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种世衡生平没打过著名战役,为何能入北宋名将之列?

种世衡生平没打过著名战役,为何能入北宋名将之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1/2 5:31:47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种世衡

南宋重文轻武特别严重,武官想要出头特别难。究其原因是宋太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他怕底下的人,也学他,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对武将打压的特别厉害。不过泱泱大国,还是有不少著名将领的,比如说杨继业,狄青等等,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耀眼夺目,让北宋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政治环境,可以放心发展。但是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将却很奇怪,他几乎没有打过什么著名的大仗,也被称为一代名将,这个人就是种世衡。种世衡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一个是他少年时期,他的兄弟想要分他的家产,他干脆把自己的家产全送给兄弟,自己只留下了图书而已。他并不是靠科举入仕,而是靠的叔父恩萌,一步步的升迁,最后他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

种世衡捉拿要犯获得威望

其中种世衡当泾阳知县时,有一个人叫王知谦,这个人知道自己犯法了,赶紧逃走,但是没走多远,遇到了大赦,他又回来了,主动自首。种世衡没有饶他,打了他一顿,才把他送到上面。这件事情让种世衡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后来又有一个将领叫王蒙正,是皇家的外戚,为非所歹,他想拉种世衡和他一起谋私,被拒绝了,他就让王知谦告种世衡。就因为这件事,种世衡被流放,后来被他的弟弟救了。

不仅武功盖世,还体恤百姓

当时的宋朝外患很严重,北有大辽,西有西夏,南有吐蕃,都对大宋虎视眈眈,种世衡就被调到抵御西夏的边防了。他发现宋朝的边防守备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抵挡西夏的强兵,便在原来废弃的城垒上兴建了一座新城。相传种世衡一边打仗一边筑城,但是这个城里没有水,大家都劝他放弃。他却说,谁要是能挖到泉水赏钱一百,最终工匠们凿穿了石头,终于得到了泉水。城筑成后,命名为青涧城。种世衡自此一直驻守在青涧城。他带领士兵开垦营田达二千顷,还招募商人,流转货物,使青涧城渐渐富足起来。他有时候还出去,慰劳当地的酋长,还送给他们自己佩戴的东西,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后来,西夏敌军来侵犯的消息,有很多都是当地部族告诉他的,他也很大方的送给他们东西致谢。

在早期的时候,西夏的皇帝李元昊并没有臣服,他手下有一对野利兄弟,有才能,有谋略,给李元昊很大的帮助。种世衡深感野利兄弟对宋朝的威胁,一直在想办法除掉他们,他派人刺杀过,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终于找到机会,通过一番运作,除掉了野利兄弟。野利兄弟一死,李元昊实力大减,最终又对宋朝称臣。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家军”,就是种世衡和他的儿孙们一手创建的。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这些计谋被他广施于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尤其是“苦肉计”、“美人计”、“离间计”三条计策的巧妙运用,成功打击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西夏的战略部署,实现他保家卫国的盖世功勋。所以,尽管种世衡没有像狄青那样夜袭昆仑关的壮举,也被称为一代名将。

从不失信于人

种世衡在人品方面也令人佩服。相传有一次他和一个酋长约定好了第二天见面。可是第二天下了很大的雪,旁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去了,但是他说:“既然已经约定好了,怎么能不去呢?”于是,他冒着大雪,走到了酋长的帐篷。那时候酋长还在帐篷里睡觉呢,他也觉得种世衡今天不可能来了,没想到种世衡竟然守信到如此地步。酋长大为感动,率领全部族的人向种世衡行礼,感动得无以复加。

还有一件事,种世衡担任渑池县知县时,县中的山上有座庙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种世衡想将庙再重新修建,修缮的工程一直进行得很顺利,唯独庙中的梁木太过粗大,工人无法搬运上山,致使工程停滞不前。种世衡心生一计,挑选手下中身强力壮的军士,命他们把头发剃光,打扮成相扑的力士,排列成行走在马队前游行街市,并宣布:“将在庙中表演相扑。”到表演的日子,全县扶老携幼,蜂拥上山,前往观看,到达之后,种世衡对前来的群众说:“今天是上梁的好日子,请各位乡亲先帮忙搬运梁木,然后再观赏相扑表演。”众人都满心欢喜的下山,不多久梁木就顺利的搬运上山。

