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3/12/10 18:03:01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之一。赵匡胤发动历史上著名的政权更迭--陈桥兵变后,正式建立起了赵宋王朝。提起赵匡胤,他以一介武夫崛起与乱世之中的逆袭形象被后世所熟知,但同时,和他紧密相连的,除陈桥兵变外还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巩固封建王朝统治。今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谈谈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赵匡胤真的只是请其部下喝了顿酒吗?

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原因

宋朝建立以后的一段时间,赵匡胤这个皇帝感觉压力很大,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他也十分清楚兵权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的巨大能量,为防止“废止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政变再次上演,也为防止赵宋王朝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他便自导自演了一出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一日晚上,朝会散后,赵匡胤传令召集几位曾与自己并肩战斗的功臣入宫,且专为他们摆酒设宴,君臣欢聚一堂,开怀畅饮。至酒兴正浓时,赵匡胤忽然屏退侍从,故作愁眉不展状,愁肠百结地说:“吾现虽贵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又未尝敢安枕而乐也。”诸将领忙询问何故,赵匡胤继续说到:“是不难知亦,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众人听之,皆惊慌失色,赶忙像赵匡胤表示自己的忠心。

但赵匡胤又说到,你们虽然没有这个心思,但倘若有朝一日,你们的下属也硬将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就算你们不想,到时候只怕是也没有其它办法了。此言一出,众将领当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到第二天上朝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些朝臣全都称病未至,并上奏请求皇帝罢免自己所担任的军中要职,赵匡胤假意挽留,无果,最终成功将军权收回。无疑,赵匡胤此计已成。

二、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赵匡胤的帝王权术虽修炼的炉火纯青,一来想要成功的将大柄从昔日同生死共患难的将士们手中不伤和气的收回,又能保全自己的清誉,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二来,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利也需要赵匡胤仔细地琢磨。那么宋太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帝王规劝

赵匡胤为功臣设宴,在宴席上他先是同群臣畅饮,情到浓时,他便开始饱含深情的回起忆征战往事,让群臣知道他是一个顾念就情的皇帝,在他说出自己顾虑之后,臣子不由得担心这场与皇帝的信任危机会伤害到自身利益,但赵匡胤很快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一面宽慰众人,一面劝诫众人:“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使子孙无贫乏耳。尔何不释去兵权,为子孙立无可动之业。”

群臣一方面为能保住性命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又感叹皇帝的重情重义,回想自己与皇帝征战的光辉岁月,不禁纷纷感叹到:“陛下念臣至此,可谓生死而骨肉也。”遂拜谢皇恩,并于次日辞去兵权。这便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第一个原因。

2、帝王的仁德之心的重要作用

想要剖析赵匡胤成功收回兵权的第二个原因,就不得不提历史上另一位帝王刘邦对兵权的收割,他在夺取霸业之前,对功臣是推心置腹,亲如兄弟,但夺取王位之后却换了一副面孔,生怕这些人把王位抢走,于是就有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功藏的故事。

但赵匡胤的集权与刘邦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并非是以“兔死狐烹”,“卸磨杀驴”的方式残忍的收回兵权,而是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和平集权。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赵匡胤深知他能够坐在身下的龙椅上绝对离不开那些在他完成大业之前与他同生死,共进退的好兄弟,倘若他在霸业完成之后就大杀功臣,这不仅有损自己的清誉,更会让功臣寒心,让天下贤士不敢再为大宋王朝鞠躬尽瘁,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权更迭的狂潮。

正是这种仁德之心,让群臣没有起兵造反的动因,在给那些功臣一条生路的同时,也让赵匡胤以一种双赢的和平方式赢得了这场军权争霸赛。

3、优厚的待遇解决群臣后顾之忧

显然,想要群臣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中掌握的权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到手的既得利益,人人都是贪慕的,而赵匡胤无疑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酒宴中就承诺众人,虽然收回他们手中的实权,但仍赋予他们虚职,让他们仍然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许诺赐予他们良田百亩,歌姬佣人无数,让他们拥有无尽的荣华富贵。

还承诺会善待他们的后世子孙,他甚至还与臣民们联姻,将他们的女儿或收入后宫,赐予高位,或将其嫁如当时支系庞大的赵氏家族,以此来显示他愿同臣民们世代交好,亲上加亲,并希望以此来表示他的诚意。听到这些诱人的价码,群臣自然愿意接受,虽然实权已无,但终其满门仍能享受到如此优渥的待遇,而且再无被杀头的隐患,倒也不失为是一场稳赚不赔的买卖。因而,这场集权活动就算是以这样一种双方皆大欢喜的方式完成了。

三、赵匡胤为此做了什么?

这场集权虽然是以酒宴的形式展开,赵匡胤也是借助酒意表达收归兵权的帝王意愿,并且成功的在实质上在宴席上完成了对军权的集中,解除了国家内部隐形忧患,但想要完成这些事考的可不仅仅是一杯酒。

1、酒局最关键的不是酒,而是局。

赵匡胤出身武将,被自己的部下拥上皇位,但是这成功易而守功难。想要维护一朝政权谈何容易?自赵匡胤登基后可谓是夜不能寐,担心一旦有朝一日自己昔日的部下也效仿自己来个黄袍加身,于是,他在宫中设宴,名为酒宴,实为夺权大局。赵匡胤在酒宴中问道,如果有一天这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了,你们这皇帝是做还是不做呢?下面众人何等精明,他们当即就领会了赵匡胤的意思,次日就称病,主动要求接触军职。

