛要把绍元和尚死死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除了摆事实、讲道理,曾巩的文章满是“儒家正能量”,在封建时代怎会不受追捧?大儒朱熹就是他的铁粉。

其实曾巩早年的文章颇有几分灵气,也曾写出“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这般清新可喜的诗句,后来却越发追求“义正词严”。欧阳修对此惋惜不已,表示宁愿他“放飞自我”。

文如其人,曾巩的脾气比较火爆,连自家亲戚都怕他,朋友更是少得可怜。同僚王铚曾控诉他“仗着自己是前辈,看不起人”,曾巩却不以为意,自称“天下同志者不过三数人而已”,颇有骄矜之意。

曾巩和王安石曾是至交,两家几辈人都有姻亲关系,后来却因政见不合而发生冲突。曾巩任福州太守时,衙署旁有个大菜园,当时朝廷不给太守发放职田,他的前任就靠卖菜补贴生活,一年能收三四十万两银子。王安石劝曾巩将菜园的利润最大化、规范化,曾巩却嫌弃地说:“太守怎能与民争利?”于是任凭这个菜园荒废,当地菜农有了更多市场份额,无不拍手称快。

曾巩多次批评王安石做事急躁、有错不改,奈何王安石正得势,他被外放长达12年。他们一度断绝往来,直到曾巩临死那年,早已下台的王安石连续几天前去探望,两人勉强和好。

在王安石的政敌那边,曾巩也没讨什么好。况且,他的弟弟曾布曾是王安石手下的“变法骁将”。后来曾布与王安石闹翻,被撵出中央,在守旧派看来无非是“狗咬狗”,越发衬得曾巩可恶。敦厚如司马光也在《日录》中说:曾巩考中进士要入京时,乡亲高兴地办起道场,感谢皇帝为当地除了一害。这些说法并无实证,有可能是司马光为泄私愤而编排的。

如此一来,无论哪派当政,曾巩都无出头之日。皇帝偶尔动了起用他的念头,众人齐泼冷水,比如吕公著说他“人品不如能力,能力不如文章”。

面对坎坷仕途,曾巩虽有牢骚,却没过多痛苦和纠结,字里行间满是理性,几乎看不出情感起伏。与其说这是一种豁达,不如说是他对自身信念的坚定。他早已在儒家经典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狭隘也好,偏执也罢,最终倒显得一派纯真,足以让那些自作聪明的投机者汗颜。

标签: 宋朝王安石

更多文章

  • 宋诗之咏柳鉴赏,曾巩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诗,咏柳

    咏柳,宋代曾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

  • 包公铡陈世美是怎么回事?包公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包公

    包公是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生人,是农历己亥年也就可以判断包拯是属猪的。包拯年幼的时候,他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而且出使过契丹,死后被封谥号“孝肃”。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官吏,在人们心中他是清官的典型代表,老百姓亲切的叫他“包青天”说明他执法就像青天一样严明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流传百年故事居然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网络配图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故事原型。传统戏剧中

  • 陈世美夫妻和睦 可为何最终被传是个负心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在现在大家的印象中,陈世美就是负心汉的代名词。陈世美,又做陈士美,是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中的人物。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网络配图在戏曲中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流传百年故事居然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故事原型。网络配图传统戏剧中

  • 解析陈世美人物原型是不是清代官员陈年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人物原型是不是清代官员陈年谷

    陈世美是谁?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曰《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大凡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陈世美其人?他果真为图富贵抛弃过秦香莲吗?陈世美家境贫寒时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后来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

  • 陈世美千年被骂只因拒绝同窗求官遭受诬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铡美案》中,“负心汉”陈世美和他的糟糠之妻秦香莲,家乡都是“均州”。“均州”是古地名,修建丹江口大坝时被淹没,位于现在的丹江口市。而陈世美的骂名,并未随“均州”一起淹没。在《铡美案》中,陈世美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甚至企图杀害他们。历史上均州是否有陈世美其人?多位关注“陈世美案”

  • 揭秘:历史上陈世美是真色狼还是被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曰《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大凡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陈世美其人?他果真为图富贵抛弃过秦香莲吗?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而古代把湖北湖南称为湖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流传百年的故事居然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故事原型。网络配图 传统戏剧

  • 陈世美的冤屈就真的比窦娥还冤?历史上的陈世美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宋朝,秦香莲,驸马,包拯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民间故事中的比较著名的《铡美案》中主角陈世美的故事吧,故事中的陈世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平步青云还被招为驸马。用现在的话说,真的是人生赢家了,然而他做驸马之前还有一个原配妻子叫秦香莲。在这个故事中,他被描述成一个抛弃妻女,嫌贫爱富的人渣形象,那么事实果真这样吗?历史中的陈世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