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徽宗爱花石如痴如醉 激活百姓致方腊起义

宋徽宗爱花石如痴如醉 激活百姓致方腊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03 更新时间:2024/1/21 2:52:29

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宋徽宗,信仰道教,迷信道士,经常给道士们吹捧说他就是天子下凡来做皇帝的,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这一来,皇帝就成为道士头子了。这位皇帝被人这么忽悠也能够忽悠得心花怒放,当真了不得。

不过真正了不得的还在后头呢,看到的人无不觉得匪夷所思,烂泥不可扶正也。皇帝们居高临下,都会以道教为宗教,觉得神仙的境界就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位皇帝为了模仿出那种“神仙之地”的感觉,来了一个真人版的模拟人生,创造出巨大园林艮岳,艮岳就是这个园林的名字。

宋徽宗荒淫无度,骄奢淫逸,最喜欢的就是花石了,从古到今,喜欢花石的人不可计数,不过像他这么如痴如醉的真是罕有了。最初时童贯替他在苏州、杭州两地征用几千名工匠,每天制作象牙、牛角、金银、竹藤的雕刻或织绣品,供他玩赏。所有制作材料,一律向百姓搜刮,不过这些东西好快就玩腻了,当权大臣蔡京就从江浙地区弄到花石进贡给皇上,皇帝非常喜欢,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蔡京和童贯两位皇帝身边的红人在京外找来了朱勔这个人,朱勔对奇花怪石有一定的造诣,在苏州办了一个“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花石,从哪搜罗?当然就是中原各地和寻常百姓家了。

当时应奉局里面供养了大批官差,凡是他们看上或者听到哪家百姓家里有什么别致的假山和奇花怪石,他们就立马出动,用黄纸封住那样物件,打着普天之下的东西都是属于皇帝的名号,说这些东西要进贡给皇帝的,要百姓认真保管,要是有所损坏,那就是“大不恭”了,如此荒唐的说法,百姓如何能信服,不过以皇帝的名号恐吓的威力却是十足的。况且宋朝盛来繁荣,家里有小院的大多有这些别致花石,皇帝想要,没了也就算了,不过腐败的朝政养出来的当然就是腐败的执行者,处处威胁恐吓勒索百姓,罚款坐牢的不计其数,他们就大发横财。有些花石实在的太大的,他们就强拆房子强抢花石,势必要把这件物品呈到皇帝那里去。多数被征走花石的家庭都家破人亡,卖锅卖碗卖儿子的都有,导致一时民怨沸腾。

据《宋史》记载:“自政和讫靖康,积累十余年,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斯,楼台亭馆,虽略如前所记,而月增日益,殆不可以数计。”积累了十多年的花石都存放于朝廷,数量数不胜数,可想而知遭受祸害的百姓有多少了。而花石越来越多,就需要更多的运载工具还有各种人力物力了,这就是著名的花石纲了,“纲”是运输团队,十艘船为一纲,可见其数量之庞大,每当这些运输花石的军队经过的地方都强征钱财和人力资源,美其名曰给皇帝办事,令百姓们苦不堪言啊!《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可以见得他们已经多年遭受花石纲的折磨了。

《宋史》记载:“宣和五年,朱勔于太湖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赐号“昭功敷庆神运石”。这是朱勔从太湖里获得的一颗巨石,虽然只是一颗石头,不过却“所向披靡”,哪里的桥梁不能过,哪里的城门不能进全都毁了,横冲直撞,船只不够用了就征用,多艘粮船商船遭受其害,费时费力费钱,直直地送到皇帝身边。各种各样的花石经过花石纲的运送,供皇帝玩赏,不断积累,生成了巨大园林艮岳。更有荒唐的是皇帝一喜得巨石就会赐名,什么“卿云万态奇峰”, “昭功敷庆神运石”, “盘固候”等。

皇帝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些石头的来得何其艰难,只顾自己的享乐,以蔡京童贯为首的大臣认为其中有大量油水,又能讨好皇上,何乐而不为?敢上书弹劾花石纲的也被他们打压或格杀,那哪里还有人敢上书?山高皇帝远,皇帝也不是很清楚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民怨逐渐积累,这也就成为激起方腊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终日沉沦在艮岳里的皇帝在找做神仙的感觉,不得民心的皇帝又怎么能做好的皇帝?难怪宋朝如此腐败如此积贫积弱。方腊起义之后,金国南下攻宋,一下子攻到皇帝的住处,建成还没到5年的艮岳就这样被毁掉了。如果拿花石纲的人力物力去搞民生发展,去武装自己的军队,那大宋的结局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然而皇帝们一直都是这些园林的忠实拥护者,就如我们熟悉的“圆明园”“颐和园”等。国家还没平定,民不聊生,身为统治者就可以追求享受生活资料,这就是封建文化的悲哀啊。

