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09 更新时间:2023/12/11 4:21:04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

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三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大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辽”。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国号(后)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

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佑。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

在那样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倒是军人的家庭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人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一位强壮的年轻军官。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游荡。后来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赵弘殷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做双龙潭,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游荡。

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本文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阀,机遇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适合的差使。

不过有一篇叫《赵太祖飞龙记》的话本小说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

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被逼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

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强。

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 《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着名的一部。

宋朝的开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娱乐场所。

网络配图

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

从北宋中期起,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还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现了有关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说话。这些说话的底本,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几种着名的话本集。

可惜的是,当时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明代初期有一本写朝鲜人的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短篇话本,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话说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王法,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

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遇到了叔叔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

一次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人,被强盗抢到这里。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但大侠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最后终于平安地将姑娘送回家乡。

姑娘的父母亲喜出望外,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赵匡胤毅然拒绝,当即离开。

网络配图

姑娘的父母亲未能如愿,十分纳闷: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同行千余里,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可这个青年却抛弃自己的女儿,自顾自地走了,这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责问女儿,要她如实说出和这个青年的关系。女儿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属于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姑娘感到十分悲痛,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便投井自杀了。

有一位日本的学者认为,这篇话本的中心意思是说明,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汉、唐,但其君主在不贪女色这一点上却大大胜过汉、唐。

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一帮出身高贵却又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一般人会认为这或许只是曲艺作家虚构的艺术形象。

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和这些话本描绘的相距不远。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比如经常是大碗喝酒,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并且特别喜爱独自一人微服私行。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解密: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也就是

  • 天大的阴谋!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五十岁时却突然暴死,第二天其弟赵光义便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按照常理,皇位应该传给长子赵德昭的。可是赵匡胤当年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将弟弟立为储君呢?这一有悖常理的做法,真是他本人的意愿吗?难道真的是因为哥俩好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他母亲杜太后的遗愿。网

  • 黄袍加身是否早有预谋?赵匡胤登基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一个叫赵匡胤的后周将领率军北上抵御契丹的进攻,大军行至陈桥驿,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一幕,睡梦众的赵匡胤被众将领叫醒,稀里糊涂地就被披上了黄袍,拥立为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开创了历时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关于陈桥兵变,宋人的记载出奇地一致,他们认为赵匡胤是被迫当上的皇帝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竟然是死于亲弟弟的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听从母命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但有一种说法说宋太祖赵匡胤死的蹊跷,却也是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传言“斧声烛影”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网络配图《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地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文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其实,赵匡胤没有刘邦心眼那么多,起初,他并没有在意武将们手中的兵权,

  • 赵匡胤死因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是被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后跟随周世宗柴荣一起打天下。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他的儿子继位时才七岁。,于是,赵匡胤就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赵匡胤死后,本来应该由他的儿子继位,可是没想到,继承皇位的竟然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事情要从这里说起,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找了一个

  • 揭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背后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这个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故事,它是这样演绎的:话说有一天(据说是建隆二年七月十五日),赵匡胤召集大将们喝酒。喝到高兴时,赵匡胤突然说道:“别看我现在这么高兴,实际上我天天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一听这话,这些大将们就很奇怪,他们问道:“陛下富有四海,何出此言?”赵匡胤回答

  • 宋太祖赵匡胤是死在自己的亲弟弟手里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最近,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了,影帝、影后和最佳导演都名花有主,各入各袋,影帝影后们的一座金马奖杯也够吃一辈子了。吃瓜的围观群众实在没有你们什么事,散了,散了。那么,现在要问中国历史上演技最好的“影帝”和最佳的”导演”是谁?那非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莫属。为什么?因为他执导并主演的两部历史大戏“陈桥

  • 赵匡胤做了一件善事 让后世儿孙苟延残喘一百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北宋平灭南唐后,国力大增,赵匡胤宣召吴越国主钱俶入朝。形势迫人,钱俶不敢不从,接了圣旨后立即收拾行囊上路。到了汴梁后,赵匡胤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热情接待,并且经常亲自前往钱俶下榻的地方探视。钱俶受宠若惊,不胜感激之至。网络配图为了让钱俶明白自己对和平解决吴越问题的诚意,数日后赵匡胤传旨:从此钱俶上

  • 赵匡胤也吃霸王餐:猛吃莜面十八碗不掏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莜面加卤子一大碗三文钱,十八大碗是五十四文,三仙汤每大碗一文钱,总共为五十七文钱。”卖莜面的回答说。当赵匡胤的手伸进口袋时,说什么也拿不出钱来了。卖莜面的见吃饭人的窘态,已猜到几分,便豁达地说:“就给一文钱吧。”这时的赵匡胤羞愧难当,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唉,这叫一文钱逼倒英雄汉啊!”拿不出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