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莫论忠奸:抛开当时还原一个真实的潘“仁”美

莫论忠奸:抛开当时还原一个真实的潘“仁”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2/4 11:04:23

中国古代的历史小说有一个特点,有正有邪,有善有恶,正的、善的极正、极善,邪的、恶的极邪、极恶。例如说道武王,反面的就是纣王,说道杨家将,自然就想到潘仁美。在我的上一文《血战陈家谷-谁俘获了无敌杨业》中,提到了北伐失利后,杨业负责断后,由于主帅潘美的撤退,最终导致一代英雄殒命沙场。而小说、影视剧作品里面潘仁美的原型就是这个潘美。

小说中的潘仁美的女儿做了贵妃,仗势欺人,公报私仇射死杨七郎,拒发援兵致使杨业撞碑而死,是个陷害忠臣,卖国求荣,无恶不作的大奸臣。确实在真实的历史中潘美对杨业的死负有责任,但他是否如小说中的那样不堪呢?

据文献记载,潘美字仲询,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人,父亲潘璘是一名军校。少年的潘美洒脱豪爽,在府中典谒(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手下做一名小吏。胸怀大志的他洞彻天下大事,预见当时的后汉政权不会长久,同时也不甘心这样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不久后汉果然灭亡,大将郭威建立后周,潘美成为了开封府尹柴荣的侍从官。后来柴荣继承皇位,率军与北汉在高平大战,潘美因攻被封为西上阁门副使。虽然得到了升迁,但都只是些中级侍从官。但还好此时他结交他生命中的一个贵人——赵匡胤

960年潘美参加了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奉命向后周宰相们宣谕。大宋的建立,使潘美终于得到了一个施展他才能的舞台。他先是单人独骑将骜不驯、有反叛意图的袁彦说服,使其顺从中央,接着又随宋太祖征讨淮南叛军,潘美渐渐崭露头角。

终于潘美得到了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970年赵匡胤任命潘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领数万大军征讨盘踞在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南汉。潘美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以少胜多击破南汉十五万大军,活捉南汉皇帝刘鋹,潘美因功封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两年后又担任升州道行营都监与主帅曹彬一起攻破金陵、消灭南唐,生擒了南唐后主大词人李煜

宋太宗即位后,潘美依然得到重用,于979年担任北路都招讨跟随宋太宗征伐北汉。北汉归附,杨业归降,潘杨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从此交织在了一起。北伐失败,宋太宗命潘美为三交都部署,率军以捍卫北边。同时杨业被任命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成为潘美的属下。两人关系也并非那么水火不容,反而能通力合作。不久之后,数万辽军兵犯雁门关,潘美采纳杨业的建议,自己率军正面迎敌,杨业则率领数千骑兵从后面夹击,结果大败辽军。

986年宋太宗派遣四路二十万大军北伐契丹,潘美为西路军主帅,杨业为副帅。西路军在两人的率领下进展顺利,但由于担当北伐主力的东路军溃败,被迫撤军。不料宋太宗脑子发昏竟然要求大军要护送四州百姓十几万人内迁。要知道人家辽军全是骑兵,每人有两三匹马换乘。而宋军大部分是步兵,机动力本来就差,还要带上百姓。

担任监军的文官王侁本来就看不起武将,而且杨业还是一个降将,此时不但拒绝了杨业的合理撤退意见,还出言讥讽,潘美对此表示沉默,也许他不敢得罪监军,也是他内心里也嫉恨杨业的战功盖过了他。杨业临行前希望潘美在陈家谷接应,潘美当时答应了。但杨业兵败突围至此时,没有见到一兵一卒,最终再此全军覆没。

回师之后,宋太宗将监军王侁削职为民,发配金州,而对潘美只是贬官三级。第二年潘美就被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因为它有“后台”。991年67岁的潘美病死。之所以对潘美的惩罚不重,是因为潘美的第八女(有一种说是他的孙女)嫁给了宋太宗的第三子赵恒(后来的宋真宗),和皇帝成了亲家。此外小说中潘仁美的儿子都是以龙虎豹命名的,而现实中潘美有很多儿子,如潘惟德、潘惟固、潘惟正、潘惟清、潘惟熙,都担任的是一些中级的侍从官。

回归正题,对于杨业之死,潘美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三军统帅,他不能当机立断,出于私心,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又违背约定带军先行撤退。但其实细细观察,在这背后隐藏着的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体制上的弊端,用不懂军事的文人监军扰乱正常的指挥系统;其二宋太宗为了掩饰北伐的失败,不顾实际情况,要求带领百姓撤退,延误了最佳撤退时间。

在以后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开时传播,然而演绎过程中,是绝对不敢把皇帝作为抨击对象的。自然需要一个绝对的反面角色作为陪衬,于是潘美就演变成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潘“仁”美了。

