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什么没有下令杀柴氏子孙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下令杀柴氏子孙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80 更新时间:2024/3/2 8:21:33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宋太祖登基三年后,曾秘密派工匠打造一块石碑,藏于太庙夹室。北宋时,这块碑的文字属于国家机密,除了最高统治者,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查看。每逢新帝继位或重大祭祀场合,一个不识字的管理员会把门锁打开,放皇帝进去焚香、默读碑文。其它大臣只能在殿外候着,不准前进半步。即使是国家栋梁,如赵普、欧阳修、富弼、王安石、司马光,也不得入内观看。

就这样,过了一百六十多年,靖康之变发生了。金人打入汴梁,俘虏徽、钦二帝。顿时,开封治安一片混乱,太庙门户洞开。人们总算有机会得知真相了,只见碑高七八尺,长四尺,内容不多,也就三行字。第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誓碑的大意主要是两条:礼遇柴氏子孙,厚待士大夫。赵匡胤把不杀前朝宗室作为祖训,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南北朝以来,改朝换代的新皇帝,往往会把前朝统治者肉体消灭。隋文帝登基,北周皇族被杀戮殆尽;李渊受禅,隋恭帝命不久矣;唐哀宗亡了国,随之而来的就是朱温的鸩酒。康熙四十七年,流落民间的崇祯皇五子朱慈焕被找到了,虽然他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且完全没有反清复明的行动,但清政府依然举起屠刀,把他凌迟处死。

按理说,只要周恭帝一息尚存,对大宋就是潜在的威胁。即使他本人没有谋反的企图,也难保其他人打着拥立柴宗训的旗号造反。可赵匡胤并没有把他干掉,只是在建隆三年,将其迁往房陵居住。房陵在哪?房陵在今天湖北省西北部,据《史记》记载,房陵“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一个闭塞、宁静的地方。两百多年前,唐中宗李显武则天废黜,就是囚禁在房陵。赵匡胤把柴宗训安置在这里,远离政治中心,实际上有监视、防范的意图在里面。但就是没有痛下杀手,这是为什么呢?

知遇之恩

首先,当然是柴家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禅位诏书写道:“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於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面对拥立他的将士,宋太祖也曾说:“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为六军所迫”当然是逢场作戏,但“世宗厚恩”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宋太祖能够当上天子,靠的是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但也离不开周世宗对他的赏识、提拔。高平之战、淮南之战,显德六年的北伐,一系列战役使赵匡胤的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是柴荣给了他发挥才能的平台。一个人再有本事,没有伯乐,没有良机,也只能怀才不遇,难有出头之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到“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周世宗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可以说是高度信任了。可是赵匡胤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实际行动辜负了周世宗。

建隆初年,赵普多次建议宋太祖解除武将们的兵权,太祖一开始不同意,朕对将军们都很好呀!他们肯定不会背叛朕的。赵普就说:当年周世宗待陛下也很好呀!霎那间,赵匡胤被驳的哑口无言,场面极其尴尬。好吧,宰相大人说得对,关系再铁、再硬,就算恩如父子,也难以抵挡利益的腐蚀。如果周世宗多活二十年,或者柴宗训是个成年的新君,赵匡胤能不能当上皇帝真的很难说。柴家给了赵匡胤军权,又赐予他篡位的良机,无论如何,心里多多少少都是感激的。所以他自己不杀柴氏子孙,还要求后人尽量也不要杀,这个规矩要世世代代遵守下去。

稳定政局的需要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好的结局是篡位成功,不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能够让政权迅速、平稳地过渡到赵家人手里。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赵匡胤对士兵们说:“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将士们都不能侵犯,更不能烧杀抢掠,违令者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政权站稳脚跟,赢得民心。十年前郭威进京的时候,发生了不少流血冲突,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赵匡胤需要做出更好的安排。

柴宗训身为前朝皇帝,毋庸置疑,是宋太祖最想杀的人,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现在赵匡胤放过他,不予加害,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仁慈之心,对我威胁最大的人我尚且不杀,还会放任手下加害普通百姓吗?会加害其它前朝旧臣吗?更不会了。

就像西汉初年的一天,汉高祖刚刚走出洛阳南宫,就在桥上看见几位将军指手画脚,好像在商量什么。便问张良:这些人在讨论什么呀?张良回答说:陛下还用问,当然是谋反咯。刘邦听后很纳闷,天下刚刚平定,造哪门子反呀!留侯说:陛下分封功臣,赏的都是萧何这些与你关系好的,杀的都是和你有过节的。他们怀疑自己得不到封赏,会被处决。

那怎么办?于是刘邦就把自己最痛恨的雍齿封侯了。消息传开,将军们热议:连雍齿都能受封,我们呢?自然也不在话下了。开开心心,消除了疑虑。同样的,如果赵匡胤杀了柴宗训,中原地区的官民不会感觉奇怪;不杀,反而让大家都能放下心来,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也能一如既往,不会产生很大的动荡。周世宗提拔的文臣、武将,比如张永德、曹斌、符彦卿,还可以继续为宋朝卖命,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负担。

