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高平之战 赵匡胤险些丧命黄泉

五代高平之战 赵匡胤险些丧命黄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4/3/16 23:50:38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後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

网络配图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後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今太原),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左军,杨衮为右军,阵容严整。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穆令均中伏被杀,损失千余人。李筠退回潞州。柴荣决定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杨衮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认为后周军强,不可贸然进攻。

刘崇却不以为然,命张元徽率领东军先进攻。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

网络配图

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张元徽的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战后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三月二十三日,周世宗率军暂屯潞州(今山西长治)。

战後,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馀名将校斩首,以正军法。此役赵匡胤表现出色,升殿前都侯,得以迅速崛起,成为柴荣日后倚重的大将。

这一战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一战中曾染病的赵匡胤几乎不能出征。如果没有在清源县的这则小故事,中国的历史几乎改写!相传公元954年,赵匡胤统兵下河东,征剿北汉。远征途中,遇狂风,身遭风寒,故兵扎清源县羊房口。

网络配图

一日,太祖心中烦闷,遂微服出游。行至汾河湾,见一老叟鹤发童颜,甚有道风。他将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龙行者,贵人也。然印堂赤黄,风寒入体矣。”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陈醋蒜头数枚,贵人须取两枚去,和饭吃下便愈。”太祖随老叟入舍,取回醋蒜。以方试之,果然病除身愈。遂赐老叟纹银百两,绢扇一把。并于扇面书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东老醋,尽善尽美。后太祖病愈,与当时的周世宗在劣势下一同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也正是此战使后周的实力迅速扩张,为后来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三下南唐”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在民间流传着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将这一故事演绎得鲜活生动。由于时代久远,关于这一事件的史料记载很少,我们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曾经真实发生过。但是从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来看,人们有意夸大了故事的发展,将其演绎成一种传奇故事。网络配图《宋太祖三下南唐》是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功劳大却留臭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网络配图司马光的《湘山

  • 大宋第一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祖

    宋朝皇帝列表,宋朝的皇帝都有谁?宋朝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繁荣富裕的一个王朝,那么统治这个王朝的皇帝们都有谁呢,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宋朝的第一位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了,赵匡胤是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出身军人家庭,次子是赵弘殷。下面小编和大家说说赵匡胤生前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吧。网络配图宋朝皇帝列表

  • 揭秘宋太祖死因 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网络配图一种意见是,宋太宗“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竟然独出心裁的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非常举动,给后人留下了永远都解不开的“谜”。网络配图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让赵匡胤违背天道常理,行此“大义之举”,历来是困扰后世史学家们的一个大问题。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明争暗斗,权力之争。因此,赵匡胤的死因也就变得更加扑朔

  • 解密:赵匡胤为何会暴毙在北征契丹途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

    离奇去世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50岁,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葬于永昌陵(位于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的死大家肯定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为什么那么容易成功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赵匡胤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他能够镇得住这些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南征北战,但是都是在赵匡胤指挥下进行的,因此他们都很敬畏自己的上司。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杯酒释兵权变得很容易。杯酒释兵权是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进行,在当时,国家已经没有了再需

  • 赵匡胤为何鄙薄文人只会玩弄文字 酸气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是有文化的人。据说,赵匡胤没当皇帝时,他搬家装载货物的车上没有金银珠宝,只有数千本书。可是,就是这个爱读书学习的赵匡胤,却看不起文人,尽管有时候他也会说文人几句好话。后人都以为宋朝重文轻武的做法是赵匡胤定下的,其实赵匡胤在社会地位等方面贬抑部队将领的做法是出于防范的需要。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暴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

  •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为什么还会喷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

    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恐怖的怪事发生,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体的时候,尸体的口中突然喷出黏液。宋末元初时,有个盗墓贼在挪动赵匡胤尸首时,就被喷了一脸的黏液,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