总而言之,种世衡虽然没有打过著名的大仗,但他为官一方时清正廉明,守卫青涧城时又有效的抵御了西夏的进攻,并且使用反间计等计策,打压了西夏的嚣张气焰,他还和自己的四个儿子成立了赫赫有名的“种家军”,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所以,种世衡也是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

标签: 种世衡北宋

更多文章

  • 种世衡:范仲淹评价他为“国之劳臣”,揭秘其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种世衡,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种世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年间,范仲淹曾主帅西北前线,对抗崛起的西夏党项人李元昊。范仲淹手下有两员虎将,一个是狄青,一个是种世衡。狄青因后代的小说、评剧等宣传,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在当时抗击西夏的战争中,种世衡的名声和功绩却丝毫不逊色于狄

  • 北宋本可以用种师道而不被金人所灭 可惜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师道,北宋

    种师道,字彝叔,洛阳人,后迁居到京兆府长安县豹林谷,原名建中,因避讳赵佶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又被赵佶御赐名为师道,为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种师道的家世显赫,祖父种世衡是仁宗朝的西北名将,威名震慑西夏。种世衡共生八子,分别为种古、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皆在种家军中担任各级

  • 著名将领种师道和岳飞之间有着怎样相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师道和岳飞之间有着怎样相同的地方

    种师道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但是有些人却并不知道种师道是谁,那么到底种师道是谁呢?其实种师道这个人原本名为钟建中,可是当时宋徽宗的年号中包含着两个字,为了避免忌讳,所以他才改了名字为师极,后来宋徽宗又赐下师道这个名字。在种师道小的时候曾经跟随张载学习过,后来担任官职的时候因为私下讨论过役法而

  • 种师道和岳飞之间有着怎样相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师道和岳飞

    种师道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但是有些人却并不知道种师道是谁,那么到底种师道是谁呢?种师道图片其实种师道这个人原本名为钟建中,可是当时宋徽宗的年号中包含着两个字,为了避免忌讳,所以他才改了名字为师极,后来宋徽宗又赐下师道这个名字。在种师道小的时候曾经跟随张载学习过,后来担任官职的时候因为私下讨

  • 名将种世衡之孙 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宋,种师道

    种(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汉族,京兆府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大儒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

  • 抗金名将种师道,比岳飞成名更早,他为何会被世人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师道,宋朝

    抗金名将种师道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种师道,或许听过的人不多,但说起岳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暂且不论岳飞,就"杨家将"而言,都有许多人耳熟能详,但为何和他同一历史时期的"种家将",明明不论是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还是家族渊源都远胜于"杨家将",到后世,

  • 呼延赞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呼延赞,宋朝

    演义小说中的铁鞭王呼延赞,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呼家将”的故事一直以来在我国民间广大群众之间流传经久不息。大众百姓们对呼家将的忠贞,对他们不畏艰难、英勇抗敌的英勇壮举,给予了最为热烈的赞扬。对这段时期在朝中捣鬼的奸佞之臣,挟私报怨、通敌卖国、陷害忠良的

  • 呼延赞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空有一身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呼延赞,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呼延赞作为宋初将领,可惜空有一身抱负。我们知道,在北宋的历史上有很多名将,而且他们为北宋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保住了整个北宋王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名将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而长期的发展,与这些名将之间的关系非常深,那么今天我们要做到这个名将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叫做呼

  • 呼延赞:四登太原城的北宋名将,为何不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呼延赞,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呼延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北宋年间,因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以至于兵权被中央收归所有,宋太祖的初心是好,为了避免有人篡权夺位,可他却忽略了外敌,北宋的羸弱兵力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敌人很难是对手。特别是辽国,时不时就会入侵北宋,而那些将领们也只能四处的逃窜

  • 揭秘:为什么说呼延赞是历史上最搞笑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呼延赞,北宋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将领,有一个人你一定要知道,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呼延赞,并不是说呼延赞有多厉害,中国历史上厉害的将军不计其数,单就三国时期的将领就多不胜数了,那么为何小编要特别的说呼延赞呢?原因出在称呼上,呼延赞,人称史上最搞笑将军,为何呼延赞会得到这个称呼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