敌国君主的榜样

保住柴宗训,不仅仅只是做给中原人看的,同时也在告诉敌国君臣,你们投降吧,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大宋朝廷不会杀你们的,荣华富贵照样保得住。在赵匡胤篡位时,天下远远没有统一,西南有后蜀,南方有荆南、南汉,东南有吴越、南唐,北方则有汉国以及强大的契丹。如果把柴宗训杀掉,这些国家的土皇帝知道了,肯定要拼死抵抗宋军,反正横竖是个死,我还不如死的轰轰烈烈,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现在放过了柴氏一族,便会让敌国君主产生动摇,一旦被逼入绝境,投降算了,反正没有性命之虞,照样好吃好喝。

十几年后,孟昶、刘鋹、李煜这些亡国之君都来汴梁报道了,宋太祖都没有加害。有毒杀、强幸的传言,一般也是说赵光义所为,而不是他的哥哥。太祖嘛,顶多侮辱一下不听话的,比如李煜,封个“违命侯”,但不会动杀机。开宝九年,吴越王钱俶来开封朝见,赵匡胤没有扣人,没有杀人,还把他放回去了,临行前,送了一个包裹,嘱咐老钱回家好好看看,老钱一打开,奏折掉了满地,全是大臣们请求出兵吴越的,这是宋太祖在敲打他呢,朕不杀你,你最好识相点,早日纳土归降。

太平兴国三年,钱俶真的把土地献给大宋了,除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赵匡胤的优待政策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钱俶知道宋朝皇帝不会加害自己,投降的话,顶多活得心累,但还是能活的。如此一来,就减少了敌国君主玉石俱焚的现象,无论百姓还是宋军官兵,都可以从中获益。承担更小的伤亡,实现国家的一统。百年后,苏东坡来杭州当父母官,他发现有的老百姓在提到钱俶时,竟然流下了泪水,这是在感激钱王纳土归降,使吴越百姓免遭涂炭之苦。今天如果去西湖旅游,可以在柳浪闻莺公园附近看到钱王祠,里面就有东坡居士的《表忠观碑记》,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西子湖畔的钱王祠)

(表忠观碑)

开宝六年春,柴宗训死于房陵,享年二十岁。宋太祖闻讯,发丧于便殿,并将其安葬在周世宗陵寝附近。《水浒传》的作者了解了这段历史,设置了柴进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柴大官人得知宋江杀死了阎婆惜,竟然笑着说:“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可谓有恃无恐。他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因为连酒店的小伙计都知道:“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于他誓书铁劵在家。”

标签: 宋朝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宋朝建立之后 柴氏家族的朝中的地方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柴氏家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柴家地位很尴尬,差不多被宋朝君臣选择性遗忘了。这个结局既不像传言的那样好,也总算不上坏。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柴宗训被降为郑王。三年后又被迁往房州,又作房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放之地,也是一个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赵

  • 五代十国中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的三兄弟,不同的是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赵匡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五代十国中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的三兄弟,不同的是结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真正实现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状态,五代由于说的比较多,也都比较熟悉了,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后被

  • 赵匡胤称帝是被逼的吗?四大疑点阐明事实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称帝是被逼的吗?四大疑点阐明事实真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赞“两个拳头、一条杆棒,打遍中原八百军州,开创大宋三百年基业”。赵匡胤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英雄好汉形象。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

  • 一个时代的人为何失眠?长夜漫漫,赵匡胤的失眠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一个时代的人为何失眠?长夜漫漫,赵匡胤的失眠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历史上的失眠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黄袍加身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史书记载,他夜间常常不能入睡,干脆起身披衣,微服造访在京的大臣。搞得很多高官也睡不好觉,不敢脱去衣冠,搞不好皇帝半夜就来敲门了。哪怕漫天风雪,也不

  • 赵匡胤传位给他弟弟之后 他的妻儿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辞世,依据"",传帝位于弟弟赵光义,那作为前皇帝的妻子和儿子的下场如何呢?赵匡胤有4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舒王早亡,到赵广义即位时,赵匡胤长大

  • 如果赵匡胤不传位给他的弟弟的话 传给谁更加合适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谁合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当时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长子德昭当时25岁,次子德芳当时十七岁。但直到宋太祖死时,两个儿子还都没有封王,反而是太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已封王。赵光义当年随着赵

  •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暗杀的吗?斧光烛影背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暗杀的吗?斧光烛影背后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

  • 赵匡胤被杀之谜是什么?为夺一女人而丧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赵匡胤是建立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死因却非常离奇,一夜之间暴毙,并且成为了千古谜案。但经过各种历史“痕迹”分析调查后发现,赵匡胤竟然是为夺一女人而丧命,那么这场血案究竟有何玄机呢?我们都知道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

  • 历史上最轻松的上位,赵匡胤是如何披上黄袍加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成为君主,便是代表了可以获得最高的地位。因此,在还有帝王之位的时代,人们挤破了头也要去争夺这样的位子。但是,这注定是非常的困难的,帝王之位并不泛滥,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即便是在乱世群雄争霸之时,胆敢立帝王之位的势力也必然不在多数,因

  • 宋朝为何刑不上大夫?赵匡胤真的不杀士大夫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赵匡胤

    宋朝为何刑不上大夫?赵匡胤真的不杀士大夫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文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