标签: 潘“仁”美宋朝

更多文章

  • 杨家将真相:杨六郎非老六而潘美曾立下赫赫军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杨家将,潘仁美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杨家四代都是优秀的将领。杨业(又名杨继业)出身在神木县北,当地至今仍有杨家城遗址。他曾以数千骑兵破辽兵10万人,被誉为杨无敌。公元986年,宋分三路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西路主帅是潘美(不叫潘洪、潘仁美),杨业为副。由于东路军惨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杨业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

  • 害死杨家将的不是潘仁美不是曹彬竟然是宋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家将,潘仁美,曹彬,宋太宗,宋朝

    雍熙三年(986 年)七月,宋朝各路大军陆续惨败回国。至此,这次轰轰烈烈的“雍熙北伐”,以数十万大军的溃败和杨业战死而告终。战后盘点一下吧,这场战斗后,宋军输掉了一切,包括胜负本身,还有声望、名誉,以及皇帝的那颗自尊心。好吧,战争打成这样,论功行赏是没戏了,开始秋后算账吧。史料记载,在追究责任的过程

  • 杨家将死于何事?并非是潘仁美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家将,潘仁美

    我们先看看当时的情况。赵匡胤死后其弟弟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皇位都是老子传儿子的,那么赵光义怎么做上皇帝的,这中间就大有学问了。赵光义意识到如想永保宋境平安,就必须收复燕山,控制长城,以此作为屏障来对抗辽人的铁骑。于是发兵攻辽。宋朝第一大将曹彬统帅北宋十万精锐作为东路军直扑北京,试图将

  • 杨家将之死跟公报私仇的潘仁美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家将之死

    在电视剧《杨家将》中,潘仁美被塑造成了一个反面角色。他公报私仇,处处陷害杨门忠将,致使杨继业战死沙场。但这是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中的杨家将真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我们先看看当时的情况。赵匡胤死后其弟弟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皇位都是老子传儿子的,那么赵光义怎么做上皇帝的,这中间就大有学问了。

  • 忠臣的千古奇冤:北宋开国名将潘美千年被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开国名将潘美千年被黑

    说到潘美简介,就不得不说到潘美和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潘美,系北宋开国名将。生于公元925年,别名潘仲询。与赵匡胤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年轻时候的潘美风流倜傥,胸怀大志。陈桥兵变以后,更是受到赵匡胤的重用,先后被命令去见各大臣,且为赵出谋划策,可谓为赵匡胤身边的左右手。潘美一生经历过多次战役,不仅参加过攻伐

  • 盘点那些被电视剧黑惨了的历史人物 潘仁美真的被黑的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法海,诸葛亮,庞太师,尹志平

    现在正儿八经从史书里面去了解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大部分人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去了解一个朝代,了解一个历史人物,而影视作品为了突出戏剧性,往往给真实存在的人物增添不一样的性格侧写,这也让我们误会了很多历史上人物的真实面目。一、周瑜说起周瑜大家都能想到他和诸葛亮相爱相杀,且基本上是每次算计诸葛亮不成,还

  • 潘美是怎么从北宋忠臣变成奸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潘美

    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宋太祖赵匡胤帐下一名不可多得的帅才。但由于小说、评书的演绎,潘美却渐渐演变为一个白脸奸臣,他改了名叫潘仁美,不仅本事低微,还嫉贤妒能,把英勇善战的杨家将害的不轻。那么潘杨这段公案,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呢?潘美,字仲询,原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将,宋太祖篡位后用为大将。曾作为元帅率兵南征,

  • 奸臣潘仁美与杨家有多大恩怨?潘杨不结亲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杨家将

    在传统的侠义小说中,潘仁美是个大奸臣,与之相对的「杨家将」则是一门忠烈,被潘仁美害死多人。两姓自古结下仇怨,甚至还有「潘杨永不结亲」的说法。文学作品往往依托于现实,那么潘仁美在现实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真的残害忠良,十恶不赦吗?「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这一

  • 史上真的潘仁美到底是好是坏?和野史较真你就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杨家将,潘仁美

    史上真的潘仁美到底是好是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从明清以来,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民间英雄传说,当属《杨家将》,这部热血激荡感动一代代观众的英雄故事里,最虐心的桥段,当属杨老令公陈家谷殉国,而其中最拉仇恨的人物,则是大反派潘仁美。这位潘仁美的群众形象,究竟坏到何等地步?早

  • 潘美一代名将,他是因为什么事情受冤屈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潘美,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潘美:含冤的一代名将,竟被世人误读了千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小时候一定听过《杨家将》的故事,其中有个叫做潘仁美的奸臣,总是陷害忠良、见死不救,让人恨得牙痒痒。尤其是后面听到潘仁美乱箭射杀杨七郎,还致使杨老令公在李陵碑时,我简直恨不得将这个潘仁美千刀万剐了,相