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原因是什么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68 更新时间:2024/1/7 4:15:48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子下马,拔出腰间的配剑,一箭斩落马头。然后男子头也不回,直接步行过桥。史载:

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徒步而行。

辛弃疾当年只有25岁,官场并未抹去他的棱角,他仰慕侠士,见到此男子如此豪气,连忙下楼,打算结交这位白衣男子。巧合的是,这位白衣男子也是来找辛弃疾的,二人见面后,辛弃疾才知道,这位男子名叫陈亮,字同甫。二人都有报效家国之意,惺惺相惜,当天举杯畅饮,相谈甚欢,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辛弃疾为人豪迈,但性格孤傲,很少有他看得上眼的朋友,他愿意和陈亮成为至交好友,可见陈亮的确有过人之处。

陈亮比辛弃疾小三岁,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祖上家财万贯,但到了他这一代却有些拮据。陈亮的母亲14岁时便生下陈亮,因为母亲年轻,他主要靠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熟读经史。《宋史》云:

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陈亮和辛弃疾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满腹才学,都主张对北方用兵,收复中原。然而,陈亮的人生却比辛弃疾还要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可惜都未考中,作为一个爱国人士,他只能以平民的身份来抨击秦桧等人,最终名声大噪。宋孝宗欲招揽陈亮入朝,陈亮到京城后,得知是奸臣曾觌举荐的自己,他连夜翻墙逃走。因此遭到曾觌的记恨。后来曾觌以陈亮“言涉犯上”为由,将陈亮抓捕入狱,陈亮被打得体无完肤,亏得辛弃疾大声疾呼,宋光宗下诏赦免陈亮。

回家后的陈亮,因为家仆杀人,再一次被捕入狱,辛弃疾通过丞相王淮的关系,才救出陈亮。

10年后,陈亮参加同乡人的宴会,结果有人中毒而死,因为陈亮和死者坐在同一桌,当时朝中权贵正好想置陈亮于死地,便陷害说是陈亮下毒。陈亮因此第三次入狱,这一次,又是辛弃疾多方游走,帮陈亮离开大狱。

辛弃疾三次救陈亮,一方面是因为陈亮确实冤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爱惜陈亮之才。陈亮对辛弃疾虽然充满敬佩,但他却讹诈过辛弃疾一次。

原来,辛弃疾在淮地任将军时,陈亮来找辛弃疾,二人畅谈国家大事,豪情万丈,挥斥方遒。辛弃疾当天实在太兴奋,多饮了几杯,便对陈亮说:

“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这句话的意思是:钱塘(杭州)一带地理位置危险,其实朝廷不应该把国都定在这里。若金人占领了牛头山,天下的援军都进不来,京城就危险了。而且,若金人掘开西湖之水来灌城,京城的人都将变成鱼鳖。

辛弃疾身为朝廷将领,说这些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但因为喝醉了,不觉得自己失言,还继续侃侃而谈。而陈亮却借机离席,偷走了辛弃疾的马,连夜逃跑。

陈亮为何要逃呢?因为陈亮认为,辛弃疾一旦酒醒过来,为了避免他的话流传出去,说不定会杀陈亮灭口。

听闻陈亮逃跑,辛弃疾大惊不已,连续几天都睡不好觉。没过几天,陈亮突然派人带来一封信,说要找辛弃疾借钱十万,并且在信中委婉地说了辛弃疾那晚酒后失言。辛弃疾当时惊骇不已,连忙取了十万钱“借”给了陈亮。

在今天看来,辛弃疾虽然酒后失言,但陈亮却有“讹诈”的嫌疑。辛弃疾毕竟是陈亮的救命恩人,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呢?

不久后,辛弃疾突然明白了陈亮的意思:辛弃疾酒后失言,被陈亮听到“把柄”,内心难免不放心。而陈亮却讹诈辛弃疾,主动向辛弃疾借钱,从而把“坏名声”的把柄留给辛弃疾。这样一来,辛弃疾和陈亮算达成默契,都要为对方保守秘密。陈亮太了解辛弃疾,他此举,实际上是要让辛弃疾放心他,他不会乱说的。

果然,后来辛弃疾和陈亮和好如初。陈亮51岁那年,再一次进京赶考,竟然铁树开花,考中了状元。只可惜,陈亮的满腔抱负还没实现,便病逝了,享年52岁。

陈亮去世后,辛弃疾非常悲痛,作《祭陈同父文》来纪念陈亮,文中悲痛写道:

“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

终辛弃疾一生,陈亮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但有一个懂他的朋友,也算聊有安慰了。

标签: 陈亮宋朝

更多文章

  • 隗顺是谁?如果没有了他岳飞可能就尸骨无存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隗顺,岳飞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了这条命令。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害,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为之哭泣,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而此时,负责看守岳飞的狱卒做了一件令无数后人敬仰的事。这个狱卒叫隗

  • 岳飞差点儿尸骨无存 关键时刻幸亏有狱卒隗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宋朝

    历史大多为大人物所书写,但如果你翻开史书,你会发现那些小人物的不可或缺。他们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无意识的改变了大人物的命运和成历史的走向,这才变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模样。隗顺,生卒年不详,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小小的狱卒呢?这就要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说起,也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

  • 岳飞死后遭僚属落井下石 狱卒隗顺伸张正义偷埋尸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

    岳飞被供奉于庙宇,享千年的烟火;秦桧被铸成铁人,在岳飞墓前长跪不起。然而在当时,岳飞作为朝廷钦定要犯,名声不如后来显赫,与之迅速划清界限的有之,检举、揭发者有之,为求个人荣华富贵而落井下石者亦大有人在。网络配图先 说说他的僚属姚岳。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逃奔四川,于绍兴二年(1132年)考中流寓进士

  • 狱卒隗顺冒死将岳飞遗体背出大理寺,并为他守墓20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隗顺,宋朝

    还不知道狱卒隗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惨遭杀害。秦桧通过万俟卨和周三畏,以及刑部、大理寺的名义上状后,由宋高宗亲自下旨,将岳飞“特赐死”。当时南宋人民对于这种丧心病狂的屠害是非常清楚的,爱国

  • 宋代诗词之三江小渡鉴赏,杨万里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三江小渡

    三江小渡,宋代杨万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六年授赣州司户参军,绍兴二十九年调任永州零陵县丞,隆兴元年赴调临安因张浚之荐除为临安府教授,乾道三年赴临安上政论《千虑

  • 宋代诗词之舟过安仁鉴赏,杨万里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

  • 宋代诗词赏析之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

  • 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大诗人杨万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万里,南宋

    对杨万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我们就会想起他笔下脍炙人口、充满乡野气息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于是我们就想当然地在脑海中把他描绘成一位陶渊明一样的乡间

  • 宋璟是哪个时期的宰相?为何要砸百姓给他立的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璟,唐玄宗,宰相,唐朝

    宋璟,一代名相,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着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金筷表直”“阳春有脚”“端午更名”。“金筷表直”讲的是唐玄宗时期,宋璟为宰相,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就赐给他一双金筷作为奖励,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因为在古代,黄金餐具都是被皇帝垄断的,不论是王公

  • 宋璟为什么要砸了百姓给他立的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璟

    宋璟的故事宋璟,一代名相,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着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金筷表直”“阳春有脚”“端午更名”。宋璟剧照“金筷表直”讲的是唐玄宗时期,宋璟为宰相,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就赐给他一双金筷作为奖励,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因为在古代,黄金餐具都是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