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与潘美之间是什么关系?杨业是潘美害死的吗?

杨业与潘美之间是什么关系?杨业是潘美害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22 1:07:44

潘美杨业这两个人物的关系,经过小说的演绎,与真实的历史相比,算是“面无全非”了。在历史上,杨业之死确实与潘美有关系,但在这背后,潘美确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他不发救兵,到底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业之死其实缘于一场战争!98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地区。其中西路军的统帅就是潘美,副帅为杨业,监军名叫王侁。北伐之初,宋军进展非常顺利,西路军先后攻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但后来东路军却遭遇大败,宋军被迫全线撤退。

但此时宋太宗下了一道利令智昏的命令,他让西路军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要知道宋军以步兵为主,加上四州百姓,因此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而辽军是清一色的骑兵,很快就能赶上宋朝军队。因此杨业提出建议,分兵到应州,引诱辽军向东,然后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碣谷口,来阻击辽军。

但杨业的建议,遭到监军王侁的反对,"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他还对杨业冷嘲热讽,“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杨业当场表示,“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杨业率军临行前,指着陈家谷口,对主帅潘美说道:“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随后杨业与辽军遭遇,展开一场激战,但当杨业率军退至陈家谷口时,竟然空无一人,他“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杨业最终因中箭伤重被俘,不屈而死!那么潘美为啥不在陈家谷口布置军队呢?原来最初的时候潘美确实在此布防,“自寅至巳”,但王侁认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此时作为主帅的潘美默然无语,更没有阻止王侁,最终才导致杨业的悲惨结局。

应该说,杨业之死与潘美有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主帅的潘美为何在监军王侁与杨业争论时默然无语,在王侁主张撤兵时,也没有制止呢?其实潘美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他怕!怕皇帝!

所谓监军,就是皇帝派驻监督军队的代表,潘美虽然贵为主帅,但不过是个武将,宋太宗重文轻武,派出书生出身的王侁作为监军,就体现了他对武将的不信任。潘美自然不敢违拗天子的代表,也就是监军王侁,因此他在这场争论中,保持了沉默。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曾对此进行过分析,“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也就是说潘美不救杨业,是为了“避功”,也就是避免功高震主!“胜乃自危,贸士卒之死以自全”,也就是说即使胜了,自己也就危险了,即使败了,自己因保持沉默,不过收些轻微的处罚而已。

历经宦海风云的潘美,对宋太宗的为人十分了解,胜了功高震主,败了性命难保,因此他只能保持沉默,明哲保身,只能牺牲杨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害死潘美的不是杨业,而是幕后的太宗赵光义,以及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

标签: 杨业潘美

更多文章

  • 张永十岁的时候不得不入宫阉割为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凄凉晚年,张永简介

    宦官 张永张永,字德延,别号首庵,河北保定人,家里是镇守保定的军户,因明中期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边境动乱贫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底层兵民的生活也日益贫困,为了生存,十岁的张永不得不入宫阉割为奴。张永的所作所为,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当时,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便是武宗朱厚照“荒唐时代”中,与宦官刘瑾、谷大用

  • 揭秘义宦张永晚年为何过得极为凄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

    张永,字德延,别号首庵,河北保定人,家里是镇守保定的军户,因明中期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边境动乱贫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底层兵民的生活也日益贫困,为了生存,十岁的张永不得不入宫阉割为奴。张永的所作所为,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当时,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便是武宗朱厚照“荒唐时代”中,与宦官刘瑾、谷大用、高凤、罗

  • 太监张永十岁的时候为何不得不入宫阉割为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太监张永

    张永,字德延,别号首庵,河北保定人,家里是镇守保定的军户,因明中期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边境动乱贫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底层兵民的生活也日益贫困,为了生存,十岁的张永不得不入宫阉割为奴。张永的所作所为,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当时,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便是武宗朱厚照“荒唐时代”中,与宦官刘瑾、谷大用、高凤、罗

  • 明代大太监张永智除刘瑾 为何晚年过的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

    宦官张永,入宫十六年,沉浮官场褒贬不一,早年间作为“八虎”之一作威作福,晚期为国家除掉了大奸臣刘瑾大快人心,本该居功享清福了,可他的晚年为何又会过得极为凄惨呢?张永(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

  • 张永:明朝正德年间宦官,他为何没被嘉靖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嘉靖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靖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靖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最长的是明神宗万历帝(嘉靖皇帝之孙)一共48年)。嘉靖原来是兴献王。他的父亲朱祐杬没有做过一天皇帝,被嘉靖强行追封明睿宗,生母蒋王妃封为蒋太后。明世宗

  • 明朝最有男人气概的太监,张永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明朝

    如此“另类”的太监究竟是谁?且让我们穿越百年时光,一起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去看看这位最爷们的太监吧。一、能力卓越正德年间,宦官集团在朝堂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其中又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最受武宗宠幸,时人称之为“八虎”。“八虎”成员里,刘瑾的擅权残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仅次于刘瑾的二号人物张永,

  • 张永入宫后有什么所做作为?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好有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明朝

    张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时候穷苦人家的百姓如果生了男孩无力养活,就会将其阉割净身之后送入宫中做太监,明朝时期张永就是这样进宫的。张永,字德延,别号首庵,河北保定人,家里是镇守保定的军户,因明中期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边境动乱贫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底层兵

  • 蔡攸是谁?蔡攸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攸,宋朝

    蔡攸是谁?蔡攸(1077-1126)字居安,北宋末年大臣, 宋徽宗、钦宗时宰相。太师蔡京长子。初任微职于京城,每遇端王赵佶则毕恭毕敬,故佶继位后信而宠之,赐给进士出身,授以枢密直学士、龙图阁学士兼侍读、宣和殿大学士节度使等要职,并于徽宗宣和五年(1123)至钦宗靖康元年(1126)拜为领枢密院事。任

  • 蔡攸竟敢染指皇帝的妃子,最后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攸

    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六贼之首”,是出了名的大奸臣。他的一生也算是传奇,先后四次担任相位,长达17年。蔡京的儿子蔡攸也不遑多让,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角色。蔡攸很有心计,他20岁时在京城当官,当时赵佶还只是亲王。蔡攸经常找机会在端王赵佶面前混个脸熟,每次都对赵佶毕恭毕敬的,这样赵佶很是受用。公元110

  • 蔡攸跟皇帝关系到底怎么样 为什么蔡攸敢跟皇帝要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京,蔡攸,宋徽宗,宋朝

    在古代只要能讨皇帝欢心,那是想要什么赏赐基本都能得到,但你有听说过直接向皇上要妃子的大臣吗?那可是皇上的女人啊,谁敢要,那不找死吗?不过还真有大臣敢要,不过皇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欣然地给了他两个妃子。这个大臣就是著名的大奸臣蔡京的儿子蔡攸,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蔡京除了是个懂得溜须拍马的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