至此,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背后隐含的权力制度设计才初露端倪。他将曾经拥兵掌权的一部分人调到外地当节度使,使其脱离原来所掌控的军队,另设有“统兵之重”,却无“发兵之实”的“三衙”,并确立禁军唯一的统帅就是皇帝本人。至此,杯酒释兵权的权利制度设计将统治权牢牢收回赵匡胤手中,赵匡胤寝食稍安。

2、赵匡胤亲酿香醇可口的“美酒”

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来说,强化中央集权,收归军权都是他们的心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千古难题。但赵匡胤却把这一问题处理的很好。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请群臣喝下的是荣华富贵加身,子孙后代安乐的“美酒”,而非兔死狗烹,人财两空的“毒酒”。试问,昔日众人众志成城成就大业,今日皇帝却只愿意共患难而不愿意同享福。我想哪位臣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君王,甚至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还会干脆再次推翻那不仁义在先的皇帝所建立的政权。

赵匡胤是厚道的,他没有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屠杀功臣,而是在饭桌上用一杯酒就说服了这些开国功臣,巧用赎买政策,罢免了他们的职务,收回了他们的军权。这也就体现出赵匡胤的高明之处,他与群臣共饮,借助酒意一袒心声,在收回军权的同时还实现了臣子利益的最大化,意在表明,虽然军权我赵匡胤给不了大家,但我顾念大家与我一起浴血疆场的功德无量,特许你们此生衣食无忧。此言一出,不仅封死了对于自己不利的言论,也最大程度上让群臣感受到了自己的恩泽。同时,在群臣心中,皇帝愿意做此举动已是出乎意料,何不就坡下驴,虽说没有什么实权,但能安度晚年已是心中所期。

四、结语

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能以如此完美的结局收场,赵匡胤这一做法随不能说是“绝后”,但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空前”。这对于皇帝和功臣来说,可是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赵匡胤的言而有信和智勇双全让人民对他充满敬重,这使得他在百姓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既不伤君臣和气,又接触了大臣的军权威胁,对赵匡胤来说可谓是一举多得,更可谓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不仅如此,宋太祖宴席之上的杯酒释兵权还体现出了中国人自古便善于并且习惯在宴会之上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时至今日仍然影响颇深,在今天的中国,虽然早已不见冷峻的刀光剑影与政治上的激烈角逐,但中国人仍旧喜欢并习惯通过宴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或许也有赖于这场堪称精彩的宴席之上的杯酒释兵权吧。

标签: 北宋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陈桥兵变为什么会被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赵匡胤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赵匡胤

    陈桥兵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赵匡胤在获得最高兵权后,就立即对出征人员作出了部署。慕容延钊、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他的左膀右臂。在正月初二的这一天,开封城内谣言四起,百姓们纷纷相传:"大军出征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整个开封城都传遍了,但

  • 上屋抽梯的典故出自哪里?赵匡胤是怎么杯酒释兵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上屋抽梯,赵匡胤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成功登上皇位,即宋太祖。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众多功臣,也都是位高名显。赵匡胤担心他们的势力一旦强大起来,会严重危及到他的皇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他又不忍心、也没有理由突然置他们于死地,于是,赵匡胤突发“上屋抽梯

  • 赵匡胤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士兵,逆袭成宋朝开国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赵匡胤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公元947年的六月,刘知远入主中原,并且把都城定在了开封。五代十国有一点情况还不错,就是新的朝廷不会嫌弃前朝的官员,刘知远还算良心,以前就算替契丹人干活的,都可以原职留任,其他人的职位也不变,

  •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何没变成狡兔死走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讲到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时,还有一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话说赵匡胤登基之后,有一天晚上把石守信等将领留下喝酒,当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十分伤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对部下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

  • 陈桥兵变前赵匡胤被杀是怎么回事 杀赵匡胤的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前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他的高祖是赵朓,祖父赵敬,为赵弘殷次子。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

  • 赵匡胤心腹杨信升职后就成哑巴,背后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信,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杨信的故事。赵匡胤的心腹杨信,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这个职位是专门保护皇帝安全的,而杨信被提拔的第二年,就因为生了一场大病哑巴了,但在临死前却又突然能说话了,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原来在这长达十二年的岁月里,杨信都在装哑巴,这究竟是为何呢?

  • 在位16年的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也不给儿子封王?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宋朝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称帝至疑似“斧声烛影”驾崩,共计在位16年。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而另外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都很健康,而且礼贤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错的声誉。可是为何终其一生,赵匡胤都没

  •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是什么下场?为什么也相继暴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太祖赵匡胤的离奇死亡是中国古代最扑朔迷离的宫廷谜案,还牵扯出“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两大争议事件。所谓“烛影斧声”就是说,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二人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就

  • 赵匡胤死后,他的后宫嫔妃是什么下场?赵光义是怎样对待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宋朝

    每当一提起赵匡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赵匡胤的一生也是精彩的一生,此人原本只是一位将军,但是当命运的机会出现时,他紧紧抓住了,于是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因为在当皇帝之前就是将军,所以当了皇帝之后的赵匡胤自然对于将军并不信任。因此最终,通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逐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的军队是由谁带领打仗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本来他也只是五代十国当中的一个小将领,但是机缘巧合之下,赵匡胤最后灭了自己的主子,并且平定了五代十国的乱象,正式建立了大宋王朝。然而赵匡胤是一个奇人,他的心计很深并且脑回路异于常人,刚刚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