标签: 赵佶宋徽宗

更多文章

  • 斩巨蟒擒方腊救皇帝 韩世忠不愧为一名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韩世忠

    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与西夏再度开战,西北州郡急募士兵,“泼韩五”踊跃报名参军。在军队中,他挽疆弓二百斤,“挽强驰射,勇冠三军”。有一天兴起,他手提铁朔骑了一匹悍马,奔驰到二郎山的悬崖峭壁上,来回疾舞,口中狂呼乱叫。闲观者目眩神迷,无不胆裂。军府考究武艺,他自己一个人独用铁胎弓,所射金

  • 不是武松鲁智深:抗金名将韩世忠孤身擒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脍炙人口,梁山英雄个个豪气冲天、义胆忠肝。其中最为悲壮的情节就是朝廷派遣宋江率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征讨江南义军方腊,英雄们一个个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拼尽了七十二个弟兄的性命才成功,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到底是谁捉住的这个最为难缠的方腊呢?记得在98版电视剧中,行者武松在被砍掉一

  • 方腊是谁抓住的 方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方腊,成就

    方腊被谁抓住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方腊的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情节。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受朝廷诏安,之后挥师前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最终,行者武松付出了断臂的代价,在战场上将方腊撞下马,将其掐晕后生擒。但是,相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电视剧对于某些场景的描绘过于简单

  • 周通怎么死的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阵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通,方腊

    小霸王周通是怎么死的?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生得面阔体壮,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周通打劫路过的打虎将李忠,抵敌不过,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头领。周通看上了桃花庄刘太公的女儿,要强娶她上山作压寨夫人。迎亲的时候,恰巧花和尚鲁智深投宿庄上,被其痛打了一顿。周通

  • 历史揭秘:方腊究竟被何人所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曾经出现过四支农民起义军,分别是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腊,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道宋江被朝廷招安后,甘心充当急先锋和打手,带领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掉转枪口,将王庆、田虎和方腊一一剿灭,特别是在征剿方腊的战斗中损兵

  • 宋徽宗宣和年间方腊起义后剩下的人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起义

    众所周知,方腊起义是北宋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首领方腊的率领下,曾一度攻陷江浙地区六州五十二个县镇,声势浩大,拥兵百万之众,却在童贯、谭稹等人的镇压下宣告失败。据说方腊及其主要部将就义后不久,方腊起义后剩下的人散落浙东各地,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与官兵战斗,直到次年三月,这场轰轰烈烈的

  • 《水浒传》中梁上好汉为何攻打方腊后只剩下36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是施耐庵以宋江等英雄好汉为题材而创作。在原著中宋江等108位好汉被招安后作战勇敢、履立奇功。在攻打辽时一员大将都未损失,但攻打方腊只剩下区区36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施耐庵为何要采用36这个数字?只是出于随意?其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最初是36人。后来被张叔

  • 历史揭秘:武松和方腊到底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松

    武松和方腊谁厉害,武松和方腊同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武松是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之一,方腊是起义军的首领,方腊曾多次发动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最后是梁山军攻打方腊,方腊被武松生擒,要说武松和方腊谁更厉害,是武松?还是方腊?小编为你来解答。武松方腊各有优势论武功应该是武松厉害吧,方腊应该更长于军队指挥。武松的步

  • 探秘:方腊手下四大猛将各个实力不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

    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今天要说的是北宋徽宗年间方腊手下的四大猛将,他们个个实力惊人!第一个、石宝网络配图他被称为“南离大将军”。使一口劈风刀和一颗流星锤,接连击杀前来征讨的梁山军队的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五员将领,还曾战平大刀关胜,击败小温侯吕方。整部水浒中,石宝是杀

  •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方腊起义是正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一场农民起义,以方腊为首的领导者代表的是百姓利益。那么,方腊起义是正义的吗?从性质上来看,方腊起义是一场反压迫的阶级斗争,北宋末年大量百姓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北宋徽宗赵佶只知贪图享乐,把江山社稷全都放在乱臣贼子手中,以蔡京为首的官员把持朝政,加速了北宋朝廷的腐败。百